乌镇之行(四)

原创文|苏吉儿
乌镇之行(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乌镇,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先从“高杆船”处过“逢源双桥”到河的另一岸。高杆船处水面宽阔,此处是一个调转船头专门修建的一个地方,在旁边相当于一个水栅栏闸门,在古代也是用来防御的方法之一。

乌镇之行(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高杆船,又称标杆船,俗称“蚕花船”,就是在已经被牢牢固定泊住的一个大木船上立了一个几十米高的竹杆,是乌镇一带种桑养蚕的人用来祈求“蚕茧”丰收的寓意的船。而总是有一些民间艺人每逢节假日或者每天早晨或傍晚,都会不定期地在此高杆船上爬高表演,聚敛人气,慢慢变成了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
据记载,此活动始于清乾隆年间,每年清明时节,为祈“蚕花廿四分”,乡民都会合股凑份组成“高竿”表演船,“高竿”上表演的各种高难动作:竿梢倒立、双手脱竿、独卧竿身、凌空旋转……都是模仿蚕宝宝吐丝的“形态”,寄予了人们希望蚕茧丰收的美好愿望。
而在明朝、清朝时的乌镇、洲泉两个边缘小镇上,男人基本上都会爬高杆。到了解放前后停止,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开始兴起高杆表演,尤其是当下,成为旅游景点里一个比较收敛人气的福利节目。
如果你来此处游玩入园的时间刚刚好,那不用等时间,就可看到一场场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表演,喝彩声会如好听的旋律一浪更比一浪高地穿透耳鼓,令人难忘。而我们来的时间不凑巧,况且之前数次来到此处也从来没有这样的眼福,看高杆表演。


乌镇之行(四)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刚下大巴时似乎感觉到天气闷热,可随着大部队人马进入景点后,看到碧绿的水,高浮的云和蓝蓝的天,一切都变得彻底地通透,心情自然也就舒畅起来,没有看到高竿表演,却也能感受到艺人登高时的那种紧张感,定会令人叹为观止。

不由得让我想起小时候,曾经有很多南方杂耍民间艺人,从南方穿越大半个中国,到达了我的家乡走村串镇,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表演高杆杂技,长而粗的竹杆是一个健壮的男子顶在肩膀上,而在几十米高的竹杆顶端上,再横向挂起竹子段,带软绳,先后二个小姑娘,年龄约10岁左右,很快爬到竹杆顶端,就在那居高临下开始做着各种杂技动作,翻滚吊各种动作,看到眼里,惊在心上,心惊肉跳,从开始表演时的好奇喝彩到最后恐惧惊吓的流出眼泪,而高空表演的小女孩儿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
她们身轻如燕从容不迫,做着娴熟的动作,引得村民们阵阵喝彩。这时家家户户的当家的或者主妇们都会用葫芦水瓢或者搪瓷缸给端来一些粮食,倒在这些杂耍艺人随身带的粮食口袋里,而表演的大人和孩子们也都是满面笑容地连声道谢,他们大大小小十几个人,说着我们听不太懂的南方话,用他们的汗水四处流浪,进行民间杂耍表演,来赚得口粮,以解决温饱问题。

这个表演后来又在我上的小学校又重新看了一次,仍然喝彩的同时,也不停地被惊吓出一身冷汗,连小姑娘每次表演结束都会满头大汗,危险窥见一斑,可他们这个杂耍团不知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进行多少次表演,不知道要表演多少年,那高杆表演的精彩和惊心动魄无一不让我深深地贮藏在忘记里,直至今日,仍然记忆犹新。

看过那个表演后的不长时间,听老师说那个主演的小女孩儿在县城表演时,失手从高空落下,酿成惨剧,那时这样的谋生模式还算是靠手艺和技能赚钱,但危险程度是我们无法估量和预测的。

而眼前的这乌镇的高杆表演,应该有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吧?并且这些表演也不再是讨生活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而是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是愉悦大众的一种形式。不管怎么样,都要为这些能够从事高空艺术表演的这些勇敢的人点赞,他们这种勇于挑战极限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续)


乌镇之行(四)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乌镇之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