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最后一位车夫

1894年9月17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54天,真正影响甲午战争局势发展的日子就在清政府矛盾不堪的“战和”争执中悄然到来。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后,弹药不足的北洋舰队落败,中国军舰沉没4艘,日本舰队也遭到重创。

此后的战事一落千里,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覆灭,战争以中国战败宣告结束,朝野上下一片骂声。李鸿章赶赴日本议和。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是72岁高龄,他来不及为自己一手创建的海军军队惋惜,心中所想,全是怎样才能让清政府少赔一些款,少割一块地,让人民的负担不那么重。只是焦头烂额的李鸿章没有想到,这一去,自己会在日本被人当街用枪击中左脸,身受重伤。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用枪伤为国人争取到减免一亿两白银赔款的代价,竟是从此背负千古骂名。

他是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按今天的标准来看,李鸿章可以说是一个上进的官二代。自幼聪慧,17岁时就已中了秀才。随后遵父命进京准备乡试。在入京前,李鸿章作诗抒发胸怀,“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诗中的少年英气、豪迈气概显露无疑,自身高远的志向也在诗中淋漓地显现。

他有幸得到名师的指导。入京后的他拜师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曾夫子不仅教给了他知识,还言传身教的指导李鸿章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奠定了他经世致用的处事哲学。1853年,太平军东下占领安庆,李鸿章奉旨回到他的祖籍地操办团练,远在湖南的曾国藩又亲自写信,将自己组建湘军的经验悉数传教,帮助李鸿章成功操办团练,并在与太平军打仗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为将之道。

年少得志,又得遇名师,李鸿章的眼光自然地变得更高,他不愿拘泥于官场的争斗,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功绩。

他知道没有实力的自尊只是自欺欺人。李鸿章身为那个时代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佼佼者,心中自有自己的傲气。但他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坚持自己所谓的自尊毫无意义。在和常胜军一起讨伐太平军的实战过程中,他领略到了同行西洋军械的威力,不惜地下自己高傲的头颅,产生了“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的想法。

他有远见。太平天国失败后,考虑到恐手握兵权而功高震主,曾国藩打算遣散湘军,保全自身。李鸿章并不认同老师的做法,他认为虽然目前国内的忧患在于内部,但从长远来看,西洋人才是真的强大可怕的敌人。淮军在经过同太平军的磨练后,战力强劲,正可堪用。此时解散淮军,看似在近期内保全了自身,可是却会使清政府在日后面对洋人的军队时,失去一面保护中国的盾牌。果然,在镇压太平军后不久,中国的领土就开始遍布洋人的士兵了。

他勇于尝试。出任直隶总督后,他认识到中国之所以积弱不振,正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贫穷,来自于中国的经济。他大胆的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成立大批官督商办的企业,希望为中国带来经济的发展。这些公司,促进了没落王朝的工业化,在财政上为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

他有政治眼光。从日本吞并琉球,法国占据越南开始,李鸿章深切的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从七十年代起,他就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北洋海军一直是亚洲的海上最强力量,在海上默默地震慑着周边蠢蠢欲动的国家。

他也有缺点。他贪财,他在大力倡导官督商办的同时,也为自身捞取了巨额财富,赚的盆满钵翻。他也有书生意气,因为看不惯安徽巡抚翁同书在太平战争时弃城逃跑的自私行为,直言上书,引来其弟翁同龢的怨恨,致使北洋海军弹药经费的不足,间接的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

李鸿章的一生,像是拉着一辆破旧不堪、朝着悬崖飞奔的马车的车夫。尽管御马功夫已臻化境,尽管是那个年代最出色、最眼光超前的拉车人,可他能做的,也只是让这辆马车稍稍慢那么一点点,摔的不那么疼一点点。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自身背负了诸多骂名,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惨痛岁月,但是他已经尽力了。

大清的最后一位车夫_第1张图片
大清的最后一位车夫_第2张图片
大清的最后一位车夫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清的最后一位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