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读过的195本里,非虚构类有43本(比例略低,希望明年能提高些)。从中选了下面10本个人很喜欢的,排名不分先后。
1.《古道》
一位剑桥学者的行走散记。“写字和步行都是连续不断的动作,是一系列行动的针脚,始终不渝地前进在那一道接缝或水流中。”
关于行走、追溯的文字,无论虚构和写实,似乎都有种“向外走得越远,向内看得越深”的倾向,常常带着自省的意味。(此时想到了完全无关的《所罗门之歌》,一个美国的黑人男孩走了很远去寻根。)
步行,尤其是走上相当远的距离,并且发生在远离公路和人群的原野中的步行,似乎格外有种治疗和寻访内心的作用。双腿靠着肌肉的记忆机械运动向前,大脑就可尽情回访诗句和历史,或是仅仅辨识花草、听着云雀的晨间闹铃就好。
在现代化的路网系统下,步道编织出的网络仍遍布于大地之上——“pilgrim paths, green roads, drove roads, corpse roads, trods, leys, dykes, drongs, sarns, snickets”。“大声地、快速地读出路的名字,他们就成了一首诗或一种仪式”。作者的行走痕迹从英格兰到苏格兰(下海行了船),再到海外(差点爬了雪山),然后又回到英格兰,并重现了同样热爱行走的诗人爱德华·托马斯生命的几个瞬间。在田野中徒步这件事情或许听起来是缺乏起伏单调如一的日记,但这本“探访内心”类的散文,丝毫不会有同样的感受被一再重复的感觉,读起来有诗意、真诚,且不失风趣。译者的好文笔也起了很大作用。
“我徒步旅行的标记者不仅有史前古墓前的石碑、古冢和长长的古坟,还有去年那灰白的树叶(在手心里一揉即碎),有昨夜狐狸的臭屁(鼻子里还臭烘烘的),有这分钟的鸟鸣(在耳中回旋)、有高压线、输电线塔抒情诗般的噼啪声,以及大田喷雾机的嘶嘶声。“
2.《荒野之境》
《古道》系列的另一本,写的还是这位“行走系”学者的“往外走,其实也是往内心去”的感悟。
看作者在山毛榉林、在盐沼、在海岬、在陷道里听风看雨露宿跋涉,列举各种英伦三岛上闻所未闻的地名,有种把地图zoom in,再zoom in,直到能看清晨起高歌的鸟颤动的羽毛尖的感觉。“在我们尚未出现在他人梦中时,风景就已经在这里了。它看着我们抵达。”
峡湾里潜望镜一样露出头的海豹;夜晚穿越沼地,野鹿群的眼白反射灯光闪耀如宝球;自开阔空间归来,作者觉得仿佛“眼底有光”。但他并不是那种无条件宣扬荒野生活之美好的狂热环保主义者,而是很清楚地认识到,在荒野行走只是生活的间歇。“我自己的地图在不断扩充,不是向着一个完工的状态——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工的——而是向着一个协调的状态扩充。我不需要它有多么精确,只需记录下我经过的某些地方的某些事物,以及它们是如何改变了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如土地勘测员一般画一张地图,上面记录的是他自己失落的原野和草原,这样,我们用曾倾注过生命的图画覆盖了整个宇宙。这些图画不必精确,但他们要符合我们心中风景的形状。’”
3.《候场》
出场前进入和准备进入状态的演员们。
(在多抓鱼抢了四五回终于抢到了。)
4.《扫地出门》
密尔沃基是《犯罪心理》这十几季里出现频率很高的城市,所以我默认这城市可能治安堪忧……哦,跑题了。
“根据法庭判令,您已被驱逐,密尔沃基治安官办公室将依法执行驱逐手续。未经房东允许续留系违法行为。届时,执法人员可以径行逮捕。”——来自印在书封底的驱逐令。
作为非虚构作品,这本书里关注的人群在无序之中散发出的绝望感,是与小说里构想出的情节完全不同的拳拳到肉感——不是说要让两者一较高下,只是真实和想象带来的感触毕竟不同。作者在密尔沃基的拖车营地和底层人士租住区展开田野调查,然后从第三人称视角描绘了一群为“家”担忧、因为无家而无助的人在井底挣扎的图景。
学术类书籍的有趣之处还在于其中对习以为常的场景的观察和提出的观点,譬如房东筛选房客的看似无足轻重的一些标准,对后续城市中区分地理位置优劣造成的影响。再譬如被驱逐和失业之间的相关性和恶性循环,或是遭遇被专业搬家公司上门执行驱逐令时不同人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等等。
另外,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就连最后作者描述他研究始末的一章都很有趣。
5.《女性贫困》
“能活到三十岁就知足了……到了三十就够了吧。”
“你没有梦想什么的吗?”
“没有。”
“真没有梦想吗?”
“没有梦想。我已经累了,绝对不可能了。”
来自十六岁的“漂流少女”——将全部家当放在拉杆箱里,在提供充电插座的深夜店铺之间辗转的群体——和记者之间的对话。
和《无缘社会》一样,《女性贫困》仍是NHK片子的那种纪实风格,有个案采访也有分析讨论,关于被视而不见的“隐形”女性贫困,关于因为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而看不到未来的下一代女性,关于单亲家庭的举步维艰——采访人员在发现一家三口(母亲+两个未成年女儿)已在提供住宿(一个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的网吧居住了两年时候的震惊简直透纸而出。
跌入贫困好像只是轻轻一推的事情,那种“普普通通的日子”(好几位受访少女向往的生活)就再也遥不可及。
6.《特工训练手册》
内容如书名,字面意义上的。
作者真的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实用的特工技能,虽然对普通人来说看热闹的可能性远大于付诸实践(没有基础训练分分钟变炮灰)。也因为这种严肃认真的画风,让这本书莫名充满了中二的喜感——比方说图示说明如何利用棉条导管将救命工具藏于直肠内(因为敌人可能觉得进行体内检查怪恶心的)。大部分提到的获取情报、和利用日常器物逃生或防身的防身都挺谍影重重既视感——用钢笔做武器啦,摆脱跟踪者啦,在不杀死警卫犬的前提下(杀了还要处理尸体,更麻烦)解除威胁啦,诸如此类。非常欢乐的一本书。
7.《忠实的刽子手》
通过一位十六世纪刽子手的日记一探当时社会风貌的有趣读物。日记主人弗朗茨的家族不幸“入行”时,刽子手正是个颇为微妙且有争议的行当——不可或缺但又被社会排挤。与刽子手保持距离的民众却并不抵触在接受其救治时的触碰,也是相当有意思的心理了。
当时的刽子手不只是死刑的执行者,其职责范围还包括刑审嫌犯,而且死刑的“花样”也颇多:绞刑、砍头、(对罪大恶极者的)轮刑、(不是非常常见的)活活烧死等等,弗朗茨的日记中均有描述。其行刑标准反映出的也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譬如杀婴、弑父都被视为穷凶恶极,在越轨行为上刑罚的男女有别,肉刑的逐渐减少等等。很让人好奇的一点是,如此一丝不苟,对自身道德要求如此之高的弗朗茨,是如何compartmentalize他血淋淋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用烧红的铁钳夹掉死刑犯的几块肉之后,再用轮子逐个砸碎他们的关节,然后回家冷静地把当天事件写进日记里?得承认,人的承受力的弹性还是相当大的。
8.《为什么长大?》
书名实在容易让人误会这是本育儿鸡汤,其实是用哲学理论和思考方式来解释为何“成长”是个困难且容易被人抵触的过程——基本上,因为对个人和政府来说,保持“不成熟”的状态会让大家的日子都比较好过。从某种角度来说,“成长”就是认识到实然和应然之间的差距,并live with it。hmmmmm,不用作者的哲学术语描述的话,果然就会听起来像廉价鸡汤。对门外汉来说挺易读的一本小书,brain food。
9.《自我》
同系列的四本里,这本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探讨“我”如何得以是“我”的问题。关于大脑和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讨论总是很有趣的读物,书中还介绍了关于意识流、思维、意识/心理/经验的连续性方面的各种理论,甚至还加入了僵尸和远距离传输的问题。虽然内容很学术,译文的语言却难得地没有不像人话。
10.《蛊惑世界的力量》
一本关于可卡因是如何随着新大陆的发现被介绍至西方世界,并在那里大展拳脚(?)的。
基本上,在医学界意识到可卡因的成瘾性之前,它曾被当做解决海洛因和吗啡等药物成瘾的终极方案,这其中还牵扯进了弗洛伊德——据说精神分析法的成型跟他传说中的可卡因成瘾有关。等到可卡因的危害终于被正视,书中记录的以美国为首的抗击毒品的战争过程大概可以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来概括。作者分国家介绍了南美诸国从水深火热到无法无天的状态,以及可卡因问题在美国本土与种族问题、政治斗争等方面的诸多牵扯。虽然人类在这方面的前景看起来不怎么乐观,作者的文风还是挺轻松易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