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

2019 iOS面试题大全---全方面剖析面试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HTTP协议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HTTPS、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
2019 iOS面试-----一个基于UDP的简单的聊天Demo(用C语言、python、GCDAsyncUdpSocket来实现UDP通信)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UDP的特点、UDP的报文结构及差错检测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代码实现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TCP进阶:可靠数据传输、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DNS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Cookie和Session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v6、从IPv4到IPv6的迁移

之前有说到OSI七层协议中的应用层(HTTP协议)、传输层(TCP协议、UDP协议),在传输层之上就是网络层,网络层负责IP数据报的产生以及IP数据包在逻辑网络上的路由转发,网络层分为三个组件: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_第1张图片
  • 1、IP协议
  • 2、路由选择协议,它决定了数据报从源到目的地所流经的路径
  • 3、ICMP协议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报告数据报中的差错和对某些网路层信息请求进行响应对设施。
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区别
  • 网络层只是根据网络地址将源结点发出的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结点(点到点),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该层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即网络层提供了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
  • 而传输层则负责将数据可靠地传送到相应的端口(端到端),传输层提供了主机应用程序进程之间的端到端的服务。传输层利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并通过传输层地址提供给高层用户传输数据的通信端口,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端到端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即传输层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提供了逻辑通信

一、IP协议

IP协议是TCP/IP核心协议。

1、IP协议的数据报格式(IPv4)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_第2张图片
  • 版本号
    规定了数据报的IP协议版本(IPv4还是IPv6)。不同的IP版本使用不同的数据报格式 ,上图是IPv4的数据报格式

  • 首部长度
    大多数IP数据报不包含选项,所以一般IP数据报具有20字节的首部。

  • 服务类型
    使不同类型的IP数据报能相互区别开来。

  • 数据报长度
    整个IP数据报的长度利用首部长度和总长度就可以是算出IP数据报中数据内容的起始地址。该字段长度为16比特,所以IP数据报最长可达2^16=65535字节,而事实上,数据报很少有超过1500字节的

  • 标识、标志、片偏移字段
    这三个字段与IP分片有关。此外,IPv6不允许在路由器上对分组分片

  • 生存时间TTL
    用来确保数据报不会永远在网络中循环。设置该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的路由器数。指定了数据报的生存时间,经过一个路由器,它的值就减1,当该字段为0时,数据报就被丢弃

  • 协议
    该字段只有在一个IP数据报到达其目的地才有用。该字段值指示了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应交给哪个特定的传输层协议,比如,值为6表明要交给TCP,而值为17则表明要交给UDP
  • 首部检验和
    与UDP/TCP的检验和不同,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

  • 选项字段
    是一个可变长字段,选项字段一直以4字节作为界限。这样就可以保证首部始终是4字节的整数倍。很少被用到

  • 源IP和目的IP

记录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
  • 数据

二、IP数据报分片

一个链路层帧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量叫做最大传送单元(Maximun Transmission Unit,MTU),即链路层的MTU限制着IP数据报的长度。
问题是在不同的链路上,可能使用不同的链路层协议,且每种协议可能具有不同的MTU。
假定在某条链路上收到一个IP数据报,通过检查转发表确定出链路,且出链路的MTU比该IP数据报的长度要小,如何将这个过大的IP数据报压缩进链路层帧的有效载荷字段呢?

解决方案就是分片:将IP数据报中的数据分片为两个或更多个较小的IP数据报,用单独的链路层帧封装这些较小的IP数据报,然后向出链路上发送这些帧,每个这些较小的数据都称为片(fragment)

片在到达目的地传输层前需要重新组装。

实际上,TCP和UDP都希望从网络层上收到完整的未分片的报文。IPv4的数据报重组工作是在端系统中,而不是在网络路由器中。
当一台目的主机从相同源收到一系列数据时,需要确定这些数据报中的某些是否是一些原来较大的数据报中的片。而如果是片的话,需要进一步确定何时收到最后一片,并且如何将这些片拼接到一起以形成初始的数据报。从而就用到了前边说到的IPv4数据报首部中的标识、标志、片偏移 字段。

  • 1、当生成一个数据报时,发送主机在为该数据报设置源和目的地址的同时在贴上标识号,发送主机通常将为它发送的每个数据报标识号加1
  • 2、当某路由器需要对一个数据报分片时,形成的每个数据报(即片)具有初始数据报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标识号
  • 3、当目的地从同一发送主机收到一系列数据报时,它能够检查数据报的标识号以确定哪些数据报实际上是同一较大数据报的片
  • 4、由于IP协议是不可靠服务,一个或者多个片可能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为了让目的主机绝对相信它已收到初始数据报的最后一个片,最后一个片的标志比特被设为0,其余被设为1
  • 5、为了让目的主机确定是否丢失了一个片,并且能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组装片,使用偏移字段指定该片应放在初始IP数据报的哪个位置>
    此外,如果有一个片或者多个片未能到达,则该不完整的数据报将会被丢弃且不会交给传输层。但如果传输层正使用着TCP,则TCP将通过让源以初始数据来重传数据。因为IP层没有超时重传机制,所以会重传整个数据报,而不是某个片

三、IPv4编址

1、IP地址

一台主机通常只有一条链路连接到网络,当主机上的IP想发送一条数据报时,就在该链路上发送。主机与物理链路之间的边界叫做接口(interface)
而路由器的任务是从链路上接收数据报并从某些其他链路转发出去,路由器必须有两条或更多链路与其连接,路由器与它的任意一条链路之间的边界也叫做接口。即一台路由器会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有其链路。
因为每台主机与路由器都能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IP要求每台主机和路由器接口都有自己的IP地址。因此,一个IP地址技术上是与一个接口相关联的,而不是与包括该接口的主机或路由器相关联的。

2、子网

每个IP地址(IPv4)长度为32比特(4字节),按点分十进制记法书写,即地址中的每个字节都用它的十进制形式书写,各字节间以点.隔开,比如193.32.122.30
在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和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必须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NAT后的接口除外)。这些地址不能自由选择,一个接口的IP地址的一部分需要由其连接的子网来决定。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_第3张图片

如图,一台路由器有三个接口,连接7台主机。左侧的三台主机以及连接它们的路由器的接口,都有一个形如 223.1.1.x的IP地址。即在它们的IP地址中,最左侧的 24比特是相同的。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_第4张图片

互联左侧这三个主机接口与1个路由器接口的网络形成1个 子网(subnet)(也被称为IP网络或直接称为网络)。IP编址为这个子网分配一个地址: 223.1.1.0/24,其中的 /24记法,有时称为 子网掩码(network mask),指示了32比特中的最左侧 24比特定义了子网地址。任何连接到该子网的主机都要求其地址具有 223.1.1.x的形式。同样图中下侧和右侧也是子网,分别为 223.1.3.0/24223.1.2.0/24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_第5张图片

上图显示了3台通过点对点链路彼此互联的路由器,这里出现了6个子网。
一个具有多个以太网段和点对点链路的组织将具有多个子网,在给定子网上的所有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子网地址。
虽然在理论上来说,不同子网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子网地址。但上图可以看出,这6个子网在前16个比特是一致的,都是 223.1

3、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IDR)

因特网的地址分配策略被称为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IDR)(也被称为无分类编址,以区分于分类编址)。对于子网寻址,32比特的IP地址被分为两部分,也是点分十进制数形式a.b.c.d/x,其中x指示了地址的第一部分中的比特数,又被称为该地址的前缀(prefix)
一个组织通常被分配一块连续的地址,即具有相同前缀的地址。在该组织外的的路由器仅考虑前面的前缀比特x,这相当大地减少了在这些路由器中转发表的长度,形式为a.b.c.d/x单一表项足以将数据报转发到该组织内的任何目的地。

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_第6张图片

如图, 200.23.16.0/20下有8个组织,分别是 200.23.16.0/23200.23.30.0/23,每个组织有自己的子网。而外界不需要知道这8个组织。这种使用单个网络前缀通告多个网络的能力通常称为 地址聚合,也称为 路由聚合路由摘要

4、分类编址

在CIDR被采用之前,IP地址的网络部分被限制长度为8、16、24比特,也就是分类编址(classful addressing)。具有8、16、24比特子网地址的子网被称为A、BC类网络。
一个C类(/24)子网既能容纳2 - 2 = 254台主机(其中两个地址预留用于特殊用途),这对于很多组织来说都太小了。
而一个B类(/16)子网可支持多达2 - 2 = 65534台主机,又太大了。
在分类编址方法下,一个有2000台主机的组织通常被分给一个B类(/16)地址,那么剩下的6万多个地址就浪费掉了。这就会导致B类地址空间的迅速损耗以及所分配的地址空间的利用率低

此外,255.255.255.255是IP广播地址,当一台主机发出一个目的地址为该地址的数据报时,该报文会交付给同一个网络中的所有主机。

5、获取主机地址

某组织一旦获得了一块地址,它就可为本组织内的主机与路由器逐一分配IP地址。系统管理员通常手工配置路由器中的IP地址。主机地址也能手动配置,但更多使用的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HCP允许主机自动获取IP地址。网络管理员可以配置DHCP,以使某给定主机每次与网络连接时能得到一个相同的IP地址,或者某主机将被分配一个临时的IP地址,该地址在每次与网络连接时也许是不同的。

6、网络地址转换

每个IP地址(IPv4)长度为32比特(4字节),因此总共有2个可能的IP地址,约为40亿个。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的当下,个人计算机及智能手机等越来越多,这些IP地址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于是就有了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它的思想就是给一个局域网络分配一个IP地址就够了,对于这个网络内的主机,则分配私有地址,这些私有地址对外是不可见的,他们对外的通信都要借助那个唯一分配的IP地址。

如果从广域网到达NAT路由器的所有数据报都有相同的目的IP地址,那么该路由器如何知道是发送给哪个内部主机的呢?其原理就是使用在NAT路由器上的一张NAT转换表,并在该表内包含了端口号及其IP地址。

假设一台主机向广域网请求数据,NAT路由器收到该数据报,会为该数据报生成一个新的端口号替换掉源端口号,并将源IP替换为其广域网一侧接口的IP地址。当生成一个新的源端口号时,该端口号可以是任意一个当前未在NAT转换表中的源端口号(端口号字段是16比特,意味着NAT协议可以支持超过60000个并行使用路由器广域网一侧IP地址的连接),路由器中的NAT也在其NAT转换表中增加一表项。

NAT路由器收到广域网返回的数据时,路由器使用目的IP地址与目的端口号从NAT转换表中检索出该主机使用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改写该数据报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并向该主机转发该数据报

NAT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但也被很多人反对。
主要是:

  • 1、端口号是用来进程编址的,而不是主机编址的(NAT协议类似 NAT路由器将该家庭网络的主机都当做进程处理,并通过NAT转换表为其分配端口号)
  • 2、路由器通常仅应当处理高达第三层的分组
  • 3、违背端到端原则,即主机彼此之间应当相互直接对话,结点不应当介入修改IP地址与端口号。
  • 4、应当用IPv6来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

但不管反对与否,NAT终究已成为当今因特网的一个重要组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 iOS面试题-----网络相关之IP协议、IP数据报分片、IPv4编址、网络地址转换(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