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自励前行——从18年总结说起

许多道理,你觉得自己知道,其实也只是知道而已。

今年元旦的时候,孩子从学校给我带回一份荣誉证书——给我的。多年没有获奖经验了,倒是让我颇为惊讶,随后年底竟然还有几份证书。归拢一下18年的成果,突然发现在工作之外,自己竟然还颇有成就:

1、坚持学习太极拳几年,加入武协——拿到了武协会员证;
2、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3级)资格证;
3、18年,坚持晨练 or 晚上练拳 > 300天,;
4、国画学习初步入门;
5、二胡掌握指法2种;
6、参与学校社会课程

证书或许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作为一个载体记录了18年的阶段性结果。感受最深的两件事:一个是太极拳的练习,一个是学习国画山水。
18年9月份,孩子上初中了。然后,从10月份开始我就开始焦虑了——是的,自己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焦虑。正所谓:家有初中生,日子大变样。
同时由于两口子工作变动,我再次化身家庭主父:重新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自己的生活、爱好学习——作为上班族就这点好,除了工作皆可调。
孩子本来就不是学霸,上初中后课业一多很是手忙脚乱 ,语文、数学两科直接惨不忍睹,其他课程也稀松。
该初中生回家先做作业,1小时之内(后来我才知道学校还有1节自习课),风卷残云横扫各科作业,然后就无所事事了……,你要是再催催:孩儿啊,多学点吧!那是坚决不干的。
作为家长,各种着急上火,几次聊天谈心聊的人设崩塌。咨询专家老师,给出的建议都是家长要改变。与孩子相处,就像山谷回音,你的每一句话都会有反馈:正面或负面的激励。这就是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在各种情景下与父母互动从而形成自己的应对模式,孩子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成长。所谓的言传身教,不是板起脸来,一本正经的宣教——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给孩子回应:你这么做对,你说这个不对……
好吧,我继续改。改——当自己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有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言行模式,近乎条件反射似的—— 确实不容易!但真正有价值的事从来都不容易 ,不是吗?

练拳

学练太极,本意是调整自己作息,增强体质。但2年多的时间下来,确实有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太极拳本身——在吸引着自己:有明师指导,有益友陪伴,健康向上的团体气氛……可以说,太极拳的进度完全是水到渠成,毫不勉强的。而18年调整练拳时间最难:既需要留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还想有练拳的时间,几乎不可兼得。原来的晨练很多改成了晚上联系,或者午休时间练习。除了一些突发事件,基本上没有断下——总言之,舍得之间的选择跟从本心即可!

山水画

国画学习教训最为深刻:前段时间有人推崇过去师徒相传的模式,要大力推广。但我不认为所有的名家都是名师。为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师徒授受,对双方的要求都很高。起码为师,需要根据徒弟的天资、勤奋、进度调整教学模式,个人化(针对徒弟)的很厉害。
从社会上国画班的角度来看,为徒,更需要自勉自励,自律,自信。而且徒弟往往缺少美术基础训练。这一点于学校教学不同:大班授课,学生的基础类似,受过一定的训练,而且有反馈和激励——考试其实就带有这一方面的作用——按部就班走即可。
带着这种疑惑学习山水画,也从侧面验证了一些问题,老师作为职业画家,专业能力是无疑的。
从我这个学生的角度来说,1、没有基本功,2、学习时间不足(最初老师固定周二上午授课,后调整为周二、五晚上),工作、孩子两个基本就把996的时间都占去了。点而由于没法熬夜,练习时间随着自己作息的调整和减少了很多。国画学习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基本功训练就是画树画石头,虽然心里明白这是必不可少的枯燥,也仍然产生挫败感。没有阶梯性进步的自我激励感,没有成品,没有自己认同的正向反馈——尽管老师和同学们都说进步明显。
大约有3-4个月的时间,真心画不动了。看不到希望的感觉,看着别人的画一天天进步,自己却一幅完整的也没画出来……心里总是说“哪有时间画画,算了吧……”。就这样一直都磨蹭到年底,突然有一天,老师说可以临摹一幅画,最终临摹完成,不单单老师给予了肯定,自己竟然感觉也非常不错。有人说:“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仍然要自信前行”。道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却很难落实到双脚——这大概就是知易行难吧!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牢记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自励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自励前行——从18年总结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