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了几丝微雨,空气里有湿漉漉的味道,江南的早春,还有点恻恻的轻寒,你背了小巧的双肩包,在青瓦灰檐的街巷里,慢慢走。
这是你一个人的行走,内心里,有近乎静止的安静,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你开始不太喜欢呼朋引伴,独处让你与这个世界有了疏离感,仿佛可以以一种睥睨而悲悯的姿态去望着世界,望着风景,望着芸芸众生,也望着渺小的自己。
七里山塘、虎丘、拙政园、平江路、网师园……你一个人慢慢走着,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赶时间。
苏州是一个商业城市,并没有太多的自然风景,山是假山,水是引水,但是因为失意文人的聚集,让这里成了“大隐隐于市”的绝妙之地。
大概你前世也是一个江南女子,所以才会一来到这个地方,便深深地喜欢上它,你喜欢老城区里那些临水而建的古朴的民居,夹着河岸而立,像一个个临水照花人,虽然是很古旧的房子,却也处处透着匠心,灰色的屋檐下垂下来一簇簇明艳的蔷薇,古朴的墙角摆几个大肚的花瓶,路灯一律是木纹边的宫灯样式,看似无意,实则处处是中国美学的体现。慢慢走来,间或出现一两座青石板桥,虹桥卧波,流水潺潺,青苔泠泠,仿佛诉说着道不尽的悠悠往事。
在平江路,有一家家或精致或小巧的旗袍店,名字各有特色:平江往事、吴缝天衣、蝶舞香衣、锦绣坊……仅看招牌就觉得古色古香。走进去看看,花色不同,面料各异,大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工缝制的,店铺里的招待都很热情,如果身材可以,又不嫌麻烦,可以试遍店里的各种旗袍,店里的小姐姐或者老阿姨还会热情的帮你系上旗袍那繁琐的扣子。话说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旗袍情结,你也不例外,在这个微雨的午后,你也试遍了平江路上每一件心仪旗袍,它们或长或短,或风情万种,或含蓄内敛,当你穿上高跟鞋,让旗袍勾勒出自己曼妙的身姿时,揽镜自照,仿若圆了一个久远的梦,也做了一回江南女子。
所谓吴侬软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苏州评弹和昆曲了。夜晚的山塘街,处处有隐隐的管弦丝竹飘来,悠悠扬扬、飘飘转转,是一种入骨的柔媚,仿佛有一根丝线在细细的牵着你的心。走上一间茶楼,点一壶碧螺春,不为品茶,只为想用这吴侬软语抚慰一下向往已久的灵魂。你听《游园惊梦》,听《琴挑》,听《思凡》,那婉转的唱词听的你的心也跟着千回百转。你开始明白,为什么当年《游园》在江南演出之后,会有那么多女孩子想要自杀,因为那是封建礼教年代里,人对自己生命与青春的觉醒,《游园》让人找回了生命中的某种本源,给了人挣脱束缚的力量和勇气。
不得不说的还是园林吧。
园林因苏州而留存,苏州因园林而盛名,据说,苏州园林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处,你还是选了最负盛名的拙政园来行走,戴着耳机,它将你与喧哗的游览者隔绝开来,让你能安静的呆在自己的世界。你也没有沿着游览的主线走,你想,只有这样,才能在繁闹中真正的亲近这所园林,找到与它灵魂相合的契机。你在心里默默的背诵着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在眼前的景色里为叶老的文字找着佐证——“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近的层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真的,你发现文字完美的概括了园林,园林完美的诠释了文字,你在心里赞叹着园林艺术的美,也在心里赞叹着文学大师文字运用的老到。
蒋勋说:“园林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救赎”,的确如此,在中国的建筑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往往代表着儒家的正统文化,它是方方正正的,大多是直线,讲究对称,讲究平衡,讲究规矩,儒家建筑每一个方位该干什么都有严格的规矩,故宫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与它相对的另一类建筑,则代表了道家与老庄的思想,它讲究自然之趣,所有的建筑线条都是曲线,这就是园林。园林是跳脱于儒家文化之外的,它道法自然,如果说儒家建筑代表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代表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人需要遵守的严苛的规矩,那么园林就是解放,就是一个人社会属性的退隐。苏州是一个文风很盛的城市,无数文人从这里走出去,走向前朝,走向政治,又有无数文人从前朝退隐归来,在这里修山筑水,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归隐。所以,苏州园林所有设计的匠心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让你忘却苏州城市,而只觉得身在山间。
是啊,忘却的何止是苏州城市,忘却的还有烦恼、焦虑和所有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营营。
你不仅想起苏轼的一首词: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你拉拉衣角,抚平被风扬起的裙裾,惟愿在安宁的行走中,也能“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