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未来我不想去(短评)

有些未来我不想去(短评)_第1张图片

周末时间看完了钱佳楠的这本书信体随笔集...

对于豆瓣上的 8.5 打分,我倒是觉得有点名过其实了,也或许是因为这样一本记录作者在美国艾奥瓦作家工作坊学习的困顿与成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对写作的坚持,对爱情的向往与迷惑......对绝大多数的读者,尤其是 20 几到 30 岁左右的年轻读者,会有更强烈的共鸣,更多的收获与体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吧。

只不过我早已过了这个年龄段,虽说在阅读的过程也会有无数个 “想当年” 的感触,但更多是往事随风的淡然,所以我会打分 ★★★☆☆。

尽管如此,每每遇见此类的随笔集,我还是都会找来阅读,或许是人的天性总有窥探他人生活的恶趣味吧,总难免好奇其他人的生活与经历和自己的会否有不同......也颇有意思的是,每一次的阅读也总能引起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回忆与自省,真真有种 “在他人的生活里照见自己的人生” 的感觉。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其实在一开始阅读第一封书信时就出现了,那就是这种书信体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与心情。我最近常会懊恼早些年的自己怎么就没能努力多留下一些自己对生活的记录和感悟呢?真是可惜呀,很多有意思的经历就这样模糊在记忆里了。

毋庸置疑,这本书里还是有不少很值得体味的观点,毕竟是出自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但对我而言,触动最大的还是以下这两点:

1,关于给意见这个事儿

这是个非常中式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崇敬年长的人,我们认同他们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要多,然而,我们在寻求帮助的时候或许忽视了,他们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的经验很多时候于我们是无益的。

敢这般直言不讳抛出 “不听老人言,未必会吃亏” 的观点,这还是我第一次在书里看到呢。关于这点,我是佩服的;再仔细想想背后的缘由,我也是服气的。

我们常喜欢给比自己年纪小的人,或者向我们寻求帮助的人出主意,给建议,却从没想到,我们的经历和经验或许并不适用于对方,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发展越来越快速的社会里。

那天听《东吴同学会》(创新的逻辑那一期),吴伯凡聊到说,“再过不到半年出生的人就叫20后,那天有个70后的精英朋友跟我说,以后20后(2020)要看我们这70后(1970)呢,就有点像我们70后(1970)看20后(1920)...所以50年间发生的事情真的是翻天覆地。人类在工业革命之前,有个说法叫 “吓尿指数”,就是假如你是汉朝的人,一下穿越到宋朝,你发现没有什么变化,一点都不会吓尿;如果你是一个宋朝的人,穿越到19世纪的中国好像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越往后这个时间间隔就越短。过去那500年甚至1000年差不多都是一样的,这种穿越等于没穿越。但是今天,假如一个50年前生活的人穿越到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事情他就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记得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被这几个后给绕晕了,过后则是细思极恐:前后的这 50 年的时间维度是一样的,然而个中的变化速度则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呢。

所以呀,以后当我们再忍不住要给人家出谋划策的时候,不妨先理智的多想想。所谓谋定而后动,我们也应该深思而后小心给建议。

2,关于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的不同图景

拥抱传统价值的人和拥抱现代价值的人脑海中的过去图景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在现代人严重,旧社会就是那个牢不可破的铁屋子,装着一群麻木且未觉醒的人;而在遵从古法的人严重,旧社会温情脉脉,人与人之间都讲良心,讲感情,不讲金钱,不计较得失。这两幅过去的图景都不真实,都已按照各自的需要涂抹了历史,却已成为两种人之间难以弥合的结缔。

坦白说,这段话也是我当时看完,极为惊心的瞬间。我们这一代也总是条件反射的急着去反驳去推翻所谓的 “传统价值”,尤其是那些在我们眼中看来明显落伍的思想与观念,却不曾意识到,其实每个时代的人看其他时代都有着自以为是的 “不认同”。

这样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的 “不认同” 很容易蒙蔽我们的眼界,使得我们不能放开心胸去思考不同意见,更遑论心平气和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么一来,有句老话倒是可以考虑这么修改:尽管我不赞同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尽可能设身处地理解你的时代图景。

倘若能够拥有这样的思路,或许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可以更为平和,而在阅读一些经典时也能更有收获吧。

PS:最后一点,关于阅读,还是要花时间多看经典,多揣摩经典的时代意义。而关于写作,不妨记着《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建议:写你真正感兴趣的,只有这样别人才会觉得有趣。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些未来我不想去(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