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温尼科特亲子关系理论之二:如何定义婴儿(下)

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 百度

  北京温尼科特学习与研究小组在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第三期文献研讨会,本期研读《亲子关系理论》(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选自温尼科特的文献集《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The Matur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接下来回顾本期的内容。

原著:温尼科特

翻译及讲解:魏晨曦

审校及指导:赵丞智

整理编辑:李耀所  蒙琳徽

因为本次文献内容较多,将本期文献分成两个主题:

1、如何定义“婴儿”(上)(下)

2、温尼科特式的母性养育

本文为文献研讨会的讲解文字,非原文译稿,如想阅读原文译文,欢迎参加文献研讨会。

文献背景

1961年,温尼科特的这篇论文在爱丁堡举行的第22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被当做主题论文来讨论,之后这篇论文首次发表在《国际精神分析杂志》第41期上,并被收录在《成熟过程和促进性环境——情绪发展理论的研究》这本书中的第三章。

理论意义

这篇文献勾勒出了温尼科特情绪发展理论的基础,文章主题一直围绕着婴儿期在讨论,提出了婴儿期的特征是“依赖”,并需要抱持性环境为婴儿提供自我支持。

文献内容

本篇文献篇幅很长,我们分两部分来讨论:上半部分是讲婴儿怎样从绝对依赖,经过相对依赖,再到独立的发展历程;下半部分讲母亲在养育中那些可以适应和满足婴儿特定发展性需要的性质及其变化。这一期是上半部分的讨论内容。

总的来说,这篇文献把精神分析理论从俄狄浦斯情结的三元关系的发展情境推回到了二元关系情境,甚至更早期的阶段,也就是婴儿期“绝对依赖”的阶段。

文献开篇就提出本文讨论的主旨是婴儿期的研究而不是经典精神分析的内容。这可以从“婴儿期”与精神分析的移情之间的区别说起。在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移情是把过去的经验、情绪或是感受,以及过去与重要人物相处的关系模式转移到了现在咨询室里面的关系中。临床工作发现,有些来访者可以把过去的经验模式转移到当前的治疗情境中,比如神经症水平或是边缘性水平的来访者;但是,还有一些来访者是不能发生移情的,比如儿童、精神病性水平的来访者或是精神病人,他们在治疗关系中很难产生类似神经症性移情的现象,他们处于原始自恋的水平上。从发展角度来讲,这些病人在一岁之前甚至在六个月之前出现过养育上的问题,养育的失败打断了成熟过程,使其人格发展水平的停滞状态处于更为原始、粗糙,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人类单元的状态,这类人从发展角度上可以被称为亚人类。因此,在那个亚人类阶段发生的很多事情不可能被来访者带到当下的移情中来,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使用传统精神分析的方法与他们进行治疗性工作。

克莱因的理论已然从经典的三元关系推回到了母婴二元关系,开始研究母婴依恋并拓展了儿童精神分析的领域,然后克莱茵就停留在二元关系那里没敢再往前走,似乎克莱茵很害怕自己的理论被认为不再是精神分析了。而温尼科特从临床现实出发,做了一步更大胆儿的尝试,把整个的精神分析理论立足点再往前推,一直根植到了比二元关系更早的“婴儿期绝对依赖”的阶段。这一步是精神分析历史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甚至扭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范式,出现了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的范式。

亲子关系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从母婴关系到亲子关系的发展,特别是最开始的母婴关系里面只有妈妈和婴儿,甚至那会儿妈妈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存在,那会的关系更多是“环境和婴儿”;而后来发展到亲子关系阶段是指母婴二元关系,以及涉及到了父亲,有了第三人的存在,这才进入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三元关系阶段。

导 读

亲子关系理论之一:如何定义“婴儿”(上)

一、婴儿期与精神分析

二、弗洛伊德的脚注

亲子关系理论之二:如何定义“婴儿”(下)

三、婴儿及其情绪发展

四、亲子关系理论—婴儿期

亲子关系理论之三:温尼科特式的母性养育

亲子关系理论

The Theory of the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

如何定义“婴儿”(下)

我们再回顾“如何定义婴儿”的四个主题:

1

婴儿期与精神分析

文献从婴儿期的研究与精神分析的比较说起,温尼科特以他对婴儿期和传统精神分析的独特理解,说明了传统精神分析有其局限性,即传统精神分析所追溯的发展阶段还不够早,而温尼科特想在传统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立足点(俄狄浦斯三元关系)之前找到一个能为整个精神分析奠基的理论及其立足点,这个野心是挺大的。虽然我们一般地感觉温尼科特总是讲母亲和妈妈,感觉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而实际上温尼科特的胆量、勇气、革命性、坚定性、还有野心是非常非常大的。

弗洛伊德的脚注

温尼科特在第二部分讨论了弗洛伊德的一个脚注,实际上他还是借这个脚注来说明弗洛伊德虽然提到了婴儿期和母性养育却没有对此部分内容继续研究下去,由此引出了温尼科特自己对这一领域的讨论。

婴儿及其情绪发展

文献的第三部分相当于回顾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史,大致从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自我心理学对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讲到克莱因对儿童精神分析的贡献和理解,将精神分析回溯到二元关系位置上,再讲到婴儿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最后引出了温尼科特的主要论点,也就是“亲子关系”的理论。

亲子关系理论—婴儿期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亲子关系理论中婴儿期的这一部分。下面大家先看一下这个图,这是赵丞智老师做的个体情绪发展图。


转载|温尼科特亲子关系理论之二:如何定义婴儿(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张图说明了在温尼科特理论框架下,如何理解一个人的情绪发展过程。前两期文献研讨会,第一篇讲“精神分析和罪疚感”,第二篇讲“独处的能力”。温尼科特都是围绕6个月前后来谈论这个事情,提到罪疚感的起源是6个月左右,包括独处能力的发展以及能享受孤独也是从6个月左右开始的。而本篇文献所讨论的范围延伸到了6个月之前,即“绝对依赖期”,这段时期相当于克莱因理论讲的“偏执-分裂”位置。在这段时期中所产生的病理性问题其实就是在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幼儿身上看到的症状,比如受迫害、被害妄想、湮灭恐惧、非常冷漠无情的状态等,这个时候的焦虑是精神病性的焦虑。然后我们也会涉及到“相对依赖”阶段,在文中谈到“抱持”的时候,作者除了谈绝对依赖期还包括了相对依赖期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婴儿已经开始从完全的母婴融合状态,逐渐出现了一些客体关系的影子,这就向相对依赖期发展了。

亲子关系理论之一:如何定义“婴儿”(上)

一、婴儿期与精神分析

二、弗洛伊德的脚注

链接: 《亲子关系理论》之一:如何定义“婴儿”(上)三婴儿及其情绪发展

1、精神分析早期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弗洛伊德之后,自我防御机制被深入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只是在理论上,这些机制都预先设定要有独立的自体或是结构化的自我,这也意味着个体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区分主客观现实,有言语表达能力,能理解符号象征等等。克莱茵进一步描述了二元关系,已经承认了早期环境的重要性,但也就停到了这里,为更早期的“完全依赖”留下了讨论的空间。如果客体关系能够出现,就必须要有自体和环境的区分,要分清“我”和“非我”,也就是6个月之后的发展阶段。当孩子能说出“我”这个称谓,就意味着有了“我”和“非我”的概念。成为“我”之前的阶段就是绝对依赖期婴儿的状态,在这个位置上讨论个体的发展状态是温尼科特更大胆创新的地方。

2、依赖期:“母亲-养育-婴儿”单元(maternal-care-infant unit)

在个体的生命早期,母亲、养育和婴儿共同构成了一个组织单元。这个时期的婴儿还不是完整的人,自我刚刚开始发展,尚未出现客体关系,而且婴儿是绝对依赖母性养育的。平行来看,这是婴儿从快乐原则到现实原则,以及从自体性欲到客体关系的发展历程。

四亲子关系理论 — 婴儿期

1、婴儿的存在和发展

婴儿的存在和发展,是他的遗传潜质加上母性养育构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依赖和抱持”构成了婴儿的存在和发展。

(1)婴儿的存在和发展=遗传潜质+母性养育

(2)也可以说是“依赖+抱持”

这里面说的遗传潜质,温尼科特在他的另一本书《孩子,父母,大千世界》里,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水仙花的种子,如果想让它生长发芽,你需要给它提供花盆、土壤、浇水,还有阳光,可是水仙花为什么不会长成菊花或者茉莉花?这跟花盆、土、水、阳光这些环境没有关系,水仙花的种子就只会长成水仙花,这就是遗传潜质。人类个体的成长也是这样,与生俱来就有成长和发展的倾向,比如说,人会朝向整合的方向发展,要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要发展出跟现实建立关系的功能,这些都是人类发展的自然倾向性,即使环境可能会干扰他,但是环境改变不了人类的这个发展倾向性。那么,环境需要做什么呢?环境需要帮助遗传潜质去发展,也就是说帮助婴儿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单纯靠遗传潜质,婴儿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人的,这里需要有母性养育(环境)的帮助,婴儿才可以成长为人。

2、满意的母性养育

这里的母性养育不单纯是指母亲,父亲也逐渐的进入到婴儿的养育环境里(译者注:相当于父母养育)。那么满意的母性养育是什么样的?大概分为三个有所重叠的阶段:

(1)抱持(holding)——融合;绝对依赖;

(2)母亲和婴儿生活在一起(living with)——二元关系;

(3)父亲、母亲和婴儿生活在一起——三元关系

这里使用的术语“抱持”(holding),是指这个阶段里没有母亲,也没有婴儿,是母性和婴儿的单元。母亲和婴儿是分不清的融合状态,婴儿对母亲是绝对依赖的,母亲对婴儿是绝对适应的,婴儿需要一段时间处在这个状态下,逐渐的发展和长出“自己”来,长出“自己”了之后才能够跟母亲有所区分,只有婴儿跟母亲区分开了,才谈得上婴儿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在此之前,其实没有“生活”。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在婴儿刚出生的一段时间里,母亲是没有生活的,她日夜全身心的跟婴儿在一起,几乎无暇顾及婴儿以外的事情,母亲时常看起来蓬头垢面的,看起来婴儿跟母亲似乎是一体的,但是这个不叫婴儿跟母亲生活在一起,这是一个“抱持”的阶段,大概持续四到六个月。这段时间,父亲也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他在照顾母亲,照顾家庭,挣钱,作为一个大的背景在抱持着整个家庭。

随着婴儿在母亲的抱持中逐渐的发展出“自己”来,就进入到了相对依赖期,母亲也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了,这个时候就有“生活”了(living with),进入到二元关系里;再到大一些的时候,父亲、母亲和婴儿生活在一起,这时候对婴儿来说才是有了“家庭”——三元关系(独处的能力这篇文献有讲到三元关系)。

3、抱持的内涵(holding)

(1)身体抱持以及环境供应:

母亲的臂弯、体温、在臂弯里的柔软度和贴合度等等形成了抱持环境;还有母亲关注的目光,婴儿从母亲关注的眼神里看到自己,等等。婴儿能在臂弯里体验到舒适的被抱持的体验,以及环境对他的供应。

(2)时空关系:

举例:母亲抱着婴儿,婴儿睡着了,把婴儿放下,一会儿婴儿醒了母亲再抱起婴儿,这个过程所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节律也是抱持的元素。

(3)抱持先于本能体验,叠加本能经验后决定客体关系:

举例:婴儿在子宫的时候,子宫和羊水就形成了抱持的环境,而此时婴儿的本能体验是还没有形成的,因为那个时候脐带可以满足所有的营养;而当出生后婴儿开始呼吸了,有光线的刺激了,并且开始进食了等等,这些才激起了婴儿的本能体验来。这个时候更需要抱持的出现,帮助婴儿消化这些东西,随后发展客体关系。

(4)发展过程的连续和完成:

不仅这个过程要规律、连续的出现,而且要完成。什么是完成呢?就是说妈妈别着急,妈妈要是着急,看起来完成了,但是留下来很多的尾巴,举例,在《妈妈的心灵课》里讲喂奶、消化、排泄。喂奶:婴儿发出了喝奶的信号,妈妈及时的过来,把婴儿从小床里合适的抱起来,婴儿慢慢的从床里到妈妈怀抱里,这时候妈妈还得慢慢的跟婴儿试,看怎么抱合适,婴儿也在探索怎么呆着舒服,直到一个合适的体位婴儿开始吸奶,这还不算完,婴儿在吃的过程会不时的停一停,母亲还要去感觉婴儿是要歇一歇啊,还是吃饱了啊,好几个来回之后母亲能确定婴儿吃饱了。接下来婴儿还要经历消化和排泄,母亲则是体贴的配合着婴儿完成这些事情。

(5)生理过程及其背后的复杂心理过程:

对于抱持阶段的婴儿来说,生理过程几乎等同于心理过程,温尼科特有句话,大意是“照顾婴儿的身体,就是照顾他的心理”。妈妈首先把婴儿的身体照顾好,才能让婴儿的精神有了可以“出生”的环境条件,而持续的照顾又帮助婴儿让精神安住在这个被照顾的很好的身体里,精神-躯体逐渐整合。

4、抱持阶段(绝对依赖+相对依赖)

未整合(unintegration)到整合(integration)

抱持的阶段包含了绝对依赖+相对依赖阶段,差不多到一岁左右。这个阶段是从婴儿没有整合的状态向整合的状态发展,一旦这个婴儿开始要整合了,就是要开始形成自我了,这个过程也就会开始产生一个焦虑,即瓦解(disintegration)的焦虑。

瓦解(disintegration)的焦虑(从湮灭恐惧发展而来)

母性养育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抵御了湮灭(不存在)

瓦解的过程被称为崩溃(breakdown),而湮灭(annihilation)是个体整合的彻底瓦解以至于个体不存在了。所以瓦解(崩溃)与整合是对应的,而湮灭是与存在对应的。整合一但开始了(存在)就会同时出现了坏掉或者散掉的可能性(湮灭),并为此恐惧。就如同我们要搭建一个高塔,开始在底层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越是搭得高,对这个高塔散下来或者塌下来的担心就会越大。整合的过程也类似这个关系,这个过程同样也需要母性养育的连续和可靠来帮助婴儿抵挡这个湮灭焦虑,让婴儿在这个足够好环境的支持下不至于真的崩溃掉。

如此看来,如果个体是焦虑的,也就是说崩溃焦虑或恐惧的存在实际上表明个体并没有真的散掉或瓦解掉,而只是害怕散掉,或感受到了瓦解的边缘。很多焦虑症、惊恐发作,或极度恐惧的精神病水平的人就有这类的特点,他们说是怕自己死了,或者已经濒临死亡了,或者害怕自己出大事儿了,而从他们“害怕”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他们还没有散掉或瓦解掉,但他们很接近这个要散掉的边缘,因而他们为此感到了强烈的焦虑。这可能也意味着,他们的整合能力是不大好的,所以这个崩溃焦虑会非常的明显和强烈。

个体情绪健康发展的结果:

必须成为统一完整体状态(unit status)

精神安住于躯体:动力性、感觉性(时空和躯体等感觉)、功能性

界膜(limiting membrane )形成

智力、心智的开端

融合(fusion)原欲(肌肉兴奋)和攻击性(运动)

建立了客体关系

情绪健康发展的结果就是说,在抱持阶段,这个个体为了能够抵御崩溃的焦虑,为了能够发展起来,就必须和一定要成为一个统一体。

精神安住于躯体是说,在最开始婴儿的精神和躯体是分开的,他们还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对于运动以及如何操作自己的身体这件事情也是不知道的。那他靠什么来知道呢?比如说他不随意的一动或者一踢,这在温尼科特描述的婴儿的攻击性里,在最最原始的攻击性的根源上来讲,婴儿最早期不随意的躯体活动或运动,就蕴含着攻击性的成分,这里指的不是常说的恶意的攻击,指的是一种发出、运动,或者说是要找到一种边界,找到一种关系,找到一个能“对着”的东西。其实这具有更大意义上的摧毁性,即摧毁原来的状态,找到一种新状态。举个例子说:把小婴儿放到大床上,婴儿的手或者脚蹬不到边儿,当没有一个物体让他感觉到有边界,那么他就没法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哪儿。婴儿通过什么来发现这个边界或者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呢?比如母亲的怀抱,比如一些妈妈会用手顶着小婴儿的脚,让他能踹到东西,而且有时候踹的劲儿很大,这个时候不是说婴儿对母亲或环境有什么恶意的攻击,这看起来是一个攻击行为,而攻击性意义是在发现他身体的边界,同时这也是在发现他心理的边界,他在建立自我心理的边界,其实这是一个摧毁和构建的最早形式。所以我们在与婴儿游戏的时候需要给他一个身体可以触及的“边儿”,能够让他蹬得到、抓得到、摸得到、依靠得到、咬得到、看得到,等等。这样,婴儿就能感觉得到力量,也能感觉得到力量的回馈,同时也就发展出了环境的时空感,这就是他在形成界膜(边界)的过程。有了这个边界,他内心的东西才有地方装起来,才有了身体感觉和环境的时空整合感,精神才可以安住下来。如果精神无法安住,那么仅有身体在生长,而精神与躯体还是分开的,与环境的时空也是分裂的,那么婴儿不论长到多少岁,他还谈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一个称之为界膜(limiting membrane)的心理存在就会出现,就是说心理的发展也会有一个“膜”的组织。这就好比细胞膜,这个膜不是一个完全隔绝的东西,它是一个有交换功能的、内外有通透性的组织,而作为一层膜,它又形成了分界(边界),有了这个分界才谈得到个人的内在和个人的外在世界,有了内在和外在,个体的心智就有了发展的空间,并开始处理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了。然后才出现了自体和客体的区别,之后就出现了客体关系。

文献中还提到融合(fusion),这里的融合更像是一种发展机制,就是并行发展的一个机制,就是将原始爱欲的成分和摧毁中那些攻击的成分融合在一起。举个例子,小婴儿有一种原始的爱欲,这种爱欲里本身带有摧毁的成分在,比如说小狮子喜欢骨头,它会去撕咬骨头,想要吃掉、毁掉骨头,狮子的这个撕咬和毁掉骨头的过程,其实是出于它喜爱这块骨头。小婴儿其实也类似,婴儿吃妈妈的奶,对妈妈的乳头使劲,可能用没长牙的牙龈咀嚼,有时候还会撕扯乳头,这个攻击性的成分,来源于婴儿爱欲中摧毁乳房,拿出奶水,需要乳房对他的滋养等的需要,所以这里面是原始爱欲和攻击性的融合。这个融合还有一部分是讲婴儿的不随意的乱动,比如说在最开始婴儿不知道要靠嘴去找乳头吃,他会乱动哭闹,当妈妈共情地把自己的乳头放到婴儿的嘴旁边,也就是用乳头的这个点,对上了婴儿最需要满足的那个点(嘴巴),这时候婴儿的不随意乱动就能集中到了嘴的吸吮运动上,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融合的过程,身体各处的兴奋(肌肉兴奋)始终无法满足饥饿的需要,而乳房的到来就能把这些弥散的兴奋聚拢并集中到了可满足的地方,也就是性感区集中起来到了嘴部,同时也是身体的兴奋与精神快感的融合。如此看来这种融合是个体整合的开始过程,有了这些之后,才开始发展出客体关联的能力,并建立客体关系。

5、依赖(dependence)

(1)绝对依赖

母性养育的预防作用

现实依赖——退缩(防御湮灭恐惧,早期安全感没有建立)——精神病人——分析师接受依赖的现实

温尼科特描述个体是从绝对依赖到相对依赖,再到迈向独立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在绝对依赖期,母亲对婴儿的足够好养育能起到一级预防的作用,即预防精神疾病。这个时候的依赖是婴儿得完全靠着母亲才能生存下来的依赖,即绝对依赖。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有些严重的精神病人,你会看到他们会出现严重的退缩,退回到家里出不了门,生活难以自理,需要被照料着,比如,严重的精神病人在症状发作的时候,吃喝拉撒都是混乱的,无法正常生活了,那个时候就是退缩的状态了,这其实是一种绝对依赖期的状态,这种退缩状态给临床治疗的提示是,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应该是照护性的,支持性的,管理式的治疗。

(2)相对依赖

移情性依赖——退行(发展机制,回到可依赖的好环境重新经历养育和发展)——边缘性病人——分析师在移情中针对依赖工作

而相对依赖期意味着小婴儿逐渐开始能够区分主体和客体了,逐渐能够分得清内和外了,这个时候才能说把内部的东西投射到外部,也就是治疗中病人能够产生移情了。这个时候的依赖就进入了相对依赖,或者移情性依赖的时期,在临床工作当中出现的这个现象就是退行。退行是一个发展的机制,意味着这个病人在早年是有过好的、满足过他的环境,现在遇到了环境的挫折和发展的阻滞,所以他想回到曾经的可依赖的好环境当中重新经历养育和发展。通常处在这个发展位置上的是边缘性病人,而此时分析师是在移情当中与病人的相对依赖性进行工作,分析师要包容和抱持病人的这种退行,帮助病人从边缘性水平的位置上发展起来。同时这也提示了临床工作者评估和识别病人个体人格发展阻滞的位置在哪儿。

(3)迈向独立

个体发展过了相对依赖期,大约36个月左右,内在恒定的母亲客体表象开始建立了,个体与母亲的二元关系结束,父亲开始直接介入现实关系中,真正的由完整的人构成的三人关系开始了,家庭开始具有真正的意义了。这个时候俄狄浦斯情结的主题,以及神经症性位置。

6、个体的孤立(isolation)

(1)核心自体的隐藏和孤立是心理健康特征之一

比如,婴儿能否处于安静的状态(那些不能安睡的婴儿)

需要母性养育成功抵挡干扰婴儿体验孤独状态的侵害因素

(2)假自体:参考《从真自体与假自体的角度看自我扭曲》(Ego Distortion in terms of True and False Self)

我们之前描述的是环境,讲环境给婴儿的遗传潜质、供给、抱持。现在才开始讲到婴儿个体,这也是由外向内过渡的发展过程。这也印证温尼科特说的:首先要有环境,有了环境才谈得上个体的存在。

温尼科特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术语:个体孤立状态(isolation of the Individual)。他认为核心自体或者也叫真自体(central or true self)的隐藏和孤立是健康特征之一。核心自体可以说是一种遗传潜质的发展,在这里也是想要描述遗传潜质的根本特点,遗传潜质其实是一种存在的连续性,婴儿需要体验这种连续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获得个体的精神现实和身体图式。比如说,婴儿除了要吃奶,排泄,踢腿,玩耍之外,他还需要睡觉,尤其是头两个月的婴儿,除了吃喝拉撒,很重要的一个需要就是睡觉。婴儿睡觉究竟是在干嘛呐?睡觉是为了让遗传潜质有机会能够按其自身的方式而发展,这时候他对环境的需要是给予一个安静的、简单的环境和机会可供婴儿独自地体验着一种孤立的状态,此时任何影响婴儿睡觉的外在和内在(环境)因素都是对婴儿的侵入。我们可以想象,有些婴儿总是不能够踏实的睡觉,可能是婴儿感受到了环境中存在着影响安静的因素,比如环境中的焦虑因素和环境的复杂性便是一种侵害因素,所以母性养育应该是成功地去抵挡住干扰婴儿处于孤立状态(独处)的侵害因素。在健康状态下,这些侵害的一部分能被母性养育抵挡住,一部分可以被婴儿自我组织应对和处理,而如果外部的侵害因素进一步干扰,个体的防御便组织起一个叫做假自体(false-self)的防御组织来应对环境的侵入。

7、湮灭(annihilation)

(1)存在(being)与反应(reacting)

宁静状态、孤独

兴奋状态

例如,被饿过——暴饮暴食——吃到嗓子眼儿还继续吃的人

婴儿有闹腾的时候,也有安静的时候。换句话说,婴儿有宁静孤立地存在(being)的状态,也有闹腾兴奋的反应(reacting)的状态,这两个状态是交替出现的。“湮灭”是对于“存在”而言的,当婴儿处于过度兴奋或反应的时候,有可能会消灭或打断“存在”的连续状态,以至于湮灭。比如说婴儿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感觉到饥饿了,这时不是外界环境因素的侵入性打断,而是本能反应或本能力量的不断涌现,这也是一种侵入,同样会打断和干扰婴儿的存在的连续性和孤立状态,所以,此时环境(母亲)需要及时赶来帮助婴儿抵御这种湮灭的可能性,比如及时的喂奶,别让婴儿等太久,也就是说不要让他的这个饥饿“反应”太多或太过强烈或太过度了。反应过度了就真的可能把婴儿的弱小自我淹没了,以至于有可能婴儿的存在也就湮灭(annihilation)掉了,对于婴儿来说,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体验。如果能让婴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反应,而又不至于使得婴儿的存在状态被湮灭掉的话,那么婴儿是可以在母亲的帮助下应对这些侵入性反应的,这便是需要母亲及时到来的原因。

举一个例子,婴儿饥饿的时候,若母亲长时间的不能到来,一开始婴儿还会去哭闹发出信号,一旦饿过了头,饥饿的反应就变得过度了,湮灭的体验也就变得过度了,婴儿就不在会反应了,这时候婴儿就进入到了一个彻底的绝望状态里,创伤由此就产生了。比如早年被饿过的婴儿,长大后有可能会有暴饮暴食,吃饭收不住嘴的现象。这个暴饮暴食其实已经不再是在满足生理上的食物需要了,而是在防御早年被饿过头时所体验到湮灭恐惧的焦虑感,或者说要消除早年的这个湮灭的焦虑。所以在治疗当中,要帮助病人理解这个湮灭焦虑,重新找回宁静的状态。在治疗当中有时候病人出现沉默,其实这不一定是在阻抗什么,有可能是病人第一次体验到了这种宁静的状态,对这样的病人来讲这是治疗上的进步和发展,因为他不用再使劲儿地发出很多的信号,也能体验着“存在”感。

(2)“死亡”的意义远在此之后

死亡对统一的、可以憎恨的完整的人而言才有意义。

残害(maiming):阉割才有意义

幸存:意思是经历过了湮灭、残害、阉割,还能孤独地在那里存在着。

文献中还提到了“死亡”的概念,其实“死亡”这个概念是对已经发展成了完整的人而言的,当一个“完整统一的人”可以被憎恨的时候,死亡才有了意义。而“存在”(being)远比死亡要早的多,所谓这个人“能死”,首先他要是一个“完整统一地活着的人”才行,所以死亡其实是统一性自我的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个体连完整性都没有发展出来的话,其实谈不到死亡,因为这个个体还从来没有“活着”过,个体还没有发展出统一性自我,也就是个体没有死亡的能力。在传统的精神分析里,“死亡本能”的概念其实是构建在在“完整的人的框架”里面的讨论,即弗洛伊德一上来就假定我们讨论的个体是一个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统一性自我的人,也就是人格结构相对完整的“神经症性人”。而温尼科特所提到的“湮灭”是还没有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的一种状态,这个状态的个体还不是完整的人,是亚人类(subhuman),而亚人类还没有真正地活过,不具备死亡的能力和可能性,只有等亚人类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类,残害(maiming,破坏完整性)、阉割,等等才有了意义。就小婴儿而言,他开始了“整合”以后,“崩溃”才有意义,他开始了“存在”以后,“湮灭”才有意义。

残害(maiming)是针对个体身体和精神的完整性而言的概念,指的是卸掉或去掉身体或者灵魂的一部分,破坏完整性,使之变得不完整,因此“残害”是与“死亡”伴随着的。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是开始有了“爱和恨”的人,所以有了爱和恨,死亡才有意义。所以那些最严重的精神病人(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对于他们其实谈不上死亡,因为他们从来还没有“真正地活过”。再比如,一个人失去了身体某一部分(腿或者胳膊)的人,他自然就会想象自己是否还能继续活下来。“幸存”的意义就是说即使被伤害了,即使可能有缺失了,但是还能活下来。

转载须经授权,版权合作:[email protected]

敬请期待《亲子关系理论》之三:温尼科特式的母性养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温尼科特亲子关系理论之二:如何定义婴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