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乡愁撕扯出疼痛

《中国在梁庄》:乡愁撕扯出疼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墨雅

2.17.1222

【底片永远不会褪色,镜头依然摆在那里,村庄还在,即便有人极力遮羞掩盖,那原本的真实总会历久弥新。】

多年后再读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时,你会你会发觉镜头越来越清晰,现实感越来越强,人物越来越重影。也许在当时你会觉得小题大做,如今再以一个近距离,出入梁庄的邻村人的眼光来看待《梁庄》,更感觉那里面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

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作者梁鸿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故乡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当梁鸿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有天壤之别,她决定要用笔去记录农民的伤痛和矛盾,记录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一些问题。别说是阔别十年后回到故乡,就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再回去看,它依然有这些记忆中的影子,尽管事实确实改变很多。

整本书八章内容,大约37个故事,37个画面。我心情起起伏伏,一起惋惜,一起愉悦,一起悲伤,一起焦虑,一起愤怒,一起思索,一起疼痛……

梁鸿带着挚爱回来,带着挚爱着自然村庄的朴素情感回来,掀开车窗帘,不禁对即将面对的故乡充满向往。村庄,亲人,房屋,树木……旧屋更久,新房另建但人去楼空是乡村常态,荒芜萧条崎岖小道尚在;曾经的村小学不见了,变成猪场,教育意识略有涣散,难以凝聚,门前,荷花池莲蓬已经被污垢苍蝇淤泥黑藻所代替;十几年前的湍急的清澈河流不见了,盘旋在河流上方的水鸟不见踪影。放眼望去村庄内在的荒凉,颓败与疲惫似乎告诉人们她已进入老年。这些对于经常出去村庄的村民来说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他们认为这是时代在发展,一切就要变化,废弃的终将要废弃,蓬勃的必然要崛起。然而对于一个经常注目于城市风景的人来说有点残酷,内心遭遇重触,也许相互都不太了解内心。

改革之风虽然吹通了村村马路,四通八达,作者走在路上,仍有种迷失感,没有归属感,记忆感。乡亲们的寒暄问候使梁鸿渐渐感受到岁月的刻印让她内心起了变化。一开始的情感基调是低沉的,在母亲的墓地,“每次来到这里,心头涌上的不是悲伤,却是平静和温馨,一种回家的心情,回到生命源头的感觉。”总有母亲在召唤。

通过对父亲的“访问”,和父亲的“座谈”,这个“活字典”是家中的脊梁,是苦难重塑的雕像。这尊“雕塑”还原出梁庄的前世今生,姓氏结构,家族历史,恩怨纠葛,苦难经过。

读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直面各种人物,心情越来越陷入低谷,沉重,阵痛,惊讶,愤怒……

【震惊疑惑】王家少年的罪行令人发指,一个高中生竟强奸八十岁的老人的事实,简直是全家耻辱,只有判死刑才能解建坤婶的心头之恨。一个严重缺失父母之爱的孩子,长期的寂寞,无处倾诉的日子里怎样一步步构建了罪恶杀人的思维,无法想象那个挥动锄头杀人强奸犯与这个正在求学即将高考的孩子联系起来,所有的罪过和责任都归于这个十八岁的孩子身上吗?作者不清楚,很迷惑,是同情他,还是愤怒呢?一切的询问都是那么苍白,这是这个少年给社会给家庭响亮的耳光。这个家庭因为儿子的罪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被迫离开村子。

【同情无奈】赵嫂、芝婶为了让儿子儿媳出去挣钱,在家充当保姆照看留守孙子,俨然等价交换:你照看我孩子,我的地让你种着。孙子们不好好学习,上网,游戏,“有啥门儿呢?”她不会对儿子安慰鼓励,也没有抱着孙子哭泣,养儿防老的观念,是她们学会了对儿孙的隐忍,学会了口是心非的叫骂,她在用坚强与坚韧对抗自己的艰辛与软弱。

还有写到五奶奶孙子掉河里淹死的事,我忽然明白那是在写我姑姑,她就是那个村子里的,儿子们出门打工,她在家看孙子,谁知道一眨眼功夫跑到河里玩被淹死,“老天呀!把我这老命给孩子吧!我这老不死的活着有啥用啊!连个孩子都看不好!”面对老人们绝望眼神,他们内心有多少委屈和隐忍,外人永远不得而知,她把孙子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空巢的她们内心的孤独,寂寞又有谁能理解?他们对亲情需求似乎被自己用绳索捆绑着,他们的孤独已经远远超过了孩子们的孤独。为了家庭的和谐,她们在试图压抑自己,沉默,将罪过归于自身的无能而学会独吞。

【阵痛压抑】曾经的文学青年在历经生活折腾磨难后,渐渐熄灭了文学之火,他变得不再激情,不再奢望太多,只想归于平淡平静。春梅的自杀总让人内心阵痛,那是村庄的痛楚,一个曾经对爱情对生活憧憬的女人,“妈,我不想死,你救活我,我一定好好的,我给你做双鞋!”

这是一个儿媳对婆婆的最后表达,不是对丈夫,也不是对孩子,这给了这个家庭沉思的问题:丈夫常年在外不回来,日盼夜盼等了个空,即便是让人帮忙替写情书,丈夫仍毫无音信,丈夫到底这些年在外干什么?为什么不给妻子家人回信?对老人孩子都不管不问,这对于一个年纪轻轻的女人来说,类似于活守寡。情感上的缺失,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谁人了解,加上婆婆的不理解,无理谩骂,自己在家干活时的多次出错和语无伦次的表达争吵,已经让这个女人濒临崩溃,内心对丈夫的思念和恨化为对婆婆一家人声嘶力竭的争吵。出事前精神失常已经在提醒婆婆一家了,为什么还不寻找儿子,让他尽快回来?如果丈夫回来,也许春梅的自杀可以避免。

春梅娘家人的大闹我是非常理解,我甚至渴望梁鸿用细节描写把场面特写,将人物竖起来。春梅下葬了,“就埋在她没有撒到肥料的那块地里,丈夫竟没有一滴眼泪,头七上了坟后就又出去打工了。”春梅的压抑和隐忍演变成对婆婆的歇斯底里的争吵,到最后的含恨自杀。

背后让人思索:农村青年一方面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另一方面又面临外出打工情感倾斜的危险,一部分家庭就此解体,不得不让人深思。什么时候才能让这些年轻人既能挣到钱,又能维护好感情家庭呢?多少年来,成了农村女性的奢望。十年前是这样,如今也是这样,未来也许还会这样。

【悲凉黯然】清立,曾经做过小生意,精明能干,但在村里总被人欺负的那种,为了房子下水道问题顶了支书几句嘴,结果惨遭毒打,他精神失常了。后来清立觉得吃亏又拿刀砍人,结果要被判刑。因为是狂躁型精神病无罪释放,从此清立无论走到哪里刀就不离身。对于清立来说他免于刑事处罚是好事,但他精神内心的创伤谁来医治呢?是什么导致他今天的状态呢?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昆生,姜疙瘩,诸如此类的脑子有问题的人,也许他们都是村庄的败类,污点,或懒惰酗酒,或者是故意闹事,装穷,成为被人嘲笑讥讽的对象,他们享受着政府补贴,仍站不起来,让人痛恨又无可奈何,既像“闰土”,又类似于“孔乙己”,在人们中间举足轻重,可有可无,任他们自生自灭。他们不太顾及尊严和羞耻,面对人们对他们的取笑仍面不改色,大言不惭,我行我素。以致于姜疙瘩老婆与人私奔,自己落个被大车撞死的结局。老婆听说后,回来哭哭然后拿着赔偿款又走了。

农村像这样的人很多,昆生,和姜疙瘩只是代表。中国有多少生活在底层,没有文化,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毫无尊严可言的人。

【迷惘无语】关于政治,我不做过多感慨。宗教愚昧了个别人的思想,但宗教又有爱国上进的一面,我也道不明。计划生育抓人,引产的残忍,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越演越烈。焕嫂子生个七个女孩,三个活着,三个引产,一个送人,她说算命说她犯了“七仙女的命”,连上引产的正好七个,还要再生,想着再生一定是个男孩。

【愤怒不齿】明的妻子巧玉跟本村的万青私奔了,明通过自残来威胁父母一定非巧玉不娶,然而海誓山盟终究抵不过婚外情的诱惑冲刷,巧玉和万青私奔了。明在历经寻找战打,抗争之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他终于同意离婚。明得了脑血栓,重病期间,巧玉和万青在饱受村民舆论谩骂之后回到了村庄,肩负起照顾明的责任,给明拉上去医院看病,一起吃饭,直到明去世。明的遭遇值得同情,巧玉的背情弃义让人愤恨,万青的夺人之妻遭人唾弃,但终究都能在明生病期间和去世之后被人理解和包容。梁庄村民的团结意识和包容意识值得赞颂肯定。在物质匮乏,经济萧条的农村,当人性的自私和卑劣暴露时,同时将会有更多值得思索的问题摆在面前,能否用贫穷、冲动和无知来做宽容理解他们的理由,而不是用讥讽和冷漠的眼光来对待呢?

【内心陷入泥淖】在书的结尾处《泥淖》一节,我看到了作者内心的困顿,不安,焦虑,迷惘。她陷入泥淖之中,“乡村生活像一个大泥淖,又像犹如一张大网,”内心无比的挣扎,写作动机被动遭遇质疑,尴尬。梁鸿从最初的单一调查,一步步扯出问题,到最后的心灵上的不堪重负,脑海里的画面形成了断裂和比照:过去想上大学,苦于没钱,现在有钱了但都不屑于大学;过去的谨慎结婚,现在的闪婚闪离;过去的种地交钱,缴税,现在的种地补钱,免税;过去的没钱治病,现在治病合作医疗报销。我的心情也陷入泥淖,梁鸿该怎么办?

面对农村的问题,国家该怎么应对?人们该做些什么?梁鸿说我是一个写作者,文学研究者,而不是拯救者,无可奈何,这是大实话。

有人说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个“处于倾颓和流散之中的乡村,那里充满破败和衰老的气息”。但我要说梁鸿她用身心感受着的乡村颓败的同时,又看到了活力和希望:在外做了大生意的“义哥”,凭着一股子拼劲和打打杀杀在南方码头立足,成了有名的企业家,许多在外挣钱的青年回乡后在路边盖了房子。我们虽然听到村庄在有气无力地喘息,也看到它的伤口,但那种感受与我们置身农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平常不过的了,我不希望外人用过分奇异的眼神来看待这部作品。

梁鸿作为一个文学人,但她没有刻意以一个文学者的眼光去堆砌文字,牵强布局,而是在极力捕捉即将逝去的乡愁,她想把曾经的美好和期待追寻到底,即便是伤痕累累,略得失望,内心也会了然释然。她在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那是长久伏在心底的声音。

她出生在这个几度贫困多难,多少次想尽快逃离的村庄,她亲眼目睹亲人们的挣扎,痛苦,屈辱,磨难,跌跌撞撞挣命的不易。以致于梁鸿在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村庄,立足于大城市时,她内心曾想把她隐藏于厚厚的灰尘之下的乡村老家,像一股蓄积在地底下的浓泉水一般,慢慢地从心底潜涌暗溢出来。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回梁庄。

她在倾听,她在记录,她在奔走,她又在思索,但终究没能为梁庄做什么,因为她只是一个文人,可能就是因此而无能为力。但梁鸿却给了这个社会,国家重重的思考。中国该做什么?人们在做什么?是冷艳观看,是随波逐流,亦或是见怪不怪?

她是在创作,她又像在与岁月,与人物,与现实并肩作战,在真实与虚拟之中,把散落在田野、街市、坟头或湍河之中的碎片记忆重新补缀起来,让它们拥有被关注的价值,并产生的时代作用。

一个好的写作者一定要跳出功利思想才能找到最朴素的写作愿望。正如梁鸿说的,她最初只是想写点随笔散文之类的,但在梁庄呆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挖掘出隐藏在村庄内部,人们内心揪心,刺心,痛心,乃至绝望的事情来。她是一个弱女子,她是梁庄的一分子,她不是救世主,更不是拯救者,她在证实,她是在如实告诉自己,告诉这个世界:梁庄变了,梁庄痛了,病了,她需要救治,她需要努力。

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同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明明白白,眼看着这村庄边缘化,不仅仅是梁庄,有千万个梁庄都在慢慢边缘,也许这是局势,是被迫,更也许是必然,但终究农村终究是农村,城市永远是城市。

我始终认为,梁鸿在写《中国在梁庄》时的身份是多样的:作为农民的儿女,她满怀同情,她在引领读者一步步踏入村庄,因为这里有她二十几年的记忆,怎会忘记,是绝对的真实,不容虚拟。

作为文学人,她的构思和叙述能力让我惊叹,每一个人物,事件都是力求详实,过程清晰,我在想,她肯定是随身录音或相机之类的辅助工具,每篇报道都会有她自己的思索和辩证观点,有她的沉思,无奈,纠结,彷徨。

当众多研究者苦于没有可靠资料研究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可堪称真品,珍品。这部纪实著作经得起推敲,拷问,品鉴。没有天然的厚重积累,没有自发的悲悯情怀,是不能推出这惊世之作。我又在想,如果不能以真实的态度来读这本书的话,也许她只能是看客们的娱乐刊物。

作为文化研究者,梁鸿更是谨慎细微,她感于自我批评,自我设疑,然后自问自答。面对媒体人,文化人,社会学者等的高度评价,梁鸿会冷静思索,不骄不躁。面对部分高难度的质疑和超出于作品之外的问题,梁鸿有时也会震惊,乃至内心发慌,但她没有长时间的任之,而是认为“文学就是让人来质疑的,只有质疑你才会成长,只有来自负面的声音,才能证明你的作品引起重视,你才能从中进步。”这不得不说梁鸿的文学创作态度是真实的,这是一个真正的文人,社会学者所应有的情怀。

作品的结尾《再见,故乡》“独自来到墓地,与母亲告别”,不由自主地将原本沉重的心再一次拉向低谷。乡村,乡亲,还有某种古老的情感一股脑地涌到脑门上,“乡愁”二字就格外清晰,到现在,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让她不得不将自己的情绪拉向更远的天空,来真正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和归宿。

梁鸿在与母亲对话,左边的绿色田野,天边是暖红的晚霞,右边是宽广的河坡,郁葱的树林,那一刻她感到母亲与她同在,能感受到心意相通。一个少年时代就丧失母爱的孩子,内心有永远说不出的痛。

我看到梁鸿写哥哥在无人的夜晚,与父亲吵架后飞奔到母亲坟墓地,翻滚着,发疯大哭的镜头时,他似乎是呼唤母亲出来能抱抱他,安慰他孤独可怜的心时,我竟然泣不成声,不能自已。我忽然想用一种自私狭隘的感觉来理解,梁鸿写《中国在梁庄》的真正用意重点在此。我不管其他文人,学者怎样评论此书,我要真实地从我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普通朋友,同学,邻村人的角度来看待写作初衷:她要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哀婉,对乡愁的牵挂。因为那里有她的亲人——母亲,是母亲给了她生命,是母亲拉着她的手走过村里的一家又一家,教会她向左邻右舍喊叔喊婶,称爷称奶,呼姐叫哥的,这里有母亲曾经的痛苦,磨难。

当一个人真正勾起对某个地方回忆,并迫切想写点什么时,不是为了学术和功利,而是内心那份最本能的朴素的真挚的情感需求。梁鸿说写梁庄不是为民请命,是在了却心事。

我不敢肯定梁鸿是不是真正赞同我的说法,也许我太过庸俗,太过浅薄,但我想说出我内心真实的声音,尽管我语无伦次,甚至有点强人所难,即便是我落个“是不是有意降低梁鸿的写作境界与目的,故意让文人学者分神”的嫌疑我也不怕,我太想谈自我感受了,因为身为农村孩子,我与她在某些方面是心心相通的。虽然我是在小城生活,我又有不同于她的地方,她在大城市,她不能像我一样更能轻易地去走乡穿户的,那种彻骨彻痛的思亲思乡我很有体会。

【后记】看了以后,不知怎的我内心有点慌乱,害怕,我的心随着梁鸿的怅惘而慌乱,乡愁扯长了腹腔里柔软的东西,它在隐隐作疼,撕扯缠绕。我无法做到梁鸿的骨子里的镇定。我倒希望把最后的后记部分去掉,放在《出梁庄记》的后面。我不想去研究钻研过多,我也不想去听来自文人学者的评判,因为我不懂文学,更不懂创作。我只想读实在的东西。

梁鸿有她自己更高的生活和奋斗目标,为我们所未经或永远无法企及的。

愿梁鸿更强,梁庄更强!

《中国在梁庄》:乡愁撕扯出疼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在梁庄》:乡愁撕扯出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