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毕业后都能获得什么证书?
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非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学历(注明学习方式)+硕士学位
都能获得双证,但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上会注明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这也是非全的诟病所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考试难度、学费交的也多,为啥还要注明学习方式?别急,这个问题,放到后面来解答!
2、招生对象、报考人群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但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以及未工作的往届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同样也是应届生、往届生都可以报考,但主要报考人群是在职人员
3、入学方式:
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只能参加统考,没有其他的选择
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学习,三种在职研究生考试:12月联考、同等学力申硕、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12月联考和全日制考研难度相同,采用相同政策。最难
从2017年开始,根据政策的规定,不管是报考在职还是全日制,二者的政策是一样的,只是会在毕业证书和上课方式有所区分,在职的毕业证书上会标有“非全日制”字样,并且采用周末上课的方式,所以二者不但要在一起参加考试,而国家分数线也是一致的。
因此,考生想要顺利进入学校学习,必须参加初试与复试两个环节的考试,两种方式都能拿到学位证书与学历证书,但是在职所获证书的认可度不会比全日制的低。
五月同等学力申硕比全日制要简单,无入学考试,考试科目少。难度适中
同等学力申硕的考试,只要是专科及以上学历就可报考,满足招生要求后属于免试入学,需要先完成2年左右课程班学习,学完所有科目后,学校会组织结业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可以拿到结业证书,可以参加接下来的全国统考。
统考也会有条件限制,必须是本科学士学位毕业满3年或3年以上才可参加,考试科目只有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要求各科达到60分就算及格,而且单科成绩有效,有最少4次考试机会,只要通过考试再完成论文答辩,最终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证书,以及结业证书,没有学历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没有统考,更不需要和全日制一起参加考试。相对来说最简单
中外合作办学,各院校招生要求会有所区别,但是最低也要专科毕业满1年或1年以上。达到报考要求的人员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只需参加学校自己组织的面试(有些学校也会安排笔试),只要顺利通过就可以参加学习,毕业后拿到国外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认证后与国内双证具有相同作用
4、专业选择上有所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几乎可选择所有的专业,包括学硕、专硕
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能选择部分专硕专业
备注:不管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必须满足本科毕业3年,专科毕业5年才能报考。另外,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不接受跨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不接受本科专业是法学的考生报考。
5、授课方式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采用全日制授课方式,上课时间一般是周一到周五
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业余制授课方式,上课时间多是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集中授课。
备注:这里大家看到非全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从哪儿来了吧!我猜想国家此举也是为了区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人就问,这个会影响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和认可度吗?当然会,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业余制授课方式,就觉得非全学不到东西,纯属花钱买学历。这样的看法太片面,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自身具备工作经验;边工作边学习,更能结合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有就是在职考研说明这些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希望通过努力去换来更好的自己,这样的人,不也是老板们喜欢的人才吗?
6、学费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一般学费为8000一年,但部分专硕学费高于学硕
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学费几万到十几万不等,部分名校的管理类专硕(如MBA)学费高达几十万
7、奖助学金及住宿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可申请奖助学金,而且部分奖助学金覆盖率达100%,所以报考全日制研究生,读研期间,生活费用基本无太多顾虑,且学校提供学生宿舍。
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则相反,不仅没有奖助学金、学校也不提供住宿。
8、档案管理不同
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前可以将档案转到学校,成为学校的集体户口,可以享受部分城市的应届生待遇,如:落户政策,参加校招等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转档
其实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如果你是应届生或者刚毕业工作也不稳定,那完全可以选择全日制研究生,不仅能提升自己,也可以暂缓一下就业压力。如果你是往届生,工作稳定而且收入还不错,不想放弃现在的工作,那就选非全日制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