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绵绵无绝期——看《妖猫传》

此恨绵绵无绝期——看《妖猫传》_第1张图片

终于看了电影《妖猫传》,两次预约,一次退票,一次错过,今天终于一个人走进电影院。冲着陈凯歌去的。去看看陈导演的幻术如何重现大唐盛世,猜猜陈导演著名的电影隐喻,看看白乐天写《长恨歌》背后的故事。虽然,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电影名称,《妖猫传》神神怪怪、妖里妖气,简直玷污大唐气象。

走出电影院时已暮色四起,灰蒙蒙的天空灰暗压抑,整个人还在真相大白后的将信将疑和失落之中。走到小区时,一只黑猫窜出来,吓得毛骨悚然,它却逃走了。

绚烂的色彩,镜头的精美,确实无与伦比,好像每个镜头都是打磨过的恰到好处。比如一开始,序幕从树林中出来,绿树丛中一颗红苹果非常醒目,由远及近,最后落入尘世之中。比如,开始坐在船头的春琴背影和回眸一笑画面美艳绝伦,杨贵妃出场的辉煌和高雅姿态,演员张榕容完美塑造了高贵美丽端庄而又善良的贵妃。很多镜头记忆犹新。

据说,陈凯歌导演的每一个镜头都在暗示,绝不是随随便便拍摄的。那么,这颗鲜艳苹果的坠落,也许预示着故事里美好的东西被世俗毁灭了。走出电影院后,才觉得,那颗红苹果就在暗示杨贵妃的悲剧。

回到家里,重新打开《长恨歌》,重读白居易最有名的长篇叙事诗,寻找答案。

全篇分为三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及安史之乱的爆发;

第二部分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

第三部分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讲道士帮唐玄宗到仙山寻找杨贵妃。贵妃迎接道士,并留下最让人心酸的千古绝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以前,感动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觉得身在帝王家也有悲催时,连白头偕老都做不到,一个皇帝连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哭瞎了眼睛,确实可怜可悲可叹。

然而,这部电影,推翻了之前的认识。那就是这个爱情故事里,有个情节是被忽略的,那就是贵妃之死。

贵妃是怎么死的?《长恨歌》里这样写: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以前只注意到死后的细节,“首饰无人收,君王掩面泣,血泪相和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把玄宗那种极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能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心情形象的表现出来。骗过了被悲剧蒙住的双眼,而对杨玉环的死却不忍得去深究。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就这么两句,草率地交代了贵妃的死。没有记载说贵妃是自杀的,也没记载死于乱军,因为果真死于乱军的话,唐明皇自身也难保,或者事后唐明皇必定会追究杀害贵妃者。那么只剩两种可能,要么是玄宗赐死,要么是玄宗默认授意他人杀死贵妃。所以,贵妃的死就是玄宗为了自保而丢弃的,好像丢弃一件宠物一般,好像就是把他养的黑猫遗弃一般。这样的故事,还有什么爱情可言?

长恨,长恨,长长久久遗憾的爱情故事,不是因为相爱不得终老,而是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一场虚假繁荣,禁不起一个威吓,禁不起一场突变。

这个爱情故事,真相并不难找,可是为什么后人就是不愿意去深究,而是选择相信白乐天的叙述呢?

还有,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他难道没有察觉,他是如何跳过这个显而易见的“坎”的呢?

这部电影,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 在给后人一个惊人真相的同时,也传递了因爱生恨,爱恨情长的爱情故事。

同样,侍卫陈云樵对妻子春琴的爱也是虚假的。当灾难来临,他推卸责任,居然见春琴陷入危境而只顾自己逃跑,最后是他亲手用长巾把春琴勒死。这暗示了杨贵妃的死就是唐玄宗所为。

白居易在写《长恨歌》初稿的时候,离贵妃去世已经30年,他也没见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真相,所以他写的不是真的唐玄宗与杨贵妃,而是他想象中世上最美的爱情。

多亏了白居易想象中的凄美爱情故事,杨贵妃没有被作为红颜祸水如妲己、褒姒那样而遭后世人谴责。他以这首叙事长诗守护了杨贵妃的声誉和历史评价,他把她塑造成了美丽与爱情的化身。后代美女绝不会允许别人把自己比作妲己、褒姒,但都乐意自己是获得三千宠爱的美女杨妃。

所以,想象的世界往往比真实世界更美,更真实。

虽然,真实的唐玄宗可能薄情寡恩,虚伪自恋,和杨贵妃的爱情可能是虚假的。但是,这世间必定有真挚凄美的爱情,所以电影里塑造了白龙(妖猫)丹龙这两个纯情少年形象。

白居易温柔缠绵的笔里,含着真挚的泪。

“此恨绵绵无绝期” 的深情,是真的。



[无戒365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此恨绵绵无绝期——看《妖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