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_第1张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看完《儿童曼陀罗绘画分析理论与实践》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及治疗观,《小王子》那句经典:“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久久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是的,我是幸运的,不用翻阅大量典籍,只是通过区区20多张纸的篇幅,便轻松获得六位大师毕生精力研究出来的精华内容。作者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提炼心理分析家荣格、诺依曼、坎贝尔、福德汉姆、亚考毕及爱丁格的理论,阐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从发展观,病理观和治疗观三个方面总结与曼陀罗绘画之间的关系。

边读边回忆自己童年走过的心路历程,原来读书也是自我疗愈的一种方式,我们的人生充满选择,我们活成的就是我们相信的那一部分。本章很多令人折服的理论观念,为保持其科学性,尽量摘录书中的原话,在此按自己阅读习惯进行整理记录。


一、荣格的理论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_第2张图片
心理分析大师荣格

荣格是心理分析学派的鼻祖,他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佛洛伊德分道扬镳后,通过曼陀罗绘画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发现集体潜意识,创立心理分析理论学说体系。通过接触荣格的自传、红书以及其一些理论学说,个人觉得荣格是把曼陀罗绘画引入科学领域的第一人。

荣格认为婴儿一开始处于无意识状态,这个阶段,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主导其心灵。婴儿把人类千百万年进化过程中遗传在心灵类似本能的内容“大父神”和“大母神”投射给父母,把他们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随着与外部事物的不断触碰,婴儿逐渐觉察到人我之间的不同,并逐渐知道内在与外在的差别,渐渐将父亲、母亲、喜欢的玩具等变得重要和突出。随着现实经验的累积,儿童的意识逐渐增强,并表现出对外部实体的好奇,经常会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直到6岁开始上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核心才确立,到青春期,个体的心理才真正意义上独立,其中男孩要到25岁,女孩要到19~20岁,才能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

荣格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心理转化机制,它通过象征或童话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儿童努力在幻想中超越它的现实主义,并以象征性的解释来取代科学的理性。

荣格认为父母自身没有处理好问题或者情结,会通过“神秘参与”的机制而影响或干扰儿童正常的发展。这是造成儿童心理困扰的根源。

荣格不仅犀利的指出父母未解决的情结是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而且还认为这些情结对儿童的影响会因为孩子的性别不同而有差异。书中概括出母亲自身问题影响女儿有四种表现,一是母性过度膨胀,这会造成女儿以家庭和生育为中心,从而导致自我的丧失;二是性欲过度发育,这会造成女儿希望成为已婚男人的情人,从而破坏他人的婚姻;三是认同母亲,这会造成女儿认为母亲是十全十美的,便形成性格被动而自我薄弱,自愿成为母亲的附属物,常表现得十分无助,从而依附男人;四是对母亲的抵制,这是强势母亲导致女儿可能表现出对社会、家庭和习俗的强烈抵制,可能造成月经失调,厌恶怀孕或流产等。

母亲情结对儿子的影响包括儿子的同性恋,性亢奋或阳痿等。

在书中指出,父母的情结虽各有不同,多数都会表现为有着不幸的婚姻,让人遗憾的夫妻关系使得父母内心空虚或抑郁,他们要么无力教育孩子,要么对孩子过分控制,无力管教无法为儿童树立威信与安全,更无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榜样;过分控制会导致孩子无力承担自己的责任或叛逆。

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荣格提倡不仅对儿童进行咨询和教育,更应该对父母进行继续教育和心理分析。儿童的心理问题与父母潜意识冲突密切相关,荣格指出:“父母越感人和不凡,就越不能接受自己的问题,而孩子不得不在更长时间内忍受父母沉闷的生活,更促使他们实现其父母压抑的,无意识的所有愿望。”荣格说:“父母没有任何情结肯定是不可能的,那是超人了。但是,他们至少应该有意识的去理解这些情结;为了孩子,他们应该把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当做责任。他们不应该为了避免痛苦的讨论而选择更简单的压抑。”

荣格主要采用回忆法和梦的分析法为儿童治疗。


二、诺依曼的理论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_第3张图片
心理分析大师诺依曼

诺依曼通过神话来研究意识的起源问题,他的自我--自性轴理论对后荣格心理分析师的影响非常深远。

诺依曼从神话学的角度来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正常的心理发展是意识不断从无意识中发展并稳固的过程。自我作为意识的核心是从心灵的核心即自性中分化出来,这两个核心形成了自我--自性轴结构。婴儿的自性原型从更为原始的大母神原型演化而来,而且成为心灵的核心与组织者。

诺依曼认为大母神有基本和变形两个主要特征。基本特征指的是女性作为大圆、大容器的形态,倾向于包容万物,万物产生于它并围绕着它。变形特征强调的是心理动力因素,倾向于运动、变化。

儿童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深受他们与母亲之间关系的影响。母子之间的“神秘参与”正是这种容纳者和被容纳者的初始状况的写照。在从无意识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中,儿童的意识需要付出努力,但这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是因为儿童无意识中的大母神不仅具有包容和吞噬的特性,还具有变形转化的功能。这种变形与转化的力量推动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发展。

随着儿童的发展,大母神分化和变形为阿尼玛,即男人内在的女性气质和情感。对个体而言,阿尼玛指引着男性自我的发展,它是原动力,变化的鼓舞者,激励着男人去从事灵魂与精神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中活动和创造一切冒险,推动着自我觉醒。

诺依曼把自我和人格的发展分为早期联合和系统分离两个阶段,中心化是自我发展的基本动力,贯穿于这两个阶段。中心化的本质是趋向和谐统一的内驱力。在心理发展的初始阶段,它表现为自我与无意识的认同;随着儿童发展,中心化促使自我在外界与无意识间保持平衡并不断发展,推动着自我与外界建立和谐关系。

诺依曼认为,在世界上人们总是要面对与协调三部分内容:内部心灵、外部世界与人际关系。

在早期的联合阶段,儿童自我的萌芽如同原始人低劣的意识。对婴儿来说,内部心灵、外部世界与人际关系三部分混沌一体,表现了泛灵论的思维,是意识与无意识尚未分化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使用非理性的知觉功能(p),即感觉(S)和直觉(N)功能。

在这个阶段后期,自我的发展可以分为植物阶段,动物阶段和斗争阶段。植物阶段,意识的自我只是被动的从无意识的大母神中孕育萌芽。动物阶段,自我控制的成分仍较少而以本能为主,表现出了自恋特点。斗争阶段,自我意识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它逐渐摆脱对身体的依赖,依然以无意识为主,产生对回归无意识的恐惧。

在系统的分离阶段,自我与无意识的大母神开始分裂,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出现冲突。自我意识不断去同化无意识的内容,而同化功能却帮助意识用象征性的方式去理解外部的世界,这表现出儿童出现泛灵论的思维。原型分裂而产生的意象会浮现到意识层面,如果自我意识能够分辨它们,则世界变得越清晰,目的性越明确,自我的力量便得以增强。在不断分辨的成长过程中,自我的理性部分被强化,而原型意象好与坏的二元共存的理性单极化。同时,无意识的意象所携带的力比多也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自我还通过内射与内化的心理机制,形成了第二人格,从而进一步扩大自我对无意识的吸收。通过投射机制,自我的第二人格依次投射给神灵、父母,伟人与圣人,然后又内射与内化到自我中来。

这个阶段自我通过原型“破碎”、理性化、第二人格的形成等逐渐与无意识分离并稳固,意味着英雄屠龙成功并成为国王。


三、坎贝尔的英雄发展论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_第4张图片
比较神话学大师坎贝尔

坎贝尔是美国比较神话学大师,他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中宗教信仰的共同点和神话的共性。坎贝尔通过神话来研究意识自我的发展历程,他非常清晰的指出,神话与梦相似,它们都是通过象征的方式来表达内心,二者的不同在于神话是公开的,而梦是私人的。所有的神,所有的天堂,所有的世界都在我们心中,他们是放大的梦,所有的梦都是相互冲突的身体能量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神话。神话是社会集体的梦,如果你的梦,碰巧和社会的梦一样,你和你的生活及社会便可达到和谐,如果二者不同,你就像独自在森林中冒险一样。

坎贝尔通过大量的神话传说总结了英雄发展的历程。这个历程也可理解为个体自我发展过程的象征性表达。坎贝尔认为,神话中英雄冒险的标准过程为三个阶段:分离--传授奥秘--归来。

第一阶段是分离或者出发。包括,一是冒险的召唤,即有关英雄使命的征兆;二是拒绝召唤,即从神身边逃离的愚蠢行为;三是超自然助力,即从事冒险者得到出乎意料的帮助;四是跨越第一个阈限;五是鲸的腹腔即进入黑暗的领域。

第二阶段是传授奥秘。包括,一是考验的道路,即众神的危险面;二是与女神(母性神)相会,即重新获得婴儿的幸福;三是女人作为诱惑者,即俄狄浦斯的自我实现和痛苦;四是与天父和解;五是凡人成神;六是最终的恩赐。

第三阶段是归来,包括,一是拒绝归来,即摒弃世界;二是借助魔法逃走,即普罗米修斯的逃跑;三是来自外界的救援;四是跨越归来的阈限,即回到日常生活的世界;五是两个世界的主;六是生活的自由。

坎贝尔的英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理解儿童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具有指导性。


四、福德汉姆的理论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_第5张图片
心理分析发展学派福德汉姆

福德汉姆非常重视婴儿观察、移情与反移情作用,补充了荣格在儿童自性理论和临床治疗上的不足。

福德汉姆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婴儿观察和克莱茵学派的游戏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心理问题,并从中观察儿童自性的发展过程。他把荣格理论中的自性分为原初自性与中心自性,他认为原初自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婴儿出生后意识与无意识处于统一尚未分化的状态。中心自性是婴儿的自我从原初自性中分离出来的,依然处于无意识中并起着组织心灵作用的原型。

福德汉姆运用模型,解读自性动力是原初自性从混沌状态分化出自我并形成中心自性的动力,包含解构和重构两种动力。

解构与接触外界刺激并产生新的经验相关,比如婴儿处于饥饿时,饥饿感迫使婴儿去寻找乳汁,打破其混沌状态去经历新事物,这就是自性解构的力量。重构与整合外界的刺激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相关,比如婴儿喝足乳汁后休息时,大脑会对新的经历进行整合,这就是自性重构的力量。

个体心理就是在自性的解构与重构这两股力量的动态平衡中发展的,在婴儿心理过程中,母亲起着重要的作用,经由母爱,妈妈用尽无数办法,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条件来帮助整合各种感觉信息。

福德汉姆认为自性的解构与重构两股动力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而自性动力受阻则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正常的情况下,在遇到新刺激或挫折时,自性开始解构并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在安全情况下,自性又发挥重构功能把这些经验重新纳入。但是,假如儿童遇到的刺激或创伤过于严重,自性无法把这些经验通过重构功能纳入进来,它们便会被排除在无意识中并形成心理碎片,甚至造成情结。可见,如果母亲对婴儿缺乏足够的理解或者其他重大的外界刺激形成创伤,婴儿原初自性的解构过程便不能自由的进行。此时,取而代之的是启动原初自性的防御机制。

自性防御是婴儿在遭遇巨大威胁时,在自性和非自性之间建立的一个绝对的屏障。自性防御作为更为原始的防御系统,它被用来对抗被感觉到的坏客体的全部或部分,包括分裂、投射性认同、理想化等。

根据福德汉姆的理论,自闭症的儿童即自性无法解构、人格处于封闭的状态。这是由于自性在婴儿时期受到了创伤,以至于未能解构。福德汉姆把这种自性的功能受损,称为自性的非解构。

对治疗儿童的方法,福德汉姆运用象征性游戏技术,并非常强调治疗中移情与反移情的作用。


五、亚考毕的理论

亚考毕是发展学派的主要分析师,十分重视移情和情结理论,并积极整合精神分析与心理分析相关理论。

亚考毕强调婴儿观察的重要性,反对“婴儿的心理是白板”的观念。他说:新生儿就像蛋壳的小鸡,它们还停留在“原始的自恋”,直到饥饿迫使它注意它们的母亲,现代研究认为新生儿是一个非常活跃并积极响应母亲,并能调整和围绕着情感及认知与她进行实际对话的有机体。个性便是在内在动力与外界环境的相互矛盾中形成的。

婴儿期中父母对婴儿的回应方式及婴儿的反应模式,形成了基本或根源性的经验并存在于无意识中。他们也是情结的起源。在父母方面,亚考毕提出了四种情结:消极母亲情结,积极母亲情结,消极父亲情结及积极父亲情结。

消极母亲情结是指儿童在被照顾的经历中母亲给其造成了过多的创伤;积极母亲情结是指儿童过于依赖母亲而不能独立。消极父亲情结是指因父亲过于强势并压制后代的独立和成长从而造成子女心理的愤恨及对抗;积极父亲情节是因父亲缺失所带来的伤害而导致子女不断寻找积极“父亲”。

亚考毕十分重视分析中的自恋(自体)与移情,并认为移情在心理分析治疗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亚考毕认为心理分析中自性与自体心理学自体的概念具有密切的关系。自性和自体,都是心灵的核心,都深受母亲的影响,自体心理学科胡特提出的双极自体的概念,与诺依曼的自我--自性轴接近。

在分析移情时,亚考毕认为分析师分析移情时需要两种观点:可把重点放在病人过去的经历上(佛洛伊德式);也可把注意力放在移情的目的上,激活咨访双方心灵深处的原型。

对于镜像式移情,病人最需要分析师的“移情性共鸣”与“抱持”的态度,不过亚考毕也认为患者真正需要的是分析师真实的反应。他认为,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和原型移情均能以幻觉和错觉的方式被体验,而且每一个移情至少是幻觉性的。亚考毕说:“当然无论心理分析训练多么完善,都不能完全防止心理分析师的投射。只要我们生活在世上,就总会有盲点和意识不到的地方。”


六、爱丁格的发展理论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_第6张图片
心理分析经典学派爱丁格

爱丁格是美国心理分析师,他把荣格的理论用条理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成为美国拥有最多读者的荣格心理分析师。

受到诺依曼的影响,心理分析学派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两部分:前半生是自我与自性的分离;后半生是自我与自性的重新整合。爱丁格进一步提出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夸大的自我。在这个阶段,婴儿认同了自性,他们感觉自己好像就是世界的中心而出现全能幻想。爱丁格认为,全能幻想、永恒不灭或自罪妄想,都是自我完全认同了自性时所引发的危险。在神话中,亚当与夏娃的伊甸园就是早期的自我与自性认同的情况。

第二个阶段:分离的自我。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当自我与自性开始分离时,儿童常常感觉受到威胁。于是,他们会通过自发绘制曼陀罗意象来进行自我保护。爱丁格认为,自我与自性之间的联结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活力非常重要。自性不仅给自我稳定的基础和安全感,同时也给自我能力、兴趣、意义及目标。当自我与自性出现分离的时候,自我就会感到空虚、绝望、没有价值感,严重的话造成神经症和自杀。如果儿童的家庭关系非常糟糕,儿童的自我发展可能就会出现障碍。

第三个阶段:自性化的自我。爱丁格认为存在于各地的文化、习俗和宗教等人类文明都具有防止自我与自性过分认同或分离的功能。他认为自性化是一个不断整合和超越的过程。

爱丁格认为,在没有牺牲现有的自我意识前提下,存有童真(儿童的原始意识)是实现分离自我与自性联结的基础。童真表现为万物有灵或认为万物与自己存在某种联系的思维。同样地,当个体与自性相联结时,个体便会体验到冥冥之中自有注定的感受。他们会认为,世间不存在偶然性,一切都有必然性的原因。爱丁格用“除非你存在童真,否则未能进入天国”的西方格言来说明这种态度。

当个体感受到自我仅是意识的中心,自性才是心灵的中心时,自我与自性之间的辩证过程便取代了自我在夸大与远离两端之间的来回摇摆。对于现代人来说,与自性的接触如同发现了“上帝”。这种经验会让他不再感觉孤独,而且也会改变他的世界观,他不再把内在的自性投射到某个世俗的对象或目标上。


       

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_第7张图片
作者陈灿锐博士赠言

荣格与诺依曼的理论集中在儿童自性的保护、分化水平的阐述;坎贝尔的自我发展涉及自性凝聚阶段及自我进一步稳固强大;福德汉姆阐述自性的分化与整合水平。自性是心灵的核心,其“中轴线”是自我--情结--自性轴。 自性动力是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包括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及开悟等七个阶段。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在自性原动力推动下对内外环境的适应。

儿童心理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原型动力特别是自性动力受阻从而形成情结。对儿童而言,自性原动力常常受到父母的影响,与父母的消极经历所形成的创伤影响极大,它们便形成“根源情结”。

曼陀罗绘画疗法是荣格学派的重要技术,深深扎根于荣格学派心理分析师的相关理论,通过绘制曼陀罗,支持自我功能,对移情与反移情的分析,可化解情结,并激活与修复自性动力。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全面梳理,对作者陈灿锐博士在书中赠言:童心即真心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回到童年,勇敢面对原生家庭、学校、恋爱、死亡应激等所形成的创伤,看见自己的情结所在,采取抱持、接纳的态度,学会对自己负责,拿回属于自我的力量,让自性走向完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是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