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中天中华史》,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对的。

我认真读完了《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之后,再次肯定了这一点。

有渊博知识的人,他的思想闪耀着光芒,他会给人无形的力量,让我想起一句话“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力者有力”。

易中天,就是这样一位有渊博知识的人。

读《易中天中华史》,腹有诗书气自华_第1张图片

从《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慢慢熟知他,到如今深入读的《中华史》,他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深度实乃让人望其项背。

我曾自诩为很有理性的人,但在易中天面前,瞬间被秒成渣。

因为我发现,一个人的理性如果不以足够的知识作基础,那么在狭小生活圈里的零敲碎打根本不值一提。

读了《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我被易中天的知识折服了,比如:

易中天是怎么回答“信仰”这个问题的呢?

宗教和信仰重要吗?非常重要!人类为什么要发明宗教,要有信仰?

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的生命本能,是为了寻找灵魂的源头和归宿。从现实需求讲,任何人都需要安全、自由、身份认同。宗教和信仰,恰恰就能实现这些需求,甚至比国家做得还好。

德尔图良(Tertullian)大主教说,正因为荒谬,我才信仰。

中国人也信佛、信鬼、信风水,却其实“信而不仰”。——从玉皇大帝到土地公公,都可以是调侃的对象。《西游记》更是拿诸神诸佛大开玩笑。

中国人也拜神、拜仙、拜菩萨,却其实“仰而不信”。——佛寺道观,多在深山老林;求签问卦,只为祈福消灾;三跪九叩,不过例行公事。所谓“信则灵”,其实是“不灵就不信”。信不信,只看灵不灵。

考大学,拜文昌;生孩子,求观音;买房子,看风水。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实际上的好处,我们是不忌讳改换门庭的。——这,也好意思叫“信仰”?也只能叫“崇拜”。


读《易中天中华史》,腹有诗书气自华_第2张图片

世界文明的运行逻辑是什么呢?

价值、精神和方式。——文明的秘密,在意志,也在结构。文明是有结构的。任何一种文明,都由三部分组成:方式、精神和价值。——价值外化,就表现为精神。精神落实,就表现为方式。方式其表,精神居中,价值是内核,是为“文明三要素”。

中华民族如何实现伟大复兴呢?

我们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关键就在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或者价值观不恒定,经济再发达,也只能是“身强力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

然而这里面恰恰有麻烦——因为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确实较难保证价值观的恒定。

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办法是重建,重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从以上易中天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我发现这个世界是那么那么大,有趣的知识和让人聪明的道理还有那么多。

记得大学一次听复旦大学黄旦教授的演讲,有学生问他:研究生天天读书搞研究,没用动力了,天天做学术有什么意义呢?

读《易中天中华史》,腹有诗书气自华_第3张图片

黄旦教授说:我每天研究学术,搞清楚一个我以前不知道的问题,我不是更聪明了吗?这就是我天天做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吗?

腹有诗书气自华,愿我们都能在“每天聪明一点点”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易中天中华史》,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