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古人

前些日子还在写羡慕古人每天喝喝茶、画画画、赏赏花、写写字的生活,昨晚惊觉自己其实差不多已做到了大半,也算是活成了半个古人。

比如闲得无聊就读书,家里的移动图书角因为故宫周边名为【朕】的抱枕而摆在哪里都很有气势。想看图可以参考我日前一篇图多的短文《旅生》。

这几日休息,读完了康夫的《灰猫奇异事务所》、夏目漱石的《旅宿》,为其不同看世界的方式所折服。犹受《灰猫》一书的影响,昨个儿画性大发,画了个“精魂”三部曲,也是有趣。

半个古人_第1张图片
“精魂”三部曲

回到半个古人。

休息时光若在家,跟艺术能扯上点关系的除了看书、码字便是画画了。虽然画的是最早起源于埃及的水彩画,但风格倒是各异,从“精魂”三部曲显然也能看得出来。尤其是十月去杭州上了Zvi大师的绘本工作坊之后更是感觉画风和画法较之前有了很大转变,大概就像将夜里时常说的:一切皆是机缘。

往前倒点,和水彩的机缘得回到二零一六年的暑期前参加阮筠庭老师在大理举办的第一期创造与艺术工作坊,随后还有和水彩技法很棒且同为武汉人的Yoli老师的结缘。

点点滴滴地机缘连在一起,才成就了今日时有画性大发的机缘。

半个古人_第2张图片
绘本工作坊中完成的一幅画

工作日也读书,但读得会慢些。

这半年一点点读完了克里斯多夫.夏布克的《灯塔》、玲珑的《七盲》、东野圭吾的《变身》《流星之绊》、加.泽文的《岛上书店》、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押井守的《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川村元气采访日本大师们所著的《乐业》、佛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许先哲《镖人》四本、还有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

半个古人_第3张图片
《外婆的道歉信》

细细数来,还真是不少,不过待读之书更多。毕竟双十二最让我兴奋的是当当上全场书籍半价……

到了这个年纪,才觉得跟书之间也都是机缘。不是说只要是好书或经典就适合每个人每个时机去读,而是得等到你和它的机缘到了,再去读才会有收获。

半个古人_第4张图片
《焚舟纪》

比如宫泽贤治的《银河铁道之夜》和安吉拉.卡特的《焚舟纪》,又或者是无人不知的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我是读了也看不懂,反倒不如先放放,等待机缘的到来。

所以我出门时特爱逛书店,只看书名、封面设计、简介和整体感觉,每次挑上几本让我觉得心动的书,记下名字,改日再在网上买打折版,往往都错不了。


虽然琴棋书画,只通其一,但柴米油盐酱醋茶却能多通一些。

也许是从小受“大厨”爹妈的熏陶,虽不得其精髓,做饭不及其七分之一的好吃,但绝不难吃,也绝不会让自己饿着。

这事儿有好也有坏,好的是自己的身体总能被照顾得比较周到,用俗话说就是比较养生;坏处是太会做吃,太能吃,太爱吃,身材总是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善哉善哉,一切皆有机缘罢。

半个古人_第5张图片
昨日早餐

就和爱养生一样,我也爱喝茶。

去年上了传统中国茶道的初级班和师资班,之后便自己在家修炼。说是修炼,其实也就是泡泡茶给自己喝。偶尔泡得特别好喝,总是会感动得小鹿乱撞,两眼冒金光,不知与谁人说。

半个古人_第6张图片
窄居小茶台

平日若偶有小感冒小发烧,风热便喝菊花绿茶,风寒便喝胡椒糖茶,佐以大量白开水,多加休息,从不吃药,自然能好。

偶尔胡吃海喝了,着风受凉,肚子难受,才会喝包午时茶,基本上少则半日,多则一两日便能好。

近来想好好祛一下湿,所以日日焖六堡茶,喝上三道,须长久些再看效果。

半个古人_第7张图片
焖六堡也是很浓

待天气回暖,便再加些动的功夫,近来还是以每日万步为目标吧。

若能每晚十一点前入睡,早上六点起床于我便不是难事。相较于很多人喜欢熬夜时的掌控感,我更爱晨起时的掌控感。

大概因为我是个偏爱“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半个古人吧。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个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