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第191社
主题:屈原
体裁:七律
诗魁:刘小地
副魁:飘然客
A
七律.端午节与屈原(新韵)
艾草清幽粽子炊,龙舟竞渡鼓锣锤。
香囊彩带佳人佩,咏赋吟诗墨客为。
端午习俗先楚起,屈原鹄志后人追。
生虽美政留遗怨,死却风节励翼随。
—— 房谋杜断
B
七律.汨罗江吊屈原
楚地风云君莫问,梢头江上有渔歌。
浊清不解标风骨,烟雨无声向汨罗。
暮起千帆春已尽,鹃啼一嗓恨犹多。
无情安得逃三界? 千古离骚唱碧波。
——飘然客
C
七律.屈原与楚怀王(新韵)
怀王初以湘君示,夫赋当国自骏驰。
治策平章亟九楚,奉阁直笏谏忠诗。
绝齐利令张仪惑,流配失言赤子执。
此去西秦人不返,汨罗江水洗心痴。
——长安旧人
D
【七律*近端午日沉吊曲中原】(平水韵)
细草临风汉北扬,沉思楚地美君王。
甄妃孝礼曹堂怨,浅葬青丘婉玉娘。
铁骨仁心文墨里,柔肠至节汨波央。
屈平难赋家山月,山月犹怜粽子香。
——东篱把盏
E
七律·屈原(平水韵)
迟暮泛舟歌楚岸,不闻屈子踏沧洲。
行吟泽畔渔翁笑,醉饮雄黄志士忧。
鸾凤窜藏鸮振翼,莫邪敛刃戟扬钩。
何当秦土归陈迹,千载同倾万古愁。
——音彻
F
七律•屈原(新韵)
世道艰难怀壮志,怜惜身逝未酬言。
汨罗江上白云落,汉北山前素月眠。
为有平生多曲仄,终无美政少周全。
古今长叹英雄事,都付轮回一水间。
——喵喵
G
七律 吊屈原 (新韵)
汨渚滩前魂欲断,徒怀憾怆叹悠长。
馋谀获志苍民怨,放野哀行念九章。
忠信失时昏主弃,投江恨去了国殇。
远昔尽付流水去,凭吊还惊炎夏凉。
——小李杜 H
七律·吊屈原【平水韵】 向天九问君何在?碧海空吟亡楚声。 鄂渚茫茫闻凤泣,汨罗滚滚作龙鸣。 离骚读罢秋兰死,鶗鴃啭时春夜惊。 恨此江山多侩佞,莫将衰朽钓虚名!
注:鶗鴃音题绝,似杜鹃。
——子丘
J
《七律:屈原》
屈子丰碑万古存,神洲共吊九歌魂,
三闾风雅传新韵,九牧哀辞祭祖根,
纵有衷心思社稷,奈何奸佞阻乾坤,
怀沙遗恨山河碎,香草无言尽泪痕。
——刘小地
K
七律·屈原颂(新韵)
离骚天问九章文,楚地灵均芈氏人。
蕙芷香风盈素袖,银辉皓月净红尘。
高洁孤傲芝兰拟,耿介纯臻凤鸟寻。
荏苒春秋千载去,汨罗江畔影无痕。
——婵衣
L
七律 汨罗旅游话屈原 (新韵)
红尘一笑远王侯,史载千年尽作舟。
端午节前寻楚尾,汨罗江上转吴头。
湘君故事鱼听老,沧浪新潮水送悠。
从古几多难了愿,散成景点让人游。
——墨言之
M
七律·屈原(中华新韵)
壮志欲酬天下事,雄心难阻楚国殇。
伏逃鸾凤硝烟起,乱舞鸱枭战鼓扬。
逐放郢都流汉北,漂泊鄂渚念丹阳。
忧愁悲愤离骚赋,正气随身入汨江。
——沙柳胡杨
N
七律·悼屈原
又逢端午哀思日,再颂离骚慨叹天。
碧水龙舟勤祭奠,苍穹梅雨暗熬煎。
英雄苦谏遭流放,赤胆忠心力血殚。
强楚报国成恨事,古今多少奈何年。
(新韵)
——不惑而歌
P
端午祭怀(新韵)
万顷波涛悲浩荡,千秋楚地已重新。
屈平词赋悬明月,王榭祠堂满旧尘。
香草还生三户地,湘流应记九歌魂。
一杯蒲酒一行泪,唯祭汨江兰蕙身。
——一片云诗
———— 评委作品: 七律 · 参观屈原纪念馆吊屈原【平水韵】
万亩东湖翻翠浪,千年犹忆楚王臣。
庭前老桂开新叶,檐外晨曦别暮春。
蕙茝佩之长独醒,汨罗沉矣永无尘。 每烦骚客行吟罢,悲慕诗词第一人。
——子丘
七律.汨罗江有怀
汩罗江上三尺恨,渔父梢头千载歌。
白马素车风已逝,空余年月任蹉跎。
春花秋月帆再举,但剩水云空琢磨。
一曲离骚唱千古,浮云回首等闲过。
——飘然客
————
以下作品不参选
屈子※月影相随
汩罗江水涛涛逝,漫漫烟尘掩烈阳。
长问天空谁明理,独徊江岸诉衷肠。
扪心自问君何苦?贤德无私世不扬。
慢渡江心了今事,不闻殿前政客殇。
海棠社第191社
——————
A
七律.端午节与屈原(新韵)
艾草清幽粽子炊,龙舟竞渡鼓锣锤。
香囊彩带佳人佩,咏赋吟诗墨客为。
端午习俗先楚起,屈原鹄志后人追。
生虽美政留遗怨,死却风节励翼随。
这首诗是由端午节而想到屈原。整首诗写的还可以,起承转合比较流畅,但是缺点也很显明。
1、这首诗8句有7句是以动词做尾字,缺少变化,而且读起来很生硬 ,原因是那个动词是单音节;
2、整首诗凑韵迹象明显,比如“炊”和“为”;
3、对仗不是很工整,“香囊彩带”与"咏赋吟诗"对的不好,勉强可算宽对;
4、诗句的用词需要加强。
B
七律.汨罗江吊屈原
楚地风云君莫问,梢头江上有渔歌。
浊清不解标风骨,烟雨无声向汨罗。
暮起千帆春已尽,鹃啼一嗓恨犹多。
无情安得逃三界? 千古离骚唱碧波。
这首诗写的是对屈子的凭吊。诗按新韵没有格律问题,颈联对仗比较工整 。首联以景起兴,需要注意之处是“渔歌”,“渔歌”暗指《渔父》,所以自然引出颔联的“浊清”。颔联夹叙夹议,但是对仗不是特别工整 ,“汨罗”指汨罗江,属于专属名词,如果要对工整 一般也要对专属名词,若宽对可放松。颈联承接颔联的“汨罗”,对江景进一步描绘。尾联以景结,结的还不错,但是“无情安得逃三界”实在不知道作者要说什么。
C
七律.屈原与楚怀王(新韵)
怀王初以湘君示,夫赋当国自骏驰。
治策平章亟九楚,奉阁直笏谏忠诗。
绝齐利令张仪惑,流配失言赤子执。
此去西秦人不返,汨罗江水洗心痴。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对历史下了功夫。首联写屈子开始是得到楚怀王信任的,担任了左徒和三闾大夫,以《史记》原话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湘君指《九歌-湘君篇》。颔联承接首联,详细对屈子的政绩和人格进行了描写。颈联出句写了一个故事,故事比较长我就不细讲了,说简单了就是屈子使齐归来,恰逢张仪来楚国当说客,说服怀王成功归秦,屈子听说怀王放了张仪,气的叫怀王赶紧派人追上张仪杀了他。对句转到写屈子遭人排挤被流放,但是始终忧国忧民。尾联出句写怀王,这个二百五跑到秦国去结盟,被秦昭王给扣了,最终客死他乡。后来秦楚交战,郢都被破,屈子含恨沉江。这首诗基本讲清了屈子的一生,而且用了几个专业术语,比如“平章”和“直笏”,要看懂这首诗需要点底蕴。不过个人感觉这首诗过于讲史。
D
【七律*近端午日沉吊曲中原】(平水韵)
细草临风汉北扬,沉思楚地美君王。
甄妃孝礼曹堂怨,浅葬青丘婉玉娘。
铁骨仁心文墨里,柔肠至节汨波央。
屈平难赋家山月,山月犹怜粽子香。
这首诗标题写“吊曲中原”,曲中原是谁,是写错了吧。从诗的内容来看,除了最后两句与屈子有关以外,其它两联与屈子几乎没有关系。首联写景,作者想以景起兴,不过“美君王”三个是指屈子吗?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颔联比较离谱,出句的“甄妃”从整句分析我认为是写袁熙和曹丕的老婆、曹子建的梦中情人甄氏。对句的“玉娘”我不知道是哪位美女了。所以这一联与屈子一点关系都没有。颈联开始转到屈子,从颈联的对句来推断,颔联可能是写作者怀念某人。尾联的中心意思就是说粽子好吃。从以上分析来看,这首诗特别乱,而且基本文不对题,没有任何“吊”的意思在里面。从对仗上来说也不工整,“甄妃”不对“浅葬”,“仁心”不对“至节”,“曹堂怨”对“婉玉娘”和“文墨”对“汨波”都是勉强对。
E
七律·屈原(平水韵)
迟暮泛舟歌楚岸,不闻屈子踏沧洲。
行吟泽畔渔翁笑,醉饮雄黄志士忧。
鸾凤窜藏鸮振翼,莫邪敛刃戟扬钩。
何当秦土归陈迹,千载同倾万古愁。
这首写屈子的诗很多问题。
1、沧洲指哪?是指沧浪吗?如果是,这种改法可不妥,不能为了韵就乱凑。
2、颔联的“渔翁笑”让这一联意境全失,“渔翁”指《渔父》,《渔父》的内容我想大家都比较熟悉。
3、“鸾凤窜藏鸮振翼”中“鸾凤”我理解是指楚怀王,“鸾凤”一般代表帝王,怎么能用“窜藏”?“鸮振翼”中“鸮”是谁?“莫邪敛刃戟扬钩”中“莫邪”是利刃,我理解代表屈子,作者是想说屈子投江后郢都被攻破了。整个句子让人难以理解。
F
七律•屈原(新韵)
世道艰难怀壮志,怜惜身逝未酬言。
汨罗江上白云落,汉北山前素月眠。
为有平生多曲仄,终无美政少周全。
古今长叹英雄事,都付轮回一水间。
这首诗总体来说写的还不错,从用户来看应该出自一位美女之手。诗的内容很好懂,不作过多解读。下面点几个问题:
1、诗首联以情起,颔联以景接,这里用的是暗承的手法,但一联的景色描写对首联的烘托不够。
2、整首诗的格局偏小,说白了都是在反复吟叹一件事“怀才不遇”。
G
七律 吊屈原 (新韵)
汨渚滩前魂欲断,徒怀憾怆叹悠长。
馋谀获志苍民怨,放野哀行念九章。
忠信失时昏主弃,投江恨去了国殇。
远昔尽付流水去,凭吊还惊炎夏凉 。
这首诗写的好懂,也不点内容只点问题。亮点是扇面对。
1、“徒怀憾怆叹悠长”作者不觉得这句很拗口吗?拗口的原因是“怆”挤韵了。更深入分析就是“憾怆叹悠长”的韵母排列是"an ang an ou ang",发现了没有,“an ang”在重复。
2、颔联和颈联的内容没有展开,这两联意思差不是很大,所以转的不好。
3、用词有待加强。
H
七律·吊屈原【平水韵】
向天九问君何在?碧海空吟亡楚声。
鄂渚茫茫闻凤泣,汨罗滚滚作龙鸣。
离骚读罢秋兰死,鶗鴃啭时春夜惊。
恨此江山多侩佞,莫将衰朽钓虚名!
这首诗总体来说写的不错,格律对仗都没有问题,内容也容易理解。这首的亮点在起句,有点“乍起”的感觉。颔联的承接也不错。下面点几个小问题:
1、“碧海”如果指江面就过于夸张,江面还没有宽到那个程度。
2、“鄂渚”作者是想说汨罗江吗?如果是用鄂不合适。汨罗古时候属楚没错,但鄂不代表楚。楚的范围大多了,鄂在古时指鄂州一带。
3、鶗鴃这种生僻字少用。某中文系的老师都没搞懂是什么。
J
《七律:屈原》
屈子丰碑万古存,神洲共吊九歌魂,
三闾风雅传新韵,九牧哀辞祭祖根,
纵有衷心思社稷,奈何奸佞阻乾坤,
怀沙遗恨山河碎,香草无言尽泪痕。
这首诗可称佳作,词工律整 ,朗朗上口,诗的内容也是清新雅致,起承转合流畅自然。理解这首诗关键在几个名词:
1、三闾:屈子曾官至三闾大夫,此处代指屈子。
2、九牧指九州,代表中国。
3、香草:屈子的作品里常以香草起兴和比喻。
K
七律·屈原颂(新韵)
离骚天问九章文,楚地灵均芈氏人。
蕙芷香风盈素袖,银辉皓月净红尘。
高洁孤傲芝兰拟,耿介纯臻凤鸟寻。
荏苒春秋千载去,汨罗江畔影无痕。
这首诗绝对佳作,词工律整 ,朗朗上口,作者已超出了咏叹屈子的范畴,更把自已主观思想加入进了,作者希望自已也做一个像屈子一样的人,高风亮节。首联就看出这个作者不一般。一联内接了6个名词,没有任何动词或修饰词,读起来让人感觉是那么的自然。更要命的是概括了屈子。为作者点一万个赞。颔联暗承接首联,转到写自已,蕙芷香风,银辉皓月,作者是多么高洁的一个人啊,多么高洁的一个女人啊。颈联开始转折,作者很仰慕屈子的品格和才华,想向他靠拢。尾联真情自然流露,屈子已去,唯有江水空流。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隽永。若一定要说个缺点就是写的太好了,用词风格太明显,估计都已猜出作者是谁了。
L
L
七律 汨罗旅游话屈原 (新韵)
红尘一笑远王侯,史载千年尽作舟。
端午节前寻楚尾,汨罗江上转吴头。
湘君故事鱼听老,沧浪新潮水送悠。
从古几多难了愿,散成景点让人游。
这首诗是游记有感,写的不错,内容也通俗易懂,所以不多作点评 。接下来指出一些问题。
1、“红尘一笑”我首先想到的是“红尘一骑妃子笑”,这四个字很不恰当,屈子是含恨沉江的。
2、“楚尾”与“吴头”感觉作者是为了凑韵。“楚尾”还可以勉强理解,汨罗远离当时楚国政治中心。“吴头”就不知作何解了。
3、沧浪在此处是专属名称,应读作苍狼,所以此处出律。
4、整首诗语言有点口语化。
经过作者的指点,我终于弄懂了“吴头楚尾”是一个成语,所以我对这首诗的理解出了偏差,向作者道个歉,若有其它的作品我也犯了错误,请不吝赐教。
这首诗是首游记诗。首联写作者放下一些俗事来汨罗江旅游,首联点题。颔联明承首联说明旅游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联对仗极佳。“吴头楚尾”这个成语既合旅游的地点,汨罗江地处湖南东部,接近江西。颈联进一步点题,在汨罗江上旅游不可能不想起屈子,所以这里引出了《九歌-湘君》和《渔夫》。尾联作者以抒情作结,屈子的事迹已随江波而去,只空留一些景点让人凭吊。这首诗也是起承转合自然明了,环环相扣,最后的结句也是一气呵成,略带有点点感伤。
M
七律·屈原(中华新韵)
壮志欲酬天下事,雄心难阻楚国殇。
伏逃鸾凤硝烟起,乱舞鸱枭战鼓扬。
逐放郢都流汉北,漂泊鄂渚念丹阳。
忧愁悲愤离骚赋,正气随身入汨江。
这首诗也是凭吊屈子,格律和对仗没什么问题,起承转合也不错,但是诗里出现了很多名词,不是很方便理解。总体来说写的还不错,要表达的内容基本表达清楚了。为了方便理解内容先解释几个名词:
1、鸾凤指楚怀王。2、鸱枭指秦军。3、郢都当时楚国的首都。4、汉北屈子第一次流放地。5、鄂渚应指汨罗江。6、丹阳是楚国最早的首都。
通过以上的名词解释这首诗的内容就很好理解了,接下来点几个问题:
1、首联有点夸大其实,屈子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当时的楚国已经很衰落了,能不被灭国已是万幸了。
2、“伏逃鸾凤”不太好,楚怀王没有逃,只是贪心不足蛇吞象,聪明反被聪明误。
3、“逐放郢都流汉北”这句话会产生岐义,让人理解成“流放到了郢都又流放到了汉北”。
4、“鄂渚”代指汨罗江不合适,前面解释过。这里再详细解释一下:
《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相传在今湖北武汉市黄鹄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
隋改郢州(治今武汉市武昌)为鄂州,即因渚而名。世称鄂州为鄂渚。
N
七律·悼屈原(新韵)
又逢端午哀思日,再颂离骚慨叹天。
碧水龙舟勤祭奠,苍穹梅雨暗熬煎。
英雄苦谏遭流放,赤胆忠心力血殚。
强楚报国成恨事,古今多少奈何年。
这首诗是悼念屈子的,格律没有问题,但是对仗不是很好。内容平实易懂,不作解读。下面指出几个问题:
1、整首诗凑韵迹象明显;
2、对仗不工整,尤其是颈联。
3、内容过于浅白。
p
端午祭怀(新韵)
万顷波涛悲浩荡,千秋楚地已重新。
屈平词赋悬明月,王榭祠堂满旧尘。
香草还生三户地,湘流应记九歌魂。
一杯蒲酒一行泪,唯祭汨江兰蕙身。
这首诗同样是由端午节而祭怀屈子。诗格律正确,而且还用到一处拗救(“唯祭汨江兰蕙身”),对仗也没太大问题。诗的内容也是平实易懂,不作解读了。这首诗的问题也没什么明显的问题。
1、“王榭祠堂”与屈子有何关系?
2、屈平建议用屈原,平是屈子的名,古时晚辈是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当然我这里有点吹毛求疵了,不过在不影响平仄的情况下还是建议用屈原吧。
————
评委作品:
七律 · 参观屈原纪念馆吊屈原【平水韵】
万亩东湖翻翠浪,千年犹忆楚王臣。
庭前老桂开新叶,檐外晨曦别暮春。
蕙茝佩之长独醒,汨罗沉矣永无尘。
每烦骚客行吟罢,悲慕诗词第一人。
——子丘
这是一首游记兼凭吊诗。首联触景生情,写明了游览屈原纪念馆的时间。颔联进一步对屈原纪念馆周边的风光进行描写。颈联转到对屈子的描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蕙茝(huì chǎi )”,蕙茝是香草名,《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屈子的诗歌很多以香草起兴和比喻。尾联作者以感叹作结,写出对屈子的仰慕之情。整首诗文笔流畅,起承转合自然。
————
以下作品不参选
屈子※月影相随
汩罗江水涛涛逝,漫漫烟尘掩烈阳。
长问天空谁明理,独徊江岸诉衷肠。
扪心自问君何苦?贤德无私世不扬。
慢渡江心了今事,不闻殿前政客殇。
汩罗江水涛涛逝,漫漫烟尘掩烈阳。
长问天空谁明理,独徊江岸诉衷肠。
扪心自问君何苦?贤德无私世不扬。
慢渡江心了今事,不闻殿前政客殇。
这首诗是新人之作,首先为她能交作业点个赞。这首诗大面积出律,这首诗的正格应该是:
汩罗江水涛涛逝,漫漫烟尘掩烈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长问天空谁(明)理,独徊江岸诉衷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扪心自问君何苦?贤(德)无私世不扬。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慢渡江心了今事,不闻殿(前)政客殇。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大家可以看下问题出在哪。我用括号标出来的字是平仄不能变的,这个作者居然还搞出一个拗救来。“慢渡江心了今事()”的格式可以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格律上这首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失对,“贤德”二字失对了。粘对是格律诗的关键,弄懂了粘对,我们只要念出第一句,后面的格式就都清楚了。其次是对仗,格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需要对仗的。我们看看作者的:
长问天空谁明理,独徊江岸诉衷肠。
扪心自问君何苦?贤德无私世不扬。
总体来说不对仗。“长问天空”可对“独徊江岸”,但“谁明理”不对“诉衷肠”,“谁明理”是主谓宾结构,“诉衷肠”动宾结构。“君何苦”可对“世不扬”,但“扪心自问”是固定短语,严格来说也要对固定短语,就算放宽也不能对“贤德无私”,原因也是词的结构不同。
弄懂了粘对和对仗,基本格律诗最难的两个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