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心理学:这些“心魔”怎么驱使我们买买买

剁手心理学:这些“心魔”怎么驱使我们买买买_第1张图片

昨晚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不平凡的夜晚。

我早早就坐在沙发上,把购物车塞了个水泄不通,算着我节省了那么多的钱,心里真的好高兴,觉得倍儿能干。

各种低价信息仍潮水般涌来,我几乎每5秒就需要做一个判断,放弃什么,添加什么。我觉得我当时的智商起码开挂到180以上,那对折扣和价钱的光速反应,去赢个国际奥数一点也不过分。

时针慢慢指向12点,这是一场中国人家庭带宽和手指反应的竞赛。秒针如刘翔冲线般冲过零点。我的手指立即猛戳屏幕,好了,奇迹没有出现,淘宝down了,页面刷不出来。

知道会很疯狂,但没想到会有这一出。我以打豆豆的手速刷新着。一件非常喜欢的大衣本来抢了现货,刷新之后显示只有预售5天的,点购买的时候没了。

再刷新,显示预售10天,点购买,又没了,如此类推,直到预售15天,我才买到。

在零点后半个小时内,我就像一个被下了蛊的疯子,恨不得把手机戳穿。最后我精疲力尽了,内心的兴奋也慢慢降了下来。然后痛定思痛——

人类为什么会有这么疯狂的自虐行为呢?

第二天,我特意问了几个顶着熊猫眼的女同事和闺蜜,发现了几个很有趣的“剁手心理学”案例。


剁手心理学:这些“心魔”怎么驱使我们买买买_第2张图片

01

鸟笼效应

闺蜜小K昨晚是个男朋友一起戳屏幕的,她买了很多漂亮的花。

但我知道小K向来不喜欢花,她有花粉过敏症。她说,一切都要从一个水晶花瓶说起。

两个月前,小K的姑妈去国外旅游,给侄女带回一个很精致的水晶花瓶做礼物。小K也很喜欢,放在办公室。结果,每一个看到的同事都问:“你的花死了吧?”“男朋友一定忘了给你订花了,削他。”巴拉巴拉巴拉……

一开始小K还不以为然,但时间长了,同事们就老用可怜的眼光看着他。觉得她花瓶空空,肯定没人爱或感情不好了。扔了花瓶吧,可惜,带回家吧,等于变相承认流言。

小K受够了,于是这个双十一抢购了一家花店,以非常划算的价钱长期送花。

人类永远为一样他不那么需要的东西付出更大的代价。心理学书籍上记载过一个类似的“鸟笼效应”——1907年,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和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说他一定让后者养一只鸟,并送了他一个精美绝伦的鸟笼。

从不爱鸟的卡尔森嗤之以鼻,把鸟笼在家中高高挂起。结果访客间就流传起卡尔森的悲惨境况:他的鸟死了,好凄凉。最后,他真的不得不买了一只鸟。

02

狄德罗效应

小K的遭遇还有个升级版。

财务部的欢姐昨晚的购物单惊人,我们几个年轻女孩看了她的淘宝账户之后,疑惑地问:“欢姐你在装修吗?”

她买了N套衣服、护肤品化妆品若干、衣柜、床、饭桌、还有一台大电视,再有其他零零碎碎的。但欢姐一点都不高兴,后悔万分的样子。

她说昨晚魔怔了。

原来,上周是欢姐夫妇结婚十周年纪念。她老公以示隆重,给欢姐买了价值五位数的一个包。欢姐那个甜啊,但没两天,她就开始愁了,她觉得她全身上下都配不上手里的奢侈品。

她突然有了“要重建自己”的暴怒感。她做了很贵的发型,买了鞋子、裤子、大衣。还不够,她甚至觉得他们住了十多年的房内摆设竟丑陋不堪。她要升级,全面升级。于是,有了这个双十一她绵长的清单。

这个连环匹配的大坑,一直是女人魔鬼、商家利器。18世纪法国一个叫狄德罗的哲学家也是这样成为一件睡衣的奴隶。

他的朋友可怜他不修边幅,送了他一套华丽丽的新睡衣,他大爱,开始一件一件讨厌现有的东西,床太硬了,地毯太粗了,都要换掉。

最终他负债累累,痛苦不堪。两百年后,一个美国人读到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把它概括为“狄德罗效应”,解释了这一人类消费心理学的重大弱点。

好恐怖的蝴蝶效应,有没有?


剁手心理学:这些“心魔”怎么驱使我们买买买_第3张图片

03

锚定效应

今天我和女孩们对购物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规律:知道商品的历史价格是场灾难。

前台小莉买了一条裙子,我们都觉得很好看,原价1000,5折,都觉得划算爆了。结果新来的一个实习生不懂事,以前也收藏过同款,她很率真的说出了当时的价格:460。

小莉整一天都不好了。所有的自豪烟消云散。

这个现象很常见吧。这个也是有试验为证的。有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做过一个经典研究,让测试者在5秒钟内估算1x2x3x4x5x6x7x8和8x7x6x5x4x3x2x1的乘积(正确答案是40320)。

然而,前者的平均估计是512,后者则是2250。原因是前者的起始数字是1,后者的起始数字是8,被试的“锚定点”不同,因此出现了数量级的差异。

所为,为什么商家卖你一条标价1000,打半价的商品,相比直接卖你500 ,前者要更让你欣喜若狂。因为心理起点不一样。

04

价格还是折扣

女人对账单的时候,最容易比较。尤其碰到同样的商品的时候。而且往往购买当时的选择往往是错的,只有在计算器面前才原形毕露。

还是小莉,我和她买了同一款爽肤水,而且我们都选了原价更高、但折扣更大的一家,另外一家原价更低,但折扣略小。结果计算机一按,我们都买贵了十多块钱。

所以,我们俩大胆地下结论:吸引剁手党的不是低价,而是更低的折扣本身。

迈阿密大学还真有这样的研究。他们的商学院副教授德文•德尔韦基奥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和我们猜测一致的结论。

他把76折后22.4美元的洗发水,和57折后24.9美元的洗发水放在一起,但更多的“打折热衷者”却选择了后者,明明贵了2块5啊,愚蠢的人类!


剁手心理学:这些“心魔”怎么驱使我们买买买_第4张图片

05

聪明的羊群效应

昨晚我发现了一家挺有趣的商家。东西当然也不错,但他在热销商品下作了数据显示板。标示着已经有多少万人选择了这项商品。

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参考,免去了我左右对比的烦恼,这么多小白鼠呢。但后来,我觉得我进坑了——数字未必是真,只是我太当真了。

这样的从众心理想必也不陌生了吧?所以为什么刷单能成为电商毒药。

加州大学戈登斯坦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地点是酒店。他在两个房间内分别贴了两条标语。第一条是:重复使用毛巾,有利于环保。

第二条是:重复使用毛巾,有利于环保,有75%的客户选择了重复使用毛巾。试验表明:看到第二条标语重复使用毛巾的实验者比第一条标语的高了9个百分点。

好吧,刚刚看到双十一淘宝的成交额已经超过1000亿。你国女人心心念念的剁手誓言,终究还是碎了一地,这疯狂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剁手心理学:这些“心魔”怎么驱使我们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