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之缘

2008年本科毕业那会儿,看了几场“青春在基层闪光”的专题报告,听了各大名校热血青年激扬澎湃的感悟,内心萌发出一股奉献的冲动,于是报了名填了表考了核体了检,来到了苏北淮安的一所农村高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


每天的生活单调却不乏味,生平第一次参加监考,有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激动地两个半小时眼睛一眨不眨。这是题外话了……

交通不便捷是我来这里最深的感受,到哪儿都是得挤bus,不知道会何时来的bus,站在路边等,尘土飞扬,干干净净的头发出门慢慢地就变成了三天没洗的样子回来,尤其是出行远一点,即便到扬州,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出门到终点通常得花中午加一个whole afternoon......

那个时候周末分单双周,双周可以休息两天,那一天,从当时的穿着来看,应该是09年的六月份,站在路边已经晒成了黑狗,好不容易来了一辆上面写有“淮安-扬州”的车,我上去了,我上了一辆黑车,两个小时后,我还在我上车的那个镇,转来转去,三小时后,才驶出这个镇三公里的路程,车上有人不耐烦了,抱怨了起来,只记得除司机之外的两三个彪形大汉冲上来就对着嚷嚷的那个乘客推搡辱骂,然后把他推下了车,当时车里人不多,十个人不到,我大概瞄了一眼,全是老弱妇幼,我属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妇幼,有点紧张,旁边是一个小男孩,也是为了给自己结交后援,我小声地跟他聊了几句,得知父母和家都在扬州,在淮安念初二,周末一个人回扬州,我惊叹他这么独立,也有一种保护他直达扬州的欲望,毕竟当时我们都身处险境……

幸运的是,一路平安,傍晚六七点的样子,终于在老西站的附近让我们下车了,我现在记不清具体位置了,只因为我跟朋友约好西站门口见,而我又人生地不熟,他的目的地也是西站,应该是方便家人来接他,一个初二的孩子,当时又没有手机,我带着他打了个的,其实也就是两三分钟的车程,下车时,我有点不放心,于是给了他我的QQ号,以后有事可以找我,走了……

不知多久,QQ上来了一个好友请求,原来是那个小男孩,小男孩很单纯,只是表达了一下我打的带他一程的感谢;再有联系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淮安,我鼓励他认真学习,那个时候他面临中考。

记忆模糊得很,有点儿支离破碎,面临高考的时候我们有过留言,任何一个孩子都需要语言安慰和衷心的祝福,幸好这一点我比较拿手,也许是帮助到了他。脑子里再次印象深刻的是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而且离我当时读研的学校非常近,又因为得知他家里有一个重要的亲人去世了,我一直想看望一下他,但是奈何并没有刻意努力一下。

去年底我发过一个朋友圈关于寻求电脑开机蓝屏的方法,他教了我一些解决方法,得知他快毕业。上周又得知最近忙毕业设计,下半年要去湖南读研了。

“刘去桃千树,恒来柳一亭”,转眼,八年过去了,当年的稚嫩少年也已是热血青年,来日并定是祖国栋梁。不知道我的出现对他是否有意义,但是他让我感受到了一个轨迹的变化,而且是一种积极的善意的美好的变化。

祝你一切安好!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面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