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侠》:见到喜剧本人

《煎饼侠》:见到喜剧本人_第1张图片
《煎饼侠》尊重了每一个花钱买欢乐的观众

笔者最早看电影的时候,刚好介于录像厅时代的尾巴与VCD时代的开端。当时年幼,大部分记忆被时间烘干,唯记得那时候的人们,面对电影似乎只有看的份儿,哪怕是从未拍出过经典的尚格·云顿,只要有拿他做封面儿的影碟,一定都要找来。而且看得过瘾,浪费时间也毫无怨言。

今天则大不一样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好处日益凸显,群众与电影的关系从未如此亲近,不仅要看,还要发声——以至于在赶去电影院的公交车上,隐约还听见广播里男女主持人正在添油加醋地聊着《大圣归来》和《捉妖记》。两股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掠空而过的轰炸机。

在参与热情极为高涨的当下,人们渴望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扬、平视和仇恨。与动辄数千字回帖、讲情讲理的“魏君子时代”有所不同,评分成为现阶段人们的浓缩发言稿——几组数字几句简评,省时省力,何乐不为。更不用说评分的背后,当事人不用为之承担任何责任,何等痛快。只是亿万观众充当评委,虽说大体上贴合民意,却也免不了把相对普通的电影吹捧过头(《王牌特工》),抑或将不错的片子生拽到及格线以下(《大茶饭》)。像以往那样耐下心来读帖之人,少之又少,水战倒是一触即发,刻不容缓。要说最近的,还是以《大圣归来》为首的7月国产大片所引发的讨论热潮。个中是非多说无益,看官自行体味。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无外乎铺铺再垫垫,继而隆重引出后面的主角——近期少有的一部个人认为得到中肯评价的片子——《煎饼侠》。

在某家相对热门的网站上,该片目前的评分在7.1分上下浮动。这样的结果尚算公平,主创们可以抱拳一拜,转身去也了。的确,从看似山寨的片名到大鹏本人近乎标签化的公众形象,似乎很难让人对该片抱有幻想。直到前不久上海电影节传来大鹏喜得奖的消息,关于《煎饼侠》的一缕春风由南至北飘然而至,让人第一次生出“这电影是否有看头”的好奇心。接下来的全国点映,大鹏率领众人亲力亲为、走马各地,提前看到片子的观众多数给出了肯定意见,点燃了好口碑的导火索。整个过程,让人对《煎饼侠》的期待从零开始,到领票进场之前达到不可谓不高的境地。这一切都对电影本身提出更为直接的要求——只能好不能坏。


《煎饼侠》:见到喜剧本人_第2张图片
大鹏向功夫巨星尚格·云顿致敬

好在结果令人满意。观众在看完此片后的最大感受,应该还是“超越预期”四个字。该判词亦可被视为《煎饼侠》自点映以来口碑得以不断攀升的基石。就个人而言,通过近两个小时的观影,心情十分愉悦。抛开国内各地域笑点的差异问题不谈,该片的笑料实际上做的很足很用心,至少我和同行的朋友们整晚都很HIGH。情节也还算抓人——从主角遭遇事业低谷,组织草台班子筹备电影,到拍摄过程中的各种捉襟见肘、事与愿违,再到最后堪称惊艳的致敬场面,整个过程让人找不到说小话的间隙。所以说,《煎饼侠》是一部合格的喜剧,尊重了所有花钱买欢乐的观众。从质量上看,该片也远远超越了几年来一直厮混在贺岁档的“黄氏喜剧”。至于接班周星驰一说,暂时只能当做噱头吧。毕竟《煎饼侠》是大鹏的处女作,仅仅是其电影事业的起点,一切有待日后聚点成线。

如前文所述,大鹏以一个接近于标签化的公众形象面世,加之近年来《大鹏嘚啵嘚》和《屌丝男士》的轮番上阵,更加深了他在观众心目中的固有印象。于是,凭借一部电影来摆脱现有局面,转向探索更为深刻的东西,难。好比陈浩南之于郑伊健,即使后者多么想摆脱前者的影子,观众也不乐意放过。至于网络上热播多季的《屌丝男士》,的确很难让人对其作出完全正面的评价。曾跟朋友探讨过,《屌丝男士》所表现的,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太愿意看到的人,而且一半以上的情节其实并不好笑。对于这部网络剧,大鹏自己也在《煎饼侠》里自嘲过不止一次,这种自黑,可以看做是他对“屌丝”标志的厌倦和告别。所以说,无论大鹏这回是否会用《煎饼侠》终结《屌丝男士》,我们都希望他能塑造出更多不一样的大鹏,一直走心下去。

说句实话,从大银幕上看大鹏,真的帅了不少。这个人似乎也在用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电脑屏幕终究是锁不住自己的。针对电影本身而言,部分搞笑的手段传承自《屌丝男士》,但较之前者已然高级了不少。换句话说,笑点像流水一样自然而来,无需观者刻意寻找。笔者认为,从未有任何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善于调侃。环境使然,身边一半以上的朋友,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称得上半个段子手了。由此可想而知,能用电影让现在的人们发出真心的笑声,实属不易。与此同时,一样是群星闪耀,《屌丝男士》看起来刻板无趣,明星为出场而出场,露脸大于表演;《煎饼侠》则从根本上超越前者,演员以实名制出演自己(袁姗姗除外),相对走心。只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明星号称本色出演,实际上奉献给观众的仍是各自的“银幕形象”,或是对这些形象的压缩和提炼,并非十足斤两的本人。即便如此,这样的安排也已无关选角的成败,即使在表演上真的粗糙了一把(吴君如、曾志伟),也不会受到人们的过多苛责。相比于《屌丝男士》里人物的恶俗浮夸,《煎饼侠》的角色真情流露,打动了不少人。


《煎饼侠》:见到喜剧本人_第3张图片
风风火火,古古惑惑

现阶段,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且多样化,电影的面目也跟着斑斓起来。只是斑斓并不代表丰富,更不是百花齐放。如果说《屌丝男士》失之于恶俗,其他同类网络剧也大抵如是。反观我们的大银幕,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轮番上阵,基本上也是好坏参半。一些片子让人跌破眼镜,仿佛不骚不贱不自甘堕落,就不是青春。有关生活的一切都被贴上了标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仿佛连讲一个正常故事的信心和自尊都丢了。以至于适时出现的《我是路人甲》、《捉妖记》、《煎饼侠》纷纷杀出重围,眼前盛世几乎可用“佳木成林”一言概之。由此也不难看出,大部分观众还是乐意看到一些正常的、扎实的、走心的故事,哪怕故事本身并没有多么新潮,多么惊天动地。

或许不是作品太好,而是环境太糟,一如笔者在谈论《侏罗纪世界》时所言:好好讲个故事,既是能耐,也是美德。

这里并不是说《煎饼侠》的故事已经做足。相反,这部电影的缺点显而易见。如从视觉上看,该片的“电影感”不是很强,插播MV的行为更是恼人。部分人物的行为因过于纯真或夸张,突破了一个成人应有的对现实生活的认知程度,从而削弱了片中世界的现实感,影响到影片对“如履薄冰”的现代生活的表现效果。种种相类因素,也使得戏中一伙人对拍摄“煎饼侠”的坚持稍显用力过度,在说服力上打了折扣。不过喜剧终归是喜剧,寓意和说教可以是它用力的方向,但不是其终极任务。徐皓峰提出的“晚会本质”放在这里,反而变得恰当。时代在变,渴望欢乐的心态一如既往,注定使得喜剧里的世界永远不会像现实般险恶,博人一乐则是喜剧的天职与本分。至于电影本身所承载的内涵,更是仁者见仁的话题。试想,如果用许冠文的喜剧电影来要求周星驰,后者在某些方面或许都会显得扁平不堪。

正如《书剑恩仇录》之于金庸,《穷街陋巷》之于马丁·斯科塞斯,每一位作者的处女作品,都会选择去表现他们最为熟悉的事物。所以,对《煎饼侠》的赞美到此为止,问题的关键,在于《煎饼侠》之后的大鹏将去向何方。从对《屌丝女士》的形式借鉴,到对超级英雄的改造发挥,自现成品中寻找依附的做法本身无可厚非,难得的是每时每刻对自我的超越。破茧的过程比飞翔更加动人,期待大鹏以本片为起点,早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典。

你可能感兴趣的:(《煎饼侠》:见到喜剧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