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坤前+杨守平班+第三周第1次作业

【R阅读原文】《这样读书就够了》 P66

高级学习早会先判断学习的目标,读书的类型对于知识类学习,他们把书当老师,对于兴趣类阅读把书当导游;对于致用类读书,他们把书当医生。

把致用类图书当医生意味着,首先,有能力分辨和选择一位良医。(不能是包装出来的卖大力丸的庸医,也不是高高在上、诊费高昂的名医);其次,选好良医后不是拜他为师,学他一些医术,而是对症问诊——如“大夫,我最近一次听媳妇儿说话就头疼,这是什么病”;再次,如果一时不能明确症状对应的原因,也不妨与之漫谈,随时联系自身情况,向医生提问,不断的确认自己真正的问题;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康复计划。

I

我相信有很多爱读书的人都有这个情况。

书读了一大摞,为什么对自我成长帮助不大?

同样是读一本书,怎么别人能有那么高的洞见?

反思过去,看书就像没有主见女神,逮到一本书就看,没有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书。另外一方面读书方法也不对,以记住知识点多寡来评价效果优劣。最后结果是书对自己成长帮助有限。

今年,我要做如下改变:

1、先问自己,今年想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然后带着问题去看书。

2、学到的每个知识点就关联自身情况,看能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根据找到的方法去行动,提升能力。

A1

从大学开始就养成看书的习惯,每年至少要看三十本左右,但收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就以《拆掉思维的墙》为例,第一次打开时候很爽,就像江湖侠客找到苦寻良久的武功秘籍,学完此书能立马成为一代豪侠。

当关掉书的那一刻,只能记住几个名词。自己还是原样,没有任何改变。

如果让我重新看以下这本书,我会做如下调整:

1、理清自己现下的问题是什么,比如公司发展受限,想找到突破,列出问题清单。

2、看到的知识点就和自己关联,看能否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3、马上去行动,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当下的问题。

A2

今年我已经学营销和传播的知识,但这两门学科的书内容很枯燥,容易让人犯困。

因此在看书前,我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看完能改进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学到的每个知识点要和平时工作进行关联,找到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每次要举出3个优秀公司的案例供自己学习。

看完后,要马上把改进的方法落实到行动。

总结:曾经在一个社群里与一个善于学习的学长交流,每次他学到知识就马上用到实际工作中。

知识只有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像播撒到地里种子生根发芽,结出能力这颗果实,为我所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坤前+杨守平班+第三周第1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