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

【一二二三 写历史的工科硕士】

文:李彦

欢迎转载分享,盗文抄袭必究!

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_第1张图片
雄才武德明成祖朱棣

前段时间电影《建军大业》上映前后与爱国将领叶挺将军之孙叶大鹰之间的微博嘴仗一事,在多家媒体的转发传播之后闹得沸沸扬扬。此事也因电影获得年轻观众的好评而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笔者也不愿旧事重提,但从某粉丝嘴中“如果不是欧豪,我才不知道叶挺是谁呢”的狂言中,反映出一个不得不承认现实:革命将领正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遗忘。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如今娱乐至上的浮躁社会风气之中,早在明朝初期,朱棣靖难功臣的张玉、王真、潭渊等人也都遭遇到了这样的遗忘。作为一举改变明朝国运走向的靖难之役对于大明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时至今日即便许多熟知明初历史的朋友也难知其详。有鉴于此,笔者打算将继续撰写“靖难之役”系列文章,为大家完全展示出明初这段叔侄皇位之争的历史全貌。

靖难之役中作为燕王朱棣最为得力的军事将领,张玉之于朱棣似于靖难之役之于大明王朝的地位。但不幸的是,如此重要的将帅却提前在叔侄争位之中半道而终,将本居于劣势但仍能相持的燕王一方彻底推向了谷底,倘若能熬到胜利便是居功至伟却如叶挺将军一般倒在了胜利的前夕,未能见证历史的盛况,我想这是张玉迅速被后人遗忘的原因,而后人如叶大鹰之流只能在微博上泄泄愤而已了。

不仅民间对张玉的事迹传播甚少,就是学者学术研究也无籍可查,这与史书上有关他的记载不无相关。考虑到手边资源以及人物的影响较小,因此以《明史》和《实录》为准对张玉事迹进行讲述。

但孤证最容易发现矛盾与错误。《明史》介绍张玉在元朝官至枢密院知院,而枢密院是元廷主掌军权的机构,正二品的枢密院知院为实际主事官员,朱元璋势力内部军事改革之前,徐达也曾担任过此职务,可见倘若史书记载属实,张玉在元廷是官居要职。

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_第2张图片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然而洪武十八年时,此前随元廷逃亡漠北的张玉归降大明,在随军建功后才被封仅为五品的济南卫副千户,而且有关于张玉此前在元廷所为更是毫无记载,可见枢密院知院一职是后人附会夸张而得。

但被美化的官职并不能掩盖张玉卓越的军事才能,张玉归顺明廷后因对残元军事力量的熟悉多次立有大功,累次功勋被提拔为燕王左护卫。“张玉善谋,朱能善战”,张玉以其卓越的军事谋略迅速获得燕王朱棣的赏识,也与朱棣和其他军事将领构建了大明帝国北境第二代攻防体系。

建文元年,因削藩一事与南京朝廷矛盾迅速激化的燕王按捺不住,于北平兴兵。中央朝廷并非尽是昏聩之辈,此前对燕王的阴谋早有准备,朱棣兴兵之初也是险象迭生,张玉作为燕王府最为重要的军事将领,他所发挥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继位后还未更改年号的朱允炆为防燕王起事,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等人为北平都指挥使,同时令都督宋忠进驻开平,暂时性剥夺了燕王军权,此时能调动的只有藩王卫兵。

北平的异动迫使南京采取进一步行动,朝廷下密旨令张昺等人捉拿燕王以及属官,但张信却做出了极为重要的抉择,他选择将此事密奏朱棣。接到消息后的朱棣密令张玉等人领八百亲兵入府宿卫,同时假意捆束属官请张昺前来查验。张昺等人虽有防范,但因事出仓促,进入府中便被燕王等人擒下。朱棣旋即出府缴获官军武装,进而联络旧部攻下九门,控制北平。

朱棣从起兵到控制北平,完成军事力量和后方积累的第一步,无论从前期密谋计划还是带兵执行,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张玉而非人们印象中的谋士姚广孝。

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_第3张图片
朱棣重要谋士姚广孝半身画像

而真正能体现张玉帅才与将才的能力还是在战场之上。燕王初起兵之时虽兵力较少,但因长期主管北境边防事务,发难之际便迅速重新掌握一藩兵权,然而相较于南京朝廷动辄数十万北伐大军而言仍是举步维艰。

建文元年八月,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王牌长兴侯耿炳文挂帅领军三十万进驻真定,都督徐凯领军十万到达河间,潘忠、杨松等驻扎莫州,朝廷军前锋九千余人已经达到距北平仅百余里的雄县。

当是之时,南京朝堂上下均认为燕王以一藩之地对抗朝廷是以卵击石,只需“多发兵,荡平在旬月间耳”,全军上下弥漫着一股极端幼稚的乐观主义。而处于绝对劣势的朱棣接受大将张玉的建议,趁中秋佳节南军上下欢度良宵之际突袭雄县,闪电歼灭前锋九千多人,同时缴获至关重要的八千军马。

接到前锋失利消息的潘杨二人不假思索立即率军赶来救援,张玉收揽军马正面迎敌,潭渊设伏其后,一战阵降潘忠、杨松二将,旋即进军攻克莫州,缴获大量军马粮草辎重之余也彻底打破了南军真定、河间、莫州犄角之势。朱棣一方也因此有了可以和南军大规模作战的实力和底气。

实力大增的北军下一步便是集中力量抗衡南军主帅耿炳文的大军。老将耿炳文曾于元末至正十七年攻克重镇长兴(今浙江湖州),并在张士诚率大军争夺关键之时坚守月余,为朱元璋取得对张士诚军事优势立下大功,因而深得朱元璋器重,至洪武末年,大明建国公侯死的死、废的废,只有耿炳文和郭英二人存余。

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_第4张图片
老将耿炳文壁画

深受明初两代君主器重的耿炳文已年近六十五且善守而非攻,面对已被剪去两翼的局面选择据守真定。当时南军尚余十余万,耿炳文只敢据城死守且朱棣能环城围困寻找缺口,说明北军此时总兵力至少多于十万且精兵较多,绝非拮据不堪。战役的结果以北军胜利告终,南京朝廷第一次北伐就此失利,而南军主帅耿炳文的下落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击败朝廷第一次北伐军后,燕军便有较为充裕的战略时间去攻克广昌、蔚州、大同等地,获得稳定的后方和军兵力。朝廷方面也未泄气,短暂停歇过后便令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统军五十万(号称百万)再次北伐,兵峰同样直指北平。建文元年九月,辽东军在江阴侯吴高的率领下包围永平府,同时李景隆也率军进驻河间进而窥伺北平。

燕王世子朱高炽据城死守、筹备有度,当年十一月,解决吴高并且挟持宁王获得朵颜三卫之后的朱棣从辽东回军。张玉军事眼光甚高,再次指出于白沟河、郑村坝一带进攻南军最宜。得到大宁府军力补充的燕王自率精锐骑兵发起猛攻,张玉则统大军在后列阵进击,北平守军以趁机出城接战。而此时的南军虽兵力较盛,但也无绝对优势且极寒难耐,李景隆指挥无方大败而归。

其间,获得大宁辽东军力补充后的燕王势力大增,为了更好的利用和发挥力量,朱棣挟持大军从大宁南下之时,就已经进行了军事改革,部下军众分为五军:张玉亲领中军,朱能领左军,李彬领右军,徐忠领前军,房宽领后军。

从两次击败北伐军过程来看,张玉不论是领军布阵还是谋略筹划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足以堪称朱元璋之徐达。然而正当朱棣意气风发、渴望夺取更大的战果之际,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则显著的超越了人为的力量,将战况拖入了僵局之中。

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_第5张图片
懦弱无能的李景隆

李景隆此前统军数十万又收敛耿炳文残军较多,即便围困北平失败,但实力尚存,解围之后又与燕军大战数场。谁料李景隆军事能力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又没有他父亲李文忠拼死力战的气节,因而一败再败,仓皇退居济南。建文帝无奈之下只能令文官盛庸替代李景隆主掌北伐军事,于另一名将铁铉合力固守济南府。

盛庸是个狠人,建文二年九月接替李景隆后便迅速组织了第三次北伐攻势,他亲自屯兵德州,副将军吴杰进兵定州,都督徐凯则入驻沧州,又是一波犄角攻势。而朱棣不愧为洪武朝之后最为杰出的军事领袖,三角最为稳定但攻其一方便能破除,他敏锐的察觉出沧州守备最为薄弱,便假装下令征讨辽东,促使盛庸等人迅速北进。但当三方调动之后,朱棣转头直奔沧州,一个措手不及便将沧州主将徐凯擒住。

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_第6张图片
朱棣兴兵之初作战形势图

可盛庸也不是吃素的,朱棣于当年十二月月拿下沧州进而进逼东昌,他以为犄角已破除便能如同前两次那般顺便击败主力,与南军主力交锋之后仍亲率亲兵绕道盛庸之后。盛庸却不傻,立即掉头将朱棣团团围住,同时用火器和弓弩肆意屠杀燕军,燕军上下见朱棣被围,立即前来救援,而此时平安大军也赶来会合南军,对燕军“合围数重”。

也不知盛庸是听了朱允炆之话不杀朱棣还是为了引诱燕军陷入包围,朱棣数十骑兵硬是没有被杀尽而被朱能救走,可陷入重重包围的张玉不知详情,来回冲杀数次仍不见朱棣身在何处,最终被围力战而死,时年五十八岁。

此役燕军损失精锐数万,大将张玉战殁,朱棣遭遇起兵以来最大的挫折,燕军形势也因此陷入了困境。《明史》记载“燕兵起,转斗三年,锋锐甚。至是失大将,一军夺气。”朱棣自己也难过说道:“胜负常事,不足计,恨失玉耳。艰难之际,失吾良辅。”说罢痛哭,此后大将潭渊、王真也殁于战阵,但忧伤未至如此。

张玉年长朱棣近二十岁,虽是部属,但与朱棣亦师亦友。自张玉从蒙元南归之后,便一直居于燕王之侧,为其出谋划策、布阵行兵,深得重用,排资论辈并不低于姚广孝。无奈天命有归,死于半道,沉没于史籍。

参考文献:

[1] 陈昌旺.明成祖朱棣的军事思想研究[D].

[2] 孙志江.“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失利探因[J].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初靖难第一良将,无奈早死被后世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