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产品可用性测试报告?

最近完成了一个我司初始期产品的可用性测试项目,基本可以理解为对新用户进行一下产品全流程各关键节点的体验走查,但也涉及了首页改版设计的需求挖掘。本篇主要是记录一下其中可用性测试部分的报告是如何向业务方呈现的,且怎么呈现更具有说服力与专业性。

首先,对于可用性任务的设置与计算方法网上已经介绍的十分详细,对于基本测试方法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随手某百,我就不再赘述。在这里,个人推荐一本书Jeff Sauro等人所著的《用户体验度量》,书中对于可用性测试样本的统计指标与方法,常用的可用性测量问卷与分数转化、对照参数已经有了很好的解读与传授教学。

一般,可用性测试的周期从接到需求到出具完整报告,我这边的项目周期是2-3周。这个时间的跨度取决于目标用户的招募难度与业务数据的完备性。我们在进行完整测试及对样本数据整理和汇总后,就进入了报告的撰写阶段。这个环节,才是传达用研价值的最关键环节。

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报告架构环节交代:

(PS:以下是我个人的报告架构,欢迎更专业的用研高手指点拔高)

Part 1 研究背景:

1.交代研究目的(一针见血指出你这个报告能干嘛,结合业务发展背景更能提高观众的阅读兴趣)

2.样本招募标准与配比,且需要把每个用户的基本产品使用经验进行下简单介绍,帮助业务方基本了解一下目前用户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的使用经验(指标:频率、时长、深度、接触渠道等)

3.如果业务方对研究方法不是很了解可以对方法也进行下介绍(目的作用、样本量代表性说明、可用性测试监测指标、计算方法等等)。个人觉得这个环节挺必要,因为业务方往往能够系统掌握方法论的较少,向上汇报的时候这些信息能够很前置且直观的打消观众的后续阅读疑惑

Part 2:产品可用性测试评估:

1.当前产品整体可用性水平、曲线分级范围(整体可用性量表分数转化计算得出)

2.关键任务(功能)的可用性水平:在这里我们可以结合功能价值与任务可用性水平一并输出一个XY轴的四象限图,一目了然划分流程体验优先级水平。随后,基于不同任务的可用性指标对比找出目前各环节的关键问题。推荐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参照这位大大的详细说明来进行呈现与绘制。

文章——可用性测试:任务评估模型与计量方式 https://www.jianshu.com/p/ce61b85510d0

补充:如何测功能价值(在用户节点任务完成后使用自评题)

题目如下:

PART 3 :流程可用性问题梳理

在Part 2 已经对产品整体、分流程的可用性水平以及存在的主要节点问题已经进行了说明。很好的培养了观众对于报告第三部分的阅读理解性与重点关注。

本部分的书写是个体力活——呈现问题

建议:按照测试流程/产品使用流程分块梳理汇总。

格式:产品界面、问题、影响等

tips:对于每个任务流程的问题进行总结与给予优化建议(体现用研价值,体现个人业务水平)

Part 4 : 问题优先级水平划分

找出来问题以后,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优先级水平的计算反馈与问题属性划分,属性划分这里我们可以对应尼尔森十条可用性原则进行界定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点:第一点,算是对报告的第三部分进行一个问题清单整理(毕竟在上一部分一页PPT写不了几个问题),第二点是问题优先级能够直接醒目划分优化的重点与顺序。整体对于后续业务基于此统一向用研返回问题优化排期帮助意义较大。

附:问题指标计算量纲

如何写产品可用性测试报告?_第1张图片
问题指标与优先级计算公式

以上,整理完。

毕业后从事用研工作已有一年,之前对于项目的总结复盘做的不够到位。之后会逐渐更新自己的项目心得体会。热烈欢迎五湖四海同行人士对我进行拍砖指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写产品可用性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