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1张图片

看《朗读者》这部电影,心情就像是独坐在一个午后,从两三点钟阳光的明媚开始,慢慢过渡到黄昏,天色暗下来,之后黑夜愈发浓重,不停蔓延的黑暗向你袭来。最后,一切结束于午夜12点----旧日的终结,新天的开始。

但是,黎明未来,希望与光明还在不可触及的远方。


电影聚焦在近代史上动荡不安的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穿过二战的阴霾,带着累累的伤痕,试图重建美好的正义乌托邦,清算自己犯下的罪恶。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集体概念,在这种抽象的状态下,历史就像一条长河,塑造人类社会的面貌,波澜壮阔。


电影不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历史,而是落到平凡又真实的个体上,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中,这种呈现使得电影有一种美丽的悲悯。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2张图片

从Michael Berg和Hanna Schmitz两个人具体的生命轨迹中,试图展现存活在那个时代,因而毫无疑问地,被时代所裹挟的独立个体,他们的生命状态,他们怎样参与了人类历史的过程,以及现在的我们该如何看待那些遥远的过往。

即便是再卑微的个体,那些爱恨都是真实的,我们发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相通性;而那些对生命摧毁性的创痛,在流血之后,结出丑陋的疤痕,让他们一生都负重前行。

它就像气势恢宏的史诗,轻轻拨开时间的面纱,吟诵历史迷雾中的血痕与误读。


质问你: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相。


如果你不曾参与过,你是否有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轻易地批判所谓的非正义。

电影的原著小说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早年创作很多优秀的侦探小说,因此小说《朗读者》既有严肃文学的厚重,也有侦探小说的情节的精巧性,电影改编之后依然精彩,草蛇灰线的伏笔甚为巧妙,很多细微的动作,却关涉到人物命运的重大转折。


电影情节流畅像优美的诗行,前半部分关乎爱情,15岁少年Michael与年长他21岁的Hanna相恋,一种健康明亮的情感在欢快的配乐中缓缓流淌,毫不羞涩地展现情欲与性爱场面,文学作品的朗读又为两人的欢爱增添浓重的仪式感,使得这份隐秘的恋情成为理想爱情的模样,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3张图片


这张剧照再次让我感叹于电影的美丽,狭小空间的相对中,一种朗读的姿态,渗透着爱情、荷尔蒙、文学相交融的风采。

少年手中的书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它本身就是性欲的大胆展示。

“我们在意的是朗读本身所带来的意境。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行为,这个行为贯穿了整个小说,它使我们感到了高尚,并且为这种高尚而感动。”

曹文轩为小说写的前言同样适用于电影。


这份爱情在两个人生命中,悄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以至于他们此生,都没能走出对方在自己身上“施加”的作用力。


有时候,是要和一些人相遇之后,你的生命和心灵,才开始它的成长。

在那之前,只是为了相遇而待机守时。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4张图片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媒介,突破了小说所采用的有限视角,在男孩儿Michael的视角和全知叙事中来回交织,Hanna的人生轨迹变得更为清晰,至少对我来说,从站在审判席上开始,Hanna的形象就站立了起来,她有了自己的历史和存在感,而非少年回忆中的神秘女性。

Hanna Schmitz,36岁时与少年Michael短暂相恋一个夏天之后,不留一言,离开了他。之后在德国西门子工厂中做工,即将提升时再次离开,二战时成为纳粹集中营看守。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5张图片


Kate Winslet的演绎丝丝入扣,凭此角拿下奥斯卡影后可谓实至名归,把Hanna作为一名劳动女性的气质表现得真实,又十分优雅,粗线条中渗透着天然灵动的美丽,穿上制服之后,还带上几丝英气。在少年的爱情中,又像一朵绽放的玫瑰。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6张图片

“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


展现最后那场审判时,电影特意给了Hanna和Michael两人穿上衬衫的镜头特写,意味深长,分离八年后,他们的命运又连在了一起。


汉娜被处在被审判的位置,Michael作为法律系的学生,参与Hanna的庭审过程,

处于对立面的两方,是曾经相爱过的两个人。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7张图片

这是电影要探讨的命题:

当你所爱的人成为有罪的一方,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模糊,你无法置身事外做一个愤怒的群众。

因为你知道事情的更多面,你了解背后的曲折,你知道被审判的这个人,并不是十恶不赦的恶者。


正因为如此,我们得以看到一个更真实、更关乎人性的历史画面,看到被书写的历史的背面:

那些被追讨的人,他们,要在多大程度上为这罪名本身而赎罪?

对汉娜来说,集中营的看守仅仅是一个谋生的工作。她不是罪恶的策源者,更不是罪恶本身。

但是,她是统治者利益的执行者。

她被裹挟在历史中,最终也深受其害。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8张图片

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之外,她是否有思考过工作内容的合理性,她是否知道自己的工作正在制造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而自己正在间接杀害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

大概她不知道。

雪崩中每一片雪都有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说,Hanna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应该为此赎罪。


最终,Hanna为了掩盖自己的文盲身份,被迫“承认”自己写了火灾报告,被判终生无期徒刑,其他看守不过被判了几年而已。

显然,这并不是一场公正的审判。

真相是,所有的看守都共同参与了工作,但只有Hanna一人被判终生徒刑。

仿佛审判一场,只是为了给人们心中的愤怒找到一个出口,为了把现在有的罪过找到承担他的人选。

电影有一幕非常耐人寻味,Hanna和其他几位看守走上最后的审判场时,场上群情激愤,大声控诉她们为纳粹分子,被咒骂的Hanna脸上渐渐生出恐惧。


我渐渐感到了一种狠狠压下来的沉重,这是一场正义者对非正义者的拷问,罪责需要被追讨,历史需要给所有受害者一个公正的说法。


当正义者成为控诉的一方,但是,谁应该是被审判的施暴者?

善与恶真的是如此黑白对立的分明吗?


汉娜不是一个坏人。

她只是一个和你和我一样的平凡人,接收着来自最高权力的一套说辞,因为很显然,她的受教育水平并不足以让她对这些说辞进行清晰独立的思考与选择。


纳粹分子在大肆屠杀犹太人时,用人种优越论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正义的理由,同时达到洗脑国民的目的。

在全社会都视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圭臬的时代中,Hanna无辜又困惑。

她在法庭中质问法官,那您呢,换做是你会怎么做?

法官无言以对。


把劣质人种杀掉,为人类保留优秀的纯种基因,以此让人类优生优育,不断进化。

二战时,这种言论甚嚣尘上,被认为是正义的真理,尽管它实质上是反人类的罪恶言论。

但那时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只是沉默被动地接受着。

这就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


所以,“朗读”本身,就是一个渐渐把心目擦亮的过程,学会对眼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行思考。

同样,也是一名弱小者渐渐发现自我的过程,它变得掷地有声,在被定罪的生命废墟之上,建立起自我的尊严。

当历史呼啸而过时,我们作为微小而独立的个体,除了沉默,还要努力用清醒的头脑去观察、去思考。

其实,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


《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朗读者》| 当历史呼啸而过,我们是否只能沉默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