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书评

儒林外史》是清代的吴敬梓写的。吴出身于一个挺大的科举世家,曾祖父是探花,族祖父是榜眼,官都做得很大,整个家族的显赫可想而知。但从他父亲这一辈就开始没落了。吴的父亲仅仅只是个清贫的小学官。13岁上吴的母亲死了,他一直跟随着父亲,过了几年安逸的读书生活。经文科举固然是他想要走的路,但同样他对诗词歌赋、野史杂书也很感兴趣。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在他21岁时,官场不甚圆滑的父亲被罢官了,第二年就郁郁而终。族人就欺他两代单传,与外人勾结了来谋夺他的遗产。吴敬梓由激愤变得放诞,“千金一掷买醉酣”。很快,他把财产挥霍一空,慢慢贫困交加

时人都以他作为反面例子教训自己的子弟,“乡里传为子弟戒”。背负着讥笑和压力,他在33岁时变卖产业,移家南京,卖文为生。在南京他认识了很多文人学者、三教九流的人物,慢慢对科举制度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倾向于当时“礼乐兵农”的务实学风。他虽然还有好几次科举荣身的好机会,都因自己狂放的性格、不愿去应试而错过。事实上,他也不愿再走这条路,“恩不甚兮轻绝,休说功名”。

因此,他的生活过得很贫困,常常靠典当东西、向朋友求助来过日子,有一顿没一顿。54岁时就悲惨去世了,死的时候也没有钱料理后事,“涂殡匆匆谁料理?可怜犹剩典衣钱”!要说只是这样过了坎坷磊落的一生,他就不值得大家去感慨了。在南京的日子,他写成了《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纵观吴敬梓的一生经历,不难发现,《儒林外史》的创作与他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书中的理想人物“杜少卿”就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创作的,各种事例相似度极高,我甚至揣测,写杜的好多细节都是作者日常生活的再现。而书中其他的人物,有大部分都是以他周围的亲友、相识者为原型的。这也使得这部小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处现实得无可挑剔。所以读完就更是怅惘,毕竟小说是作者血泪混合,带着生命气息的结晶,不由得人不尊重啊。从这一点上来看,小说的悲凉气氛是自始至终笼罩在人物故事上空的乌云。当读着那些好笑的故事觉得滑稽莫名啼笑皆非时,

从故事内容上来讲,吴敬梓写的是他半辈子亲见亲闻的一干文人,他们都在科举制度中沉浮,或痴迷攀附、神魂颠倒,或虚伪腐败、弄权害人,或轻蔑流俗、守身放任……这些人并没有主角配角之分,他们轮番上场,大部分在某几个回合里尽情展现自己的人生故事,然后又“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之后的故事中很少出现。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看起来更像是短篇故事集,把不同的人物故事依次呈现,仅仅用人物之间自然的引出作为简单的衔接。你随便翻开一个回合往后读,就可以读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在一个故事中,你可以看见故事的主人公性格的变化发展,可以窥见他人生的主要走向,也可以看见他周围的人是如何应对他的变化的。你可能会嘲笑他,会可怜他,会为他的人生感到不值,感到悲哀,感到无奈。所谓人生一瞬,世情如纸,并不需要长篇巨著就可以体会到。

而当你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读下来,这种感觉就一次又一次叠加,最后形成一种统一混沌的感受淤积在心里。这时,就明白了鲁迅说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有意思的是,吴敬梓在书中“明白”说自己写的是明朝的事,用的是明朝的时间点。但这么多人物原型和所讲事情又明摆着是清朝的事,

除“楔子”和结尾外,全书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第二回起至三十回止,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等人为代表,暴露科举制度下文士的痴迷、愚昧和攀附权贵、附庸风雅,同时,展现了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第二部分,自三十一回起到四十六回止,是理想文士的探求。作者着重写三个中心: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中心,塑造了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

第三部分,自四十七回至五十五回止,描写真儒名贤理想的破灭,社会风气更加恶劣,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陈木南与汤由、汤实二公子在妓院谈论科场和名士风流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林外史》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