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要写作的时候,你就一脸懵逼?

为什么每次要写作的时候,你就一脸懵逼?_第1张图片

01

听说过高考作文满分被破格录取的,没听过考好语文就能上清华北大的。

语文学习的综合实力,最终体现在60分的压轴作文中。

这可能是除识字外,语文最大的价值。

从小学起,我就是写作文的佼佼者,别人一学期用不完一本作文本,我3篇就能写个底朝天,每次作文点评,老师要是不提我名字,不让我站起来给全班朗读,我就不高兴,心中满是狐疑,甚是耻辱。

最开心的就是女同学传阅我的作品,在我们那个年代,才华装逼还是管用的。

一路走来,我的学习和工作离不开写作,但是装逼和牛逼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写的越多,越不满意,回头看落笔成文的东西,会觉得幼稚可笑浑身难受,而牛逼的写作者多如牛毛,自己连毛都沾不上。

不过,在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面上,如果用文字表达,我多少算及格。

周遭很多人写出的东西惨不忍睹,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基本技能的今天,有些人面对简单的写作任务却不知道从哪里写起,更不用谈内容的优劣了。

常规写作,根本不需要拼创意、拼技巧、拼天赋,考验的不过是素材整合的能力。

02

写作的关键点,就是搜集素材。

如果你要写1000字,你搜集的素材至少要在5倍以上,而你的阅读量,至少要在10倍以上。

如果你花5个小时写一篇东西,至少要有3个小时在搜集素材,半个小时整合素材,明确思路和写作结构,然后才是动笔。

举个例子。

前几天国乒罢赛事件,我追热点写了一篇文。

我看了各大新闻客户端所有关于该事件的报道以及大量的跟帖评论。

阅读了微博、知乎、公众号上各种不同角度的感性、理性评判。

然后搜索了刘国梁及罢赛队员的履历、战绩以及相互之间的交集。

最后,查阅体育总局的组织架构、近期人员任免以及改制的思路和措施。

通过搜集素材,总结了三条:第一、看似冲动的罢赛事件,背后直指对于体改的质疑。第二、绝大部分人对于冠军之师抱有同情和支持,这种共情源于这个团队带给老百姓的美好记忆,源于普通人多多少少经历过体制不公带来的伤害,进而发酵成为情绪。第三、上级对于体改的决心不容动摇,反抗越大,弹压越大,但是改制本身不可逆。

素材的意义在于引导和验证,以明确文章的定位和思路。

追热点的文章追的是情绪,但只有情绪并不能支撑起一篇文章,能支撑起文章骨架的是海量的素材,即使内容里并没有引用素材。

最后我做了三段式的架构:还原事实、回顾记忆、分析成因,再用情绪的主线贯穿。(原文见上篇《因为隐忍,所以呐喊》)当然,文章划上句号的一刹那,就是缺憾产生的一刹那,成文后再看,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标题太草率,句子的严谨度不够,但是,文章本身是相对完整的。

03

写文章就是盖楼,钢筋混凝土不够,设计再精巧,质量基础就会存在问题。

说到职场写作,大部分人就是准备不足,缺的不是写作思路,是搜集素材的耐心。

理性和客观陈述是职场写作的风格特点,解说一个概念,支撑事实的数据,需要从海量的新闻、采访、报道、论文中去找佐证,找支点。

写一句话只需要5秒钟,但写这一句话可能需要花费3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寻找素材,然而,很多人搞反了这种关系。

当然,即使你懂得写作的逻辑,也有可能感到绝望,费尽心思写出的一句话,最后被你的领导潇洒划掉。

不过,希望从来都是从绝望开始的,如此反复,反复如此,你会发现,写作不再是一件困难且充满压力的存在,它的难度甚至比不上冬天钻出被窝早起一会儿。

日常写作基于可控的科学流程,这种科学还有很多技巧,我们日后可以慢慢聊,但尤为重要的一种品质是——忍受孤独,享受孤独,这是每一个写作者暗夜里不可或缺的明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每次要写作的时候,你就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