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同事Rebecca加入了一个新公司,由原来的销售转岗做培训。
一入职,老板就安排她参加入职培训,并观摩资深同事讲课。
课余,老板问Rebecca,你觉得怎么样?
不知该说Rebecca耿直,还是二逼,她说,“挺好的,不过我觉得有些地方还可以加强。”balala说了好几点不足。
老板脸色迅速由晴转阴,应付了她几句,不再理会她。
很久以后,Rebecca从其他人那里听到老板对她的评价:“没有眼色,毫不虚心。”
Rebecca很委屈,问我,她只是说几句真话,怎么就触到霉头了?
那是因为,她还不具备批评他人的资格。
作为老板,安排新人观摩讲课,其用心显然不是让新人来找茬的。
无论多资深的讲师,授课都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挑几个不足,是非常轻易的事。
Rebecca没搞明白,挑刺并不能显示她水平高明,即使她确实有过人的能力,作为新人,也不应以这种方式来展示。
作为新人,她应该考虑的是,在这堂课中能学到哪些技能,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如何快速套用。
这个能力比批评更可贵,也更重要。
-2-
我曾经的老板Mindy,在团队出了名的严格,工作中出了差错能被她说哭。
有一次我们去其他城市集体学习,当地的同事介绍完后,很客气的让我们指教。同事有点不安的看着Mindy,因为她也知道Mindy以高标准、不饶人著称。
Mindy说了很多对方的工作亮点,同事的表情渐渐舒展了。最后,Mindy只提了一个小意见,并把我们区域对此的解决方案分享了。当地的同事无比开心,连连表示学到了。
其实在参观之前,Mindy就给我们开了小会,特意嘱咐我们以学习的态度,而不是挑刺的态度去参观。
“问题谁都会挑,别人有的,我们也有,我们并不比别人做得好,否则领导怎么会安排我们来向别人学习呢?”
Mindy的话,我牢牢记到了现在,此后的工作中,每当我想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总是先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做得更好?如果没有,就闭嘴吧!
-3-
自从咪蒙成为一个现象,网上讨论讨伐的声音此起彼伏。
看了知乎上的一个帖子集合,里面我唯一觉得言之有理的,是作家王路对咪蒙的评价。
他说的很中肯。他分析了咪蒙的文学功底、写作套路、营销手段之后,说,“其实咪蒙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只不过她选择了走另一条急功近利的路。”(大意是这样)
作为一个咪蒙粉,我之所以赞同王路的说辞,不仅是因为他有观点,有论据,更因为,王路本人,就是一位很有水准的严肃作家。
我同意他给出的专业上评价。相比较起来,其他人对咪蒙的攻击,就显得太无脑了。
对于批评咪蒙的人,我只想说,等你写得比咪蒙更好再来批评她吧!
键盘侠们会搬出一句,”我评价冰箱好坏难道要自己会制冷吗?“
不,你当然有资格吐槽冰箱,那只是因为,你是消费者而已。
如果你没有消费,就跑到卖场随意对导购说“你家冰箱不好”,你猜人家会不会觉得你有病?
前两天王菲演唱会,引来一片讨伐,说王菲“唱砸了”。其实大部分人是没有资格批评的。
除了两种人:比王菲唱得更好的人。以及掏了钱去现场看演唱会的人。
-4-
有人要说,”批评你是为你好,不是关心你,你水平那么烂我才懒得说呢!“
欢迎批评,但要看方式,以及有没有恶意。
不随意批评他人,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约束。因为没有哪种优越感,会比“批评”来得更快更方便了。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若他人没有你专业却随意批评你,你心中涌起的并不是欣赏,而是愤怒——“凭什么?”。
所以,当你对他人言辞犀利批评的时候,对方的感受也是一样的。
这不是目中无人,是人性使然而已。
所有打着“为你好”随意碾压的,都是毫不负责的喷子而已。
批评家之所以成为批评家,不是因为他们言辞犀利,而是因为他们专业。
金圣叹,纳博科夫这样的文学批评家,本身就是才华横溢的作家,他们有能力、更有资格点评他人的作品。
所以,下一次,批评别人之前,先想想,你真的有资格、有能力为批评的言辞负责吗?
如果没有,不如把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