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致读书会第九期

逸致读书会第九期_第1张图片

时间:2018.9.27  地点:立教楼B212

读书内容:《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1-4章)

成员:王东芳、张立平、田密、冯小霞、杨珍、李丽蓉、刘泓雨


第一章    麻省理工新生必修课——《生命的奥秘》

导读  东芳老师

本书主要讲述网络和信息技术革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的思想偏比较保守,虽然书中有些观点我并不太赞同,但是作者那种大胆、激进的思维和对传统高等教育批判性的思考我还是很欣赏的。本书一共12章,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章)主要关于对大学产生至今所存在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后六章)主要陈述泛在大学如何挑战传统大学从中世纪产生至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学历认证的一些构想。

译者序里译者通过与儿子的对话,将日常化的发问提升到教育层面的深度来讨论,这也是我们平时在做研究的时候要明确的一件事:我们如何提出问题?我们写论文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提出问题,这是写论文一个必要的思考过程,只有经过认真思考,知道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有意思:“学院内几位老师根据自己接受学术训练的经验炮制出一个四年制的本科生课程培养方案、三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三年制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过学院全体教师的讨论之后,就决定了学生群体在大学的主体学术生活,它的合理性在哪里呢?”其实书中就是在质疑其合理性,这些看似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的好多年,却可能只是一些老师们讨论(或许是经过社会和学科的结合,但是也可能没有),然后就这么随便地决定了。回头来说这些教授有没有足够的资历,他们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有没有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有没有结合学科本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到目前为止学科发展的状况和知识最新的形态?其实对这些我们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有些学校开设研究生教育学的硕士点,这些专业的开设校方是否预测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或者是预测了,那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地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还有某个以高职起家,培养蓝领精英的职业学校,开始招本科、硕士。


讨论

立平老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所有的国家办大学都会经历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进行职业培训,还是办成研究性大学,抑或是实施通识教育。这个问题哈佛大学处理得很好,研究生院也招收本科生。从研究型到实用型都有了。我觉得重点的综合性大学在这方面可能做得更好一些,主要在于他们能提供足够多的选修课。学校提供的选择越多,学生就越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对于一些普通的地方院校、高职院校来说,提供选修制度最大的困难在于教育成本太高,学校难以负荷。他们把课程计划制定得那么死、班额那么大,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从而将效益最大化。但是,任凭学校按照自己的认识来发展教育,也似乎是国家不放心的地方。所以目前全球教育也出现了标准与认证的趋向。就想目前中国的师范类认证,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产出导向,也就是说要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出结果倾向。这种产出导向理念源自工业社会中的订单式生产,目的是使生产与市场能够更好地结合,既可以控制人力物力浪费,又可以增加效益。但是,把这种导向运用到教育上肯定是有问题的。正如格特�.比斯塔在《教育的美丽风险》这本书里谈到的,教育是复杂的,不是指定了什么目标就一定产出你需要的产品。人是有发展的,如果人的发展完全是按照设计的方式(被完全控制)进行,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创新和发展吗?在别的行业如工业、企业、食品卫生等行业可以指定统一的标准,但是唯独教育很难在标准与最后的产出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独特性的个体,这样的悲剧我们批判了好多年了。不过,现在世界教育的趋势就是教育的标准化与认证,标准导向,评估者对照标准进行评价、问责,其实是懒政的表现。我只是针对教育上的标准化,觉得这只不过是有利于控制和管理而已。建立统一的标准对于差的学校发展或许会有一些促进作用,但是好的学校就很有可能产生抑制作用,抑制好学校的自由发展,也可能会让好的学校为了迎合标准而“削足适履”。


这一章主要批判地提出问题,结合泛在大学的产生提出现在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采用了畅销书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作者在MIT上的一门课——《生命的奥妙》。此门课为MIT所有学生的必修课,讲了这门课如何开展在线课程、如何录制。重要的作者并不是MIT的本科生也没有提交过任何申请表和陈述,但是他却能免费听这门课。但是MIT的学生每年的学费大约是57000美元。但是作者和世界上不同地方成千上万的人,他们不分年龄和职业都可以同时免费在线听这门精英大学的核心课程,这就是所谓的在线教育。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是因为高等教育正处于信息技术变革的浪尖上,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方式,颠覆了美国精英领导阶层的基础。在教育社会学里认为教育是阶层的复制,教育在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选拔之后,尤其上层阶级的子女更有机会进入上层的大学,尽管我们现在都在批判这件事,但是我们都无法否认这个事实。

 

讨论

丽蓉:从文中看,上层阶级的人在学校享受精英教育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而那些在线学习的人却可以免费接受同样的精英教育,这会不会造成另一种不平等?

杨珍:不会,因为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而不仅仅是上几节课的事,学生在学校能够获得的资源和平台是综合性的,对一个人的能力提升也是综合性的,这跟仅仅接触一门课是不一样的。而且,那些能进入哈佛、耶鲁这种一流的名校的学生,他们获得的资源,包括所谓的校友这些都不是你在网络上听几节课就能获得的。在校学生的见识,社会网络、阶层等都是不一样的。

东芳老师:对,在一流的名校学习你的见识、社会网络、阶层网络都是不一样的,通过网络课程你仅仅是上了一门课,但是在校的学生不仅仅是上了一门课,而是拥有了庞大的网络资源。

立平老师:即便是上学付费、在线免费,也不能就说是不公平的。富有者的钱从哪里来?来自于社会,花钱也是回馈于社会了。

丽蓉:这是不是跟美国的那个理论有点相通?1%的人在为99%的人创造财富,也就是说1%的精英阶层在养着那99%的人,这也是我刚才问题的来源。

立平老师:反过来说其实也是那99%的人成就了1%的精英,巴菲特的钱也不是自己造出来的。我们说现在的社会基本上也可以说是福利社会(至少从政治话语上如此),从“补缺型福利”逐渐走向“普惠型”福利,社会发展的红利是要让成员共同享有的。所以,不是说有钱人天生就是有钱人,所有的资源都要向你敞开,你需要把财富适度回馈给社会,资源需要均衡,再进一步说社会不应该变成倒T字型,而是纺锤型或金字塔型。

东芳老师:现在社会的形状是不是应该是中间大两头小才是健康的?

立平老师:社会存在类型有三种。第一种稳定结构是金字塔型,底盘大越往上逐渐变小。第二种是纺锤型的,两头尖,中间大。第三种是倒T字型,上头极尖,下面普遍平,就是丽蓉说的那个99%和1%那个类型。社会财富适当均衡,社会才会安定。就像收税,5000块起征,收入越高纳税越多;富人多纳税,穷人少纳税或不纳税,强制均衡的意思吧。


信息技术变革中的高等教育不仅学习方式改变了,而且改变了美国的精英阶层,从而进一步改变社会创造知识和经济发展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泛在大学。接下来提出教育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稀少而昂贵的资源,但是在泛在大学这种状况是不存在的。因为信息技术可以逾越一切,任何大学都因为泛在大学的存在而可以获得更多的东西,但是译者对这个是持质疑态度的。他在译文中用提到西藏大学。虽然西藏大学有很多卫星可以同步享受到清华和北大的教育资源,但是西藏大学并没有使用。这说明科学技术背后还有教育观念,意识形态等的影响,信息技术并不能跨越一切鸿沟。

 

讨论

立平老师:社会学上经常批判的文凭社会,对此有所体现。在中国,即使你有机会在家学习哈佛大学的课程,你也不能放弃在高校里读书的机会。因为高校可以给你一个文凭,而哈佛大学的课程不会给你提供文凭,没有文凭在中国能得到社会认可吗?估计较难。

丽蓉:如果中国取消了文凭制度,那还会不会有那么多人上大学?

东芳老师:那就会出现一种新的东西来替代它

立平老师:只要是高等教育还有选拔功能,文凭取消了也会出现别的东西。现在的社会还会按学历、按学校等级(985、211、双一流)进行人为的筛选。

东芳老师:泛在大学会改变很多东西:招生、学业评价的标准、文凭的价值等等。作者认为泛在大学将解决普通大学在千年前首次建立时就遭受困扰的基本问题,即如何以合理的价位向广大人民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立平老师:我是这样理解的,泛在大学可以提供更多的选课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经济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特别武断的判断:传统大学可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正如前几年慕课刚产生的时候也有很多国外的学者认为慕课会改变传统,会让学校消失的类似观点。接下来又开始批判美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费贵、就业难、学生债务高、学生流失率高达60%。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相比美国大学的高流失率,中国大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淘汰率太低,只要进了大学就高枕无忧了,毕业时即使有很多不及格也会制造各种清考让学生获得毕业证。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局面。

在书中罗列的各种观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泛在大学的期待是很高的,能够解决学费贵、学到知识少的问题,如果作者的假设成立的话,我认为可能会冲击那些排名靠后的学校。一般来说大家都愿意选择一些排名靠前的学校的课程。


 第二章    大学的历史变迁

导读  东芳老师

第二章是对大学发展历史的一个追述。近代第一所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创办于1088年,但是它与我们所熟知的大学有很大的差异,其最初出现是在11世纪晚期,学习工商业行会的模式组办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是一个学生行会,被称为学生大学。学生大学就是一群学生聚集在一起,为了学习,决定共同投入财力、智力和精神资源。学生按族群组成行会雇佣教师,要求教师根据合同和法典来确定教学标准,教授们必须按时上下课,离开城市要交纳保证金,在学年中责无旁贷地教完整的课程。如果课堂少于五位学生听课,教授会被罚款。这是最初的大学也是所谓的学生大学。

教授也会成立自己的组织。虽然今天的学院和大学是通用的,都是指高等教育机构,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大学指的是学者和学生的聚集地;学院仅是学术大师的行业协会。学术协会管理入职测试,通过测试者才能拿到教学执照,这是最初的学位证书。

第二所大学是欧洲大学诞生于巴黎,由教授组成,是一所教师大学,也称先生大学。从那以后大学的模式几乎没有变化。这时候的大学拥有很多重要的书籍,此时的大学多数坐落于交通和商贸中心的城市里,而且大学很少,只有拥有智力资本的人才能决定谁能入学以及入学的条件。查尔斯,哈金斯写过一本书《大学的兴起》,主要讲述了今天的大学是怎么产生的。

巴黎大学建于12世纪中叶,源自巴黎圣母院的教会学校,根据学科将教师分为教会法规、艺术、神学和医学等系部。随着巴黎大学的诞生,阿拉伯的声誉达到了巅峰,这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的典型例证,也就是所谓的教师大学。

英国的牛桥学院模式,牛桥学院模式对世界高等教育最典型的突破就是住宿制,就是以学院为单位,学生和学监住在一起。牛津大学的产生得益于1167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不允许英国的学生在巴黎大学学习,因此大家开始汇聚牛津。牛津之所以会形成住宿制是因为学生跟当地的居民发生了暴力冲突,从而迫使大学开始建立自己的学生宿舍。这样学院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独立生活的地方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牛桥模式的缘起。

牛桥学院模式产生之后其典型的特征包括学院自治、自筹资金、负责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大学管理测验、考试跟授予学位。后来剑桥大学在亨利三世的特许下也采用的牛津的学院模式。后面穿插讲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变革对大学产生的影响,书籍从原来的口口相传、手抄到后来有了印刷术之后印刷的产品一直发展到今天的电子版,可以被无数次转发。但是中世纪的书籍很难获得,为了防止价格垄断,大学被赋予权利规范书籍的生产和销售,博洛尼亚大学要求教授提供讲座的书稿以便出版。

这里提一个问题:为何博洛尼亚、牛津和剑桥大学至今仍然以其创建时的方式运作着(巴黎大学毁于法国大革命?)答案是,新技术为大学赖以建立的商业模式提供了补充。虽然有文化的人能自行阅读,一些富裕的人甚至能拥有小型图书馆,但是也仅有一小部分人和机构拥有足够的财力来积累、储存和编目值得阅读的书籍。接下来就是读哪些书以及和谁讨论的问题。学生需要证书来证明自己学到了什么,大学里有教师和同伴,提供教学,颁发学位证书,这些功能是书籍本身无法替代的。书籍在不断地强化大学是一个稀有而昂贵场所的理念。

美国正式建国之前就已经产生了9所殖民地大学,17世纪,清教徒艰难跋涉到当时的美国,他们的思想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印刷技术革命使他们充满信心,去自由探寻在文字世界中的意义。1638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以母校剑桥为名创建了哈佛学院。哈佛大学得名于富有的剑桥男校友约翰.哈佛,他临终前将一半的个人财产以及自己拥有四百本藏书的图书馆捐给了这所新大学。为了感激他,1639年这所大学被命名为哈佛学院。1640年,另一位剑桥毕业生亨利.邓斯特教士被任命为哈佛学院的首任校长。邓斯特在剑桥寄宿制大学模版的基础上,实施四年制的学士学位教育。到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九所殖民地大学已经建立。不过这时候的大学只允许特权阶层的男性入学。

相比而言,美国人对创建大学采取的是一种更为放任和宽松的政策。政府将建设新大学的任务交由各州、宗教教派负责,前提条件是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自行解决。美国当时的大学和牛津、剑桥不一样,不掌控在教师手中,清教徒们把大学这种学术机构委任给能够维持他们宗教正统的虔敬派掌管。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90%的美国大学校长属于神职人员。美国大学的目标既不是创造知识,也不是传授知识。相反,这些清教徒们认为学生需要进行“脑力训练”,也就是要求学生开口读书,同时,纸张在当时依旧很昂贵,对毕业生来说,口头陈述比提交书面作业更经济实惠。接下来的30年,出现了美国高等教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争论,围绕大学应该是什么样的议题,有三种观点互不相让。虽然书中一直在说争论,但其实这在美国这并不是问题,目前三种方式都在很好地发展,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的表现。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三种观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种是实用培训类大学。1862年《莫里尔赠地法案》的实施。它赋予每个州在西部地区拥有土地的权利,土地收入被用于建造大学,要求大学所开设的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服务于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这里顺带提一下斯坦福大学的建立,该校的建立主要是资本家斯坦福在跨州铁路修建过程中剥削工人赚的钱用来建造大学以此纪念他死去的儿子。

第二类大学是研究性大学,研究性大学是学习德国洪堡大学的模式。学者们自由、博学,他们可以自由地按照其认为适宜的方式,拓展知识。教师及其研究是大学的核心,学生却不是。这种理念很明显受到教授们的热烈欢迎。1876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森大学,它秉承了这种理念。该大学一开始就和赠地大学不一样,其职责不是为了各领域培养人才,而是为了给有资质的学生提供更高级的教育(即建立一所只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但最终鉴于政府的压力,最后还是建成了一所同时拥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学校。它对院、系的提法,标志这大学和学院的一种新结构的诞生。教授被安排到自治部门中,每人专攻特定的学科领域,首要的目标是推进该领域的知识。

第三种观点是通识教育。最早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英国神学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开篇就对大学进行了界定,他指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标是智力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大学要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推进知识。”他认为宗教教育和通识教育是不同的。“知识是一回事,美德是另一回事;判断力强并不表明有良心,文雅并不等于谦逊,看问题视角宽泛与公正并不等于信仰”也就是说知识和道德是两码事,宗教解决的是道德的问题,而通识教育解决人的知识问题。

纽曼相信,真正的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讲授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最为重要的是,要去理解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教育课程,还需要学生刻苦学习。

时至今日,人们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仍存在争论。一些人认为通识教育意味着培养最核心的知识和能力,学会批判性思维,能看到知识的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另一些人则认为,最主要的是感悟经典的文本、作者和哲学家的思想,洞悉时代的智慧。不过两类人都一致认为,大学不应该局限于把学生培养成某个狭窄领域的学究,或者只是让学生学会某种具有实践价值的技能;相反,大学应该有一个更崇高、神圣的目的,它应该帮助人们更完善。

 

讨论

立平老师:这跟美国流行过的两种教育思潮有些关系,那就是要素主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认为有“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其中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艺及传统的态度、理想等,这些要素是人人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主张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统编写教材。该思想重视智力的陶冶,主张提高智力标准,充分发挥教师的权威作用,对要素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应强制学习。永恒主义教育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借助对永恒真理的认识促使永恒人性的发展;强调通过知识教学向学生传授永恒真理,以便使学生认识永恒的世界,同时又使人的最高属性—理性得到发展;提出让学生学习世界名著的“名著课程”计划。强调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以上是通过百度搜索来的,时间仓促没来得及整理)

我认为要素主义教育有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判(对其精神领袖杜威的批判),对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和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正;而永恒主义是对要素主义的批判,挥起了“永恒价值”和“复古式”课程标准的大旗,却更加否认了实践论的观点。要素主义教育是面对工业社会知识发展的需要,强调知识的逻辑建构,可能引发死记硬背和应试的教育;而永恒主义教育强调人类经典,走的是恢复人文教育的路子,其结果可能导致精英教育的泛滥,使教育变成了大学专利和少数人的游戏。

东芳老师:这跟通识教育的两派有点相似。

美国高等教育的显著优势就是三种模式齐头并进,作者认为这归功于艾略特的功劳。1869年,35岁的艾略特成为哈佛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校长,为哈佛服务了40年。他对美国高等教育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哈佛的研究生院和职业学院必须招收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更具创造性的是他用选修课程替代了必修课程。选修制度催生的现实是:大学成立的院系越多,雇佣的学者越多,大学能提供的选修课越多,选择性更大。

1861年美国的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是由耶鲁大学授予的,过了40年,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写了一篇关于博士学位的论文——“博士章鱼”,谴责大学只雇佣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作为教师的趋势,同时谴责大学的虚荣和贪婪。

    知识点补充:

立平老师:哈佛大学的发展也不是总由有识之士支撑的,它的竞争对手斯坦福大学的建立即说明了这一点。关于斯坦福大学建立有这样一个故事:时任加州州长及参议员的铁路富豪利兰·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简·莱思罗普·斯坦福的爱子小斯坦福随父母在欧洲旅行时,感染了伤寒不幸病逝,悲痛的斯坦福夫妇返回美国后,决定将他的2000万美元的积蓄捐献给哈佛大学,以纪念曾经在此就读的儿子。故事的经过大致如此:

那天,一对老夫妇没有事先预约,就直接去拜访哈佛大学的校长。女的穿着一套退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

校长的秘书 在顷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老土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往来。

老先生轻声地:“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礼貌地回答:“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小时,秘书一直忙自己的事,把他们冷落在一边,希望他们知难而退,知趣地离开。他们却固执地等在那里。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

他接待了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书,他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愉快。但是去年,他因车祸而身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遗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不和墓园一样了吗?”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树立一座遗像,我们是想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再次审视了一下乡巴佬身上的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了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价值超过750万美元。”

这时,那位女士沉默了。校长终于如愿以偿,可以把他们打发走了。

这位女士转向她的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座大学?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来到加州,用2000万美元和帕拉托自己名下的3561公顷土地成立了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以纪念他们的儿子。

(此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三章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导读 田密 

第三章主要是关于大学本质的论述,主要揭露了美国研究性大学所存在的问题。大学该何去何从从信息技术对大学和教育带来很多新的启发。

艾瑞克·兰德的教学方式几乎与其研究科学的方式截然相反。当他的研究结果免费供全球共享时,他所任教的课程只有少数精英才能享受,最多也就几百人,因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室一次也就能容纳这么多人。

1988年,斯蒂芬·乔尔·特拉亨伯格(Stephen Joel Trachtenberg)被聘为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校长,在他的领导下,该所大学一跃成为美国最为昂贵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曾是一所精英大学,是高等教育急剧扩张的模板,其他学校仿效的对象。普通大学的缺陷,尤其是忽视本科生教学的一贯做法,对于关注教育的人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大学文凭就是向上流动的标志,也是向上流动的方式。

接任芝加哥大学校长职位,哈钦斯开始实施大胆的改革。六年后,他在耶鲁大学一系列讲座中谈论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哈钦斯写道,管理综合型大学的官僚们不关注教学,却关注如何获取更高的地位,赢得更多的资金。……这意味着,要极尽可能提供好的食宿并取悦学生。同时,他猛烈抨击将学位获取机械化的官僚做法。

艾略特的选课制度就表明了教育需求是无法满足的,“教育者不能让学生支配学习的过程,除非他们准备好承认自己仅是监护人,监管着一个无目的的、反复试验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大部分价值仅仅是防止学生变坏。”此外,选修课程制度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学术放任主义,”这意味着,“大学更多是为了教授服务,而不是按照其建造的初衷为学生服务。”

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保罗·迪马吉奥(Paul DiMaggio)和沃尔特·鲍威尔(Walter

Powell)给出的解释是“大学同构现象”。“同构现象”也意味着模仿。另一种同构现象是“规范化”。综合型大学创立了两类影响力非凡的庞大职业阶层:管理者和教授。这两大类阶层都想使自身地位永久化,都想使维系其存在的大学永久化。

布什呼吁对科学投入新的更大的国家资助,可以利用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负责的拨款来实现,这就是国家科学基金。与此同时,国家的中产阶层正在扩张,布朗对托皮卡教育教的起诉案(Brown V. Board),以及其他重要的法律案件,将大学之门向少数族群的学生敞开,女性的经济和社会解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克尔揭露了综合型大学的缺陷。1963年4月,他在哈佛大学做了系列讲座,收集在《大学之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这本书中。克尔也看到了现代大学的混乱现状,同时也认识到,大学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哈钦斯是最后一个伟人,是最后一位真正从根本上努力改变自身以及高等教育的大学校长。”

结果是,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成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州立高等教育政策。克尔制定的加州蓝图执行三级制:加州大学体系为第一级别,招收全州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以研究为核心;中级为加州州立大学体系,这也是赠地大学的传统。剩下的一半学生每年超过一百万人处于底层,进入社区大学。此后,克尔的总体规划随后被全国各地纷纷效仿。

1976年,一位哈佛大学的劳动经济学家理查德·弗里曼出版了《过度教育的美国人》。《纽约时报》的头版开头写道:“上大学就能过上好生活,在这种信念维系了几代人之后,上过大学的美国人正在失去他们的经济优势”。持有学士学位的年轻人,1960年占比小于10%,到20世纪70年代超过了20%,到20世纪90年代超过了25%,今天已经超过了33%。大多数大学是不盈利的,它们竞争的不是钱,而是更宝贵的商品,即地位。

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给全国的大学排名。


讨论:

田密:美国很多大学的学费都在上涨,而且很多都已经高到学生没法接受了,当大部分人都要靠贷款才能上大学的话那肯定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泓雨:近期有看到新闻,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开始免学费提供教育。读医学和法律在美国是非常昂贵的。

立平老师:其实波士顿大学的影响很坏,它原来排名靠后,然后通过多收学费让人觉得学校很好,然后再用这些钱不断扩建,再到处聘请一些名教授过来任教,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排名靠前。之后很多社区大学都模仿这种模式,现在也急着升本、招硕士、招博士,给学校改个名字,把社区去掉,改为XX University,再提高学费,都是用同样的方法来提高排名。

东芳老师:中国也有这样的吗?

立平老师:这种风潮其实已经漫及世界。我们知道的很多中国学院不是都在升大学吗? 但是,中国的学费是没有办法乱收的,国家有统一管控。

东芳老师:所以政府控制的和市场控制的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立平老师:很可能还有看不见的手。中国的大学主要是通过扩招,国家给高校拨款是按照人头拨,因此高校扩招越多人得到的经费越多。

东芳老师:中国的高等教育是纯公益性的,光靠学生的交纳的学费远远无法支持一个学校的运行,所以高校才会都寄希望与捐赠,但是中国的捐赠也并不像国外那么普遍。

立平老师:这样的话那为什么高校要扩招呢?高校扩招的动机在哪里?

东芳老师:不是学校要扩招,那是政府要扩招,每个学校的招生名额都是政府给定好的。中国大学跟国外的大学模式还是不一样的。

丽蓉:书上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募集资金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有钱人希望支持的是已经很优秀的学校,但是这种优秀是需要数亿美元的投资来换取的。募集基金在西方来说主要是校友捐赠嘛,这似乎是他们的一个传统。我特别想知道这个传统是怎么来的?是什么催生了它的发起?我至今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立平老师:这可能与早期学校的来源有关。西方早期的学校很多都是教会办的或受教会支持建立的,运行资金都是一些教友捐赠的。马克斯韦伯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有提到: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作一种目的、一种职业责任、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德语中的Beruf和英语中的calling被教友称为“工作”,代表的是“上帝安排的任务”。人为上帝而工作,而凭能力挣到的钱都是上帝给的,所以要富人要把钱捐出来做公益,就是献给上帝了。所以他们有了钱之后都会自觉地捐出来给一些慈善机构、大学等。这跟一些中国人的理念不一样,他们赚钱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家的需求,以及满足自己对金钱拥有支配权的欲望,你看看乔家大院、大院、姜氏庄园、刘氏庄园、陈万宝庄园、牟氏庄园等,中国的“壕”有钱了就是这样支配财富的。而基督教徒认为捐赠是一种责任。

 

第四章 大学何去何从

导读 田密

本章主要讲知识建构的问题,也讲作者理解的学习是什么,在70页的倒数第二段:“学习科学就是花费时间碰壁,直到你找到正确的路。”就是在这样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下如何去学习。后面导出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大楼和他们对于未来教育模式的探讨,并建立起一流的机器人技术和信息统计中心。但是这所大学也会担心未来他们在高等教育的扩张和激烈竞争中会渐渐湮灭。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果就是:“世界在教育如何发生以及人们如何学习这一大的转变的边缘静止——大学无处不在。”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其他正在开发中的新教育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的相关经济运行模式”,这是本章的主旨。后面提出三个例子:一是作者的父亲的生平,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说明在他父亲的时代教育是什么样——纪律严谨,教师由修女担任,教育机会难得,总之,一切的机遇都和受到教育有关,能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还有赫伯特·西蒙的教育经历,他是计算机领域的教育技能开创者。他认为世界是个复杂的整体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选择,但只有有限的时间和知识指导决策。西蒙称这种现象为“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指导人们找到“还算满意”的结果。他在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定居,在那里他不断进行思考和教育工作,并开发了一个计算机程序名字叫“人工智能”。

克劳德·香农是现代信息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具体研究大脑如何工作和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人是如何思考学习,即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认知领域,比如我们现在研究的脑科,并且更细致地认识到人如何接收信息,进而影响到大学将来的发展。

大脑皮层如何进行学习?科学已经探索到了大脑的灰色物质是用于感觉、记忆、语言等。还有大脑是如何运作的,人的认知结构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大脑皮层主要是用来进行思考和学习的。位于大脑外层的灰质皮层,负责调节感觉、记忆、语言和意识,更深层的一部分大脑皮层从你的感官接受信息。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的教育。

“教育比任何人意识到的都要复杂得多,标准的泛在大学模式不具备激发个体积极完成极其困难工作的条件,也无法帮助具有截然不用的个体神经模式的学生达到相同严格的学习目标。”人是极具个性化的,标准化的模式是无法达到最佳目标的。

人的复杂思维和认知,例如维果茨基创造“最近发展区”,皮亚杰认为学生积极与周围的世界互动,学习就会发生,通过挑战应用模式和经验,人们构建知识和意义。后面讲到高阶认知,还有很复杂的东西比如颞叶如何帮助我们完成学习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些都对我们的学习和个性化都有很大影响。

那么未来社会更复杂,人自身也在不断发展,教育也会越来越复杂,可能面临着无法实现人的个性化和教育的公平发展。大学何去何从还在继续探讨当中。


讨论:

立平老师: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和“脚手架”理论,皮亚杰提出的是“图式”(scheme),而不是“模式”。书里的翻译与现有的说法不一致。

丽蓉:还有一处翻译有疑问的地方,在83页倒数第三段:“穷人越来越多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这是什么意思。

东芳老师:学生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低收入的穷人家庭,我认为应该是这样,可能是受到英文的影响,顺序写错了。

田密:我觉得也有可能这里的意思是,大学越来越贵,贷款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还贷款而成为穷人,所以“穷人越来越多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但是这里也没有讲的很明白。

立平老师:到时候见到译者,请她来解释。好,感谢两位的精彩导读。


推荐书目:

伯顿克拉克《我的学术生涯》

克尔《大学的功用》

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逸致读书会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