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

黄晓明在一档综艺里的“明言明语”火了好久了。

“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都听我的”......这类自我中心的话已经被大家吐槽烂了。很多人还总结说,黄晓明似乎有一股“习惯性否定别人”的交流模式。

据说他最近几期节目中已经改变很多了,但我们还是想后知后觉地讨论一下这种“习惯性否定”的现象。

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_第1张图片

相信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种人,不管你表达怎样的观点,Ta嘴里冒出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否定句:“我觉得不好”、“不行”、“我不同意”,往往还伴随着摇头、闭眼、皱眉等一系列配套动作。结果等Ta说完原因,你可能又会发现,Ta并没有更多高见,甚至还可能又将你的观点重复了一遍。

提出反对意见很正常。但问题在于:在提出反对意见之前,这些人似乎根本没有认真在听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否定”只是个习惯性动作,目的是开始自己的表演,俗称“孔雀开屏”。

就像你开开心心打算买一双很漂亮的鞋子,Ta一张嘴却是“颜色太丑了吧,款式还是三年前的,过时了,这鞋跟走起路来肯定不舒服,啊,白送我都不要!”

你说气不气?气死了啊。邪门的是,工作生活中我们还偏偏总是无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些人。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以否定别人为乐吗?

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_第2张图片

是的,否定别人可能真的会让他们感到快乐。

社会心理学家 Festinger 认为:我们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认识自我,并且这个过程会带给我们丰富的情绪体验。当我们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比较时(上行比较),会感到焦虑甚至自卑,而当我们与比自己差劲的人做比较时(下行比较),会获得自信和满足 [1]。

也就是说,如果周围人都很胖,你就会觉得自己瘦。如果朋友圈别人都在晒旅游,你就会觉得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在加班。同理,如果别人表达了一个特别棒的观点,或者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笑话,我们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有点蠢、有点无趣。这感觉可不太美妙。

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_第3张图片

于是有些人就会选择否定甚至贬低他人,让自己重新获得优越感。自我肯定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的提出者 Steele 认为: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肯定,它保护并维持了我们的自我价值。而否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和行为会带来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会让人产生不适 [2]。

所以,如果对方提出的是和我们完全相反的观点,即使他再有道理,我们也很难认同,因为“他是对的”=“我是错的”——承认自己错了,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判断孰对孰错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还会存在一种“验证性偏差(comfirmation bias)”:为自己支持的信念找证据,而选择性过滤掉和自己信念不一致的证据[3]。当你已经形成一个观点,比起听取那些和你观点相左的意见,你更愿意寻找证据去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

——就像当很多人觉得黄晓明极其不讲道理时,大家就会努力去翻出所有能证明他不讲道理的截图,而选择性忽略掉他其实也爱讲冷笑话、也会关心员工的那一面。

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_第4张图片

你看,我们急于否定黄晓明的样子,是不是也像极了节目中黄晓明否定别人的样子?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习惯性否定”他人的心理。就像前面所说的,这是心理很正常的反应。

看到别人“习惯性否定别人”,就指责他“专制霸道”,看到别人“公交车上不让座”,就指责他“没有道德感”......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评价的标准又会变得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公交车上不让座”可能会意味着:昨晚没睡好太累了、身体不舒服实在站不起来、还有俩小时才到公司……

很“双标”对不对?

并非因为我们不善良,而是我们总习惯于从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了。

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_第5张图片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观察自己和他人的亲身经历时,视角会有所不同 [7]。具体来说,当我们作为行动者时,我们的注意力会聚焦在自己周围的环境上;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的时候,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会变得相对模糊。

这种视角的差异往往会引起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即我们在解释他人身上的消极行为时,会低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造成的影响。但在解释自己身上的消极行为时,会更倾向于从环境因素来归因。

在这里,归因指的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人人都有归因的倾向,尤其是对于一些消极的事件 [4]。其中,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类,内部归因又叫性格归因(dispositioanal attribution),也就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到诸如性格之类的内部因素,外部归因又叫情境性归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它意味着把事件原因归结到情境、环境等外部因素 [5]。

因此,某明星忽视并否定他人建议、固执己见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他就是一个霸道总裁、中年王子病。”

但轮到我们自己的时候,原因可能就变成了:“生活所迫,第一次当领导我压力也很大啊。”

所以啊,下次我们再想要否定别人时,也许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

我真的看到全貌了吗?

文/文小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