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推

受邀写几篇书评,但先谈谈我对书籍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其实我并不足以以一个评论家般的腔调和口吻去对任何的作品做一个评论,好在我也并不喜欢这样,因此对于下文所说到的作品仅代表个人观点。

不同的书对于不同的读者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我比较赞同西方国家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对于书籍作品在作者和读者两方之间的一个多层次创作的看法。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作者,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有一个主控的创作思想,或者说是写作目的,

但很多时候写作目的是多层次的。

再者就是读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与作者产生的思维碰撞并最终被读者所认可,书籍阅读的价值才能被最终实现,而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去理解文章就是因为在一方面造成的瓶颈。而这个瓶颈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年龄、专业、文体、内容量、思维熟度、对作者了解程度等等都会成为我们阅读时产生瓶颈的原因,我从前总因自己不能读懂一些文章而苦恼。但其实我们并没有必要去苛责于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举一个例子,比如对于《百年孤独》、《日戈瓦医生》这样内容充实,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言语凝练的文章的受众人群是有别的。《百》这本书从初中就安静的待在我的书架上,之所以到高二才看不是因为想不起,其实就是因为看不懂而已,我曾很认真的拿笔记记录下书中布恩迪亚家族里各个长得瘪口的名字和他们七代人凌乱的人物关系,像是研究社科类文章一样仔细斟酌。然后碍于耐心有限而合上它。因此我想说的是,我们对于一时半会难以理解的书,不必太纠结,那些隔阂摆在那里就说明我们还不适合看它,至少当下是这样的。当我们经历些不愿经历的,看到些不愿看清的,我们才会具备读懂它的能力。

再者,对于作品,我们任何的理解都是可以的,唯一的区别只是于作者的创作目的能否有深浅不同的接近程度,而作者不会因为你的理解有偏差而感觉作品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你所有的观点都是成立的,文字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社会性,所以我们所理解的阶级差异不能强行将其附着在文字上面,文字是无辜的,因此我秉持在对待文字上并不带有任何的偏点。

但在以前我会对于作品会有一个差别对待的观点,如果我能够被称之为写手的话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能成为一个网络鸡汤文的写手,因鸡汤文现在似乎成为了不够水平文章的代名词。而后我觉得,倘或我的文字为成为任何人带去一丝丝心里的慰藉的东西,这便不至于我的文字灰头土脸的太过苍白无用。最后我想说的是,所有的文字都是一样的,它的价值不是出版多少次,获得多少奖,内容多精致,它能诞生出意义的唯一方式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在整个文字的世界里能够幸运的与它相交汇,因此去阅读吧,正是因为这般平凡而简单的我们,文字才有了如此巨大而深刻的意义。

文学、散文类

《自在独行》

《灯下尘》

《大地之灯》

《尘曲》

《好一座浮岛》

《我为你洒下月光》

《目送》

《野火集》

《亲爱的你慢慢来》

首先是文学的散文类型的推荐,主推一位我最喜欢的作家,七堇年。

七对我在文字上的影响至关重要。我还记得当时那个不太喜欢看书的我,每当看到满篇密密麻麻的字迹就犯困,当我无意间抽出我书柜上的那本《尘曲》,翻开,

“再也没有哪个年代的人像我们这一代人这么无所事事了,民主、共和、自由、良知,这些遥远而又抽离的词汇,打开了人性中诸多无处宣泄洪潮的阀门,亦成了我们活着的虚无和痛苦引流的渠道”。

我惊于有人能将我或者说我们大多数年轻人的状态放大至整个社会的格局,以这般巧妙而贴切的文字表现出来。七她的文字之所以这么吸引我并不是她的文字到达同大家般多么纯熟的地步,而是在这样复杂,而又没有太多界定的文字的世界里,七她让我找到了我这个年纪与作者真正有的共鸣。就像《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这样的文章写于同我们一样年龄的时期,多多少少能在文字中真真切切找到一些东西。

文学,小说类

《日瓦戈医生》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我在天堂的那五年》

《无声告白》

《简爱》

《雾都孤儿》

《呼啸山庄》

《百年孤独》

《苦妓回忆录》

《沉默》

《外婆的道歉信》

《红豆生南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解忧杂货店》

《奇岛》

《老人与海》

《京华烟云》

《围城》

《活着》

以上所选出的这几本小说里,无论是《呼啸山庄》中受到种族歧视但内心温柔的希斯克利夫,还是《雾都孤儿》中不断逃离不断身陷绝境的孤儿奥利弗,亦或是《红豆生南国》里在城乡市井中穿梭的保姆月娥,都让我记忆深刻,这几本书,有许多并不是国际上的名家大作,名著类的书籍恕我没有能力去对其大量推荐,因我自己也接受有限。但并非每一部名著我们都能将其吸收完,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对于《无声告白》不大希望有太多人错过它。

因为女儿莉迪亚的死,带来的是詹姆斯家里每个成员之间的秘密被一点点的揭露,

父亲外遇、母亲失踪、儿子内斯被忽视、杰克爱上内斯,这之中有着种族、婚姻、性别、爱情、亲情。伍琦诗的处女作,但文字当中没有一处的落笔是随意的,紧凑富有张力,充斥着半篇以上文章着的是种透不过气的压抑,甚至读后不敢再有第二次翻开的勇气。

文学、随笔类

《令人怀念的1980年代》

《瓦尔登湖》

《来自地球的信》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大自然的日历》

《我们仨》

情爱小说类

《澜本嫁衣》

《北海道物语》

《睡美人》

《东京爱情故事》

《情书》

《消失的爱人》

《澜本嫁衣》讲述的是叶一生和叶知秋,两个“姐妹”,进入纷乱的社会后迥然不同的人生。知秋用自己身体诠释对于康以明最深的爱,她活成了一个现世社会里最卑微、甚至以卑贱称之的女人,但是在这样的女人身上,保持着的是从一而终至此不变的对以明的爱。本书特地独行的一点是用叶一生的第一人称视角去描写的知秋的一生。

“他的感受太丰富了,但现世的世界又容不得这般不切实际的活着”

感悟、思想类

《生活的艺术》

《美国人的智慧》

《爱与孤独》

社会科学类

《文学史二十讲》

《伊西丝的面纱》

《21世纪资本论》

《国富论》

《新经济理论》

《认识电影》

《电影文学》

《故事》

我想我需要对《21世纪资本论》和《资本论》做个简单的区分,首先说明,在这两本书中,我主推的是《21世纪资本论》。

《21资》和《资本论》都叫做资本论,但是因为两者在创作时间上有所区别,造成内容和我们现代经济政治背景上有不同的切合度。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托马斯·皮凯蒂所写的《21资》问题不再是农民能否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或者土地价格将疯狂地上涨,而是如何理解现在正在迅猛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从卡尔·马克思到李嘉图到库兹涅茨再到托马斯·皮凯蒂在论述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基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的过程而随之产生改变的。

举一个例子,李嘉图的稀缺性原则在当时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时代下是非常受用的,也就是以土地面积作为可供食用的粮食产量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现在生物科技上的改良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将那些理论放置于当下便不再是难题。再者,因为原有的工业产业的传统分工模式和职工需求质量与现在高新技术产业时代下分工和职工需求质量的不同所造成的瓶颈成为目前全球经济呈待解决的巨大难题,因此《21资》在时代背景上来说更加适应于当下。但马的《资本论》的价值无论是在现在还是过去或者未来都是未能几人能达到的高度。

现代诗类

《飞鸟集》

《园丁集》

《采果集》

《爱者之贻》

《从前慢》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

《汪国真诗选》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