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即/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属性是善的,人性本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现出来的仁义礼智等优良品质,都是孟老夫子的论据之一。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

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

我们为什么提倡道德呢,因为我们没有!

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善养吾浩然之气”——找回失去的善端;

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这是因为两个思想家对于人性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影响了其各自的理论的推演过程、理论的结论,乃至理论的疑难和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中善的一面于大多数人而言,其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和个人利益,是一种结果论。

但孟荀却都是道义论者,都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的人。

他们认为道德目的在于完善每个人的品德。所以他们是君子,但他们的立论把人性与人性好的一部分等同起来,却是有失偏颇的。

无论自爱利己,同情利他,其实不过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已。

而人性本身则是复杂的,复杂到无法用简单的伦理属性去评判。

用善恶好坏这种简单的“主观伦理判断”去衡量人性的属性,这件事情本身就存在问题。


在我看来,善恶并不能算是人性的“底色”,而只是人性的两种发展倾向,也是两种极端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而言, 性善、性恶的争论有点像人们对于游戏的争论——支持者说它启发智力,训练反应;反对者说它浪费光阴,萎靡精神。但这都是盲人摸象一般的陈述,因为了解了事物两种极端的可能,并不意味着就真正了解了事物的全部。

在这一点上,还是佛教唯识宗的说法比较圆融和严密。

人之初,性无记


唯识的说,则人初生的时候,其「性」都是「无记」的.何谓无记呢

谓其性不是善,又不是恶,是无「善恶」可记别的没有属性也是一种属性

.这无记的心性,唯识宗特为安名,叫作阿赖耶识,译为汉语就是「藏识]

世出世法的一切“种子”,包括我们所有经历的“痕迹”——都包「藏」在这个识中。

种子不过是阿赖耶识的一种功能,平常深藏不露,无相貌可看见的.要到种子起「现行」,乃始有形相可见.

譬如某人有贪财的种子,平日看他不出,当遇到的时候,他就要起身去拿的.於是乎乃知此人的贪种子已发动起现行了。

而“性善”“性恶”论,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唯识宗的这种说法。

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火星,那么我们还能不能判断他“仁”或“不仁”?答案是:不能。孔子将“仁”释为“爱人”,正是将“仁”置于人与他人关系中来阐释,因此,仁,只存于人与他人相互关系间。

没人他人作为“触媒”,我们“仁”的种子也就无从现行。同理而言,人性之恶也是如此。

在没有“对境”的情况下,即便是根深蒂固的七宗罪也无从展现。


按照唯识学的观点,人性非善非恶,所以人性才能有善有恶。


人性的根源——“阿赖耶识”是非善非恶的,但人性的组成部分——“种子”、“心所”却是有善有恶的。

无善恶可以记别,是人性的本质,但这个本质却并不妨碍人性的状态有善有恶。人性状态的善恶,则取决于你生命的舞台是由哪些“心所”和“种子”在“表演”了。

所以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人性高于善恶,而善恶不过是“关系”的展现方式而已。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

因为善恶不是一个自然的概念,而是社会概念,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所以我们是无法用“善恶”来评价我们的本性,善恶这种二元概念只能对具体的行为模式和观点立场进行定性。

比如读者看文章收益了,给我点个赞,我觉得就是一种善。

读者看着不爽,问候我祖宗十八代,那我就会觉得是不折不扣“恶”。——善恶的概念的作用必须依赖主观判断才能展现。

一位伟人说:我们不能脱离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外在条件来评判这个人。同理而言,不需要太多客观条件就可以相续下去的本性——阿赖耶识,也就无法用善恶去评断——善恶是条件和关系的产物。

如一池水,你说【这池水】是脏和干净都可以,但你不能用脏和净来形容【水】,说水本【脏】或本【净】都是有失偏颇的。


人性就好比是仓库,仓库是没有“善恶属性”的,但仓库里的种子却是有好有坏的。

而先前提到的荀子和孟子就好比是农夫,这俩老大爷的区别在于当种子成长以后,一个人盯着种子长成的野草看,一个人盯着种子长成的鲜花看。

至于他俩的共同点嘛,除了都是农夫之外——他们还都想让自己的心田种满每天玫瑰,而非野草。


让我们再回到标题,人性到底是善是恶?

在善恶问题上,我的另一个回答是——人性趋恶,却可以向善。

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凡夫的“操作系统”——【心所】中,记别为“善”的只有十一种,记别为“不善”的却有足足二十六种。

荀子说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这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中,不善心所是主导力量。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之路艰难险阻,堕落却只需要轻身一跃。人性中的善或许可以被忽视,但是人性中的恶却绝不可以被忽视。

人性是深渊,当你凝望它的时候,它也在凝望你。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自省、自觉、自律。把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善的种子和心所中,让善种子增长广大如大白皮松,恶种子自然就式微如小草,从而不再现行了。

现如今很多“鸡汤法师”和成功学大师都不约而同的盯上了“人性”这个“万金油”,张口必称人性,一会儿人性这样,一会儿人性又那样了。搞的跟真的很懂人性似的。

连抠脚大叔们推荐电影都要加上“深挖人性”的吆喝,好像只要加上人性这两个字就立马把逼格拉到了大气层,不过要是照他们这么挖,人性就算深藏在海底两万里,现在估计也已经被挖的秃噜瓢了。

不过这些鸡汤法师、成功者大师们无论怎么花样百出,最后都会导归到一个结论——人性本善,只是后天被污染了,我们回归内心就会好起来的。

试问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本心?既然本善,又何来污染?

如果人性本善,因为后天被影响才会有恶,那么外界环境中的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不错。但加上因为人性本善这个前提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人性本善,谁又会拿起屠刀呢?

孟子的性善也好、荀子的性恶也好,经济学的性“自利”也好,乃至于唯识学的性无记,充其量也不过是我们的一种假设和假说。

人性这个东西比电脑还要复杂,我们对它的唯一共识就是我们对它没有共识。

而动不动就拿人性说事的人,可能正是因为看上了人性的复杂和深奥——无论怎么胡咧咧,他都能自圆其说,反正他不懂,你也不懂。

于是人性就成了他们赚吆喝的万金油。

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追逐的从来不是真理,而是真理带来的安全感,所以这个世界才会鸡汤横行,兜售各种劣质的“伪真理”。

之所以说是“伪真理”是因为——真理的降临往往伴随着我们“安全感”的摧毁。

这种真理无论是骗人者还是被骗者都不会想要,所以真理虽然稀少,却总是“供大于求”。

而你即便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也要先揣着明白再装糊涂。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你看到它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