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熔断机制」这四个字成了全体中国股民的眼中钉、肉中刺。眼下,虽然中国版熔断机制已被叫停,但市场真的安全了吗?
恐怕未必。
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具体的出处就不说了,大概的意思是说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偏高,即便经历了去年的一系列「断崖式」的下跌,市场仍然存在泡沫。放眼外围,港股市场却极度低估,据说便宜的股票一大把,整体的市盈率也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看到这篇文章,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的确如其判断,貌似是我们布局港股的大好时机。
但问题来了,该怎么去买港股呢?
「沪港通」?资金至少要求50万才能参与这场游戏,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路段了。
直接开通港股账户?
不是不可以,比如「富途证券」,虽然流程上简化了不少,但如果你不熟悉港股的交易规则,可能还是会比较麻烦。
其实还有更便捷的途径,购买挂钩港股的「指数基金」。
关于指数基金可能大家并不陌生,我在豆瓣的图书频道中搜索关键词「指数基金」,可是书目寥寥,即便有相关书籍,关注度也非常低。尔后,一个无意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一本不错的电子书《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这本书的文字篇幅不大,只花了1个小时就通读了全书。没有什么专业术语,文辞简单,读起来毫不晦涩。推荐给大家。
对于广大上班族而言,如果你没有太多精力盯盘、看K线,或者缺少靠谱稳健的投资渠道,而且不想承受太大的投资风险的话,那么选择定投指数基金,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指数基金主要可以分为交易所外交易基金和交易所内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简称“ETF”)。
简单了解两者的区别:前者基本上要通过银行网站、基金网站,通过申购赎回来操作买卖;后者的交易和股票几乎一样,只要你开通了证券账户,就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
而且ETF的交易费用也和买卖股票一样,目前基本都在万五以内,比场外基金的交易费用便宜不少。这也是推荐大家在选择指数基金时,尽量去选择「ETF基金」的最主要原因。
而目前国内市场上指数基金的品种和数量非常多,建议尽量购买宽基指数基金(也就是指数中的标的股票基本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大公司,流动性好,公司盈利性比较稳定,所以指数的表现会相对稳健,比如挂钩沪深300指数、上证50、恒生指数等)。
在具体基金的选择上,建议首选规模最大、流动性较好的、大型成熟的基金公司运作的指数基金。比如:
易方达H股ETF(510900)
华夏上证50ETF(510050)
华夏恒生ETF(159920)
红利ETF(510880)
(注意:非投资推荐,只是举例,投资需谨慎,风险请自担)。
通常对于股票而言,我们会关注个股的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等。而既然指数基金是所谓的一揽子股票,那么指数基金也可以通过市盈率等指标进行衡量其是否出现高估或低估。
通过历史数据观察,绝大多数股市,在熊市最低估的时候,市盈率通常都在10倍以下。因此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选基」标准就是:
(1) 「盈利收益率」(每股盈利/每股股价)在10%以上,也就是市盈率在10倍以下;
(2)盈利收益率是国债利率的2倍以上。
书中也具体介绍了值得参考的具体投资做法:
(1)想好自己的买入、持有和卖出的估值区间:比如沪深300和恒生指数,估值集中在10-18倍PE,当低于10倍时就不断买入;在10倍-18倍之间时就继续持有;在18倍PE以上时就分批卖出。
(2)设置初始定投金额:假设沪深300跌到买入区域10PE,就开始第一次定投,比如可设置为1000元。以后这个金额每月小幅度递增(比如1%),以配合指数的平均盈利增长。
(3)设置波动公式:如果之后定投的时候,沪深300PE下跌到7倍PE,则可以按这个公式投入资金:投入资金=初始投资金额(1+1%)的N次方(10倍PE/当前PE)。其中N代表第N个月份。比如到了定投的第2年第3个月,沪深300跌到了7倍PE,那么投入金额就为1000(1+1%)的15次方(10倍PE/7倍PE)=1658元。
说了这么多,那么在哪里可以查看到指数基金的估值呢?
大家可以登录「中证指数」的官网,可以查看到常见的宽基指数的市盈率或者市净率等。
或者登录「申万」的历史数据查询:http://www.swsindex.com/idx0510.aspx
「集思录」的网站上也有各类ETF指数的PE、PB和估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