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知肝传脾”谈中医“治未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门诊经常能看到很多患有肝病的人,他们不是面黄体瘦,就是食欲不好、全身乏力没劲儿,这是什么原因呢?从中医五行来看,肝属木,脾属土,如果我们肝气郁结,肝火太旺,就会出现肝对脾克伐太过的现象,导致脾气亏虚,出现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没劲儿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治疗肝病时,首先要养好脾。《金匮要略》中曾有所论及:“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肝病最容易传脾,为了防治肝病,我们应“当先实脾”,什么是“ 实脾”呢?就是“使脾气充实”的意思 ,脾气充实,可以防肝病传给脾,也有利于肝病尽快痊愈。

由“知肝传脾”谈中医“治未病”_第1张图片

观其一角而窥其全貌。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我们可以看出,五脏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说明。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在治疗时我们应同时予以防治,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谈到的中医“治未病”思想。《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还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就是说,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善治没有发生的病。

由“知肝传脾”谈中医“治未病”_第2张图片

中医“ 治未病”包括三层含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第一层含义:未病先防。这个是说,人应该在没有得病的时候应该积极预防疾病的产生。能治这种没有病的病才是最好的医生。生活中我们如何防病呢?《黄帝内经》中给了我们详细的介绍:一方面是“顺应天时,天人合一”,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另一方面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达到“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的结果。

第二层含义:既病防变。得了病后一定要积极治疗并预防其发生传变而加重。“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再比如说,糖尿病是现代人常得的病,其实本身这个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它的并发症才是真正可怕的。可是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重视既病防变的思想,导致糖尿病出现了并发症。

第三层含义:病后防复。病好后得防止它再复发。生活中,很多人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感冒,反复发作,这就是没有做好“ 病后防复” 的工作。

由“知肝传脾”谈中医“治未病”_第3张图片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对中医“ 治未病” 的思想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

《金匮要略》在“治未病”中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这说明了在一年四季中,如果我们的脾胃的功能旺盛,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危害。可以说,养好脾胃是“治未病”的关键。

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平时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预防,这样我们就可以“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不要单独照顾脾,或单独照顾胃,而是要把脾和胃两者都兼顾到了,才会让我们的一生成为一次完美的旅行。生活中,我们形容两个人之间交情深厚时常用一个词,那就是“肝胆相照”。从中医角度来看,肝与胆是相表里的,二者真的是相互照应,和谐共存的,一旦一方有了病,都会影响到另一方。同样,我们的脾和胃也是相表里的,正如“肝胆相照” 一样,脾和胃也是相互照顾的。因为胃生了病会伤及脾,脾生了病也会伤及胃。可以说,人体的后天营养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脾和胃的共同作用。

由“知肝传脾”谈中医“治未病”_第4张图片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说:“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饮食变得越来越不节制了,或饥一顿饱一顿,或冷一口热一口,这样很容易出现胃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指出:“面热者足阳明病。”大家可以看看胃经经脉循行图,是不是胃经有一部分循行在面部?因此说,面红发热多是胃经上的问题。胃一旦生病了,受纳的食物就会大大减少,脾就不能把更多的水谷精微运送到全身各处,全身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自然就会生病。《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还说:“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就是说,现代人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注意休息,经常加班或熬夜。从中医角度来看,过度劳累会伤脾气,脾气亏虚,脾的运化无力,就不能很好地为全身各处运送水谷精微,于是就会出现犯困身上没劲儿,四肢无力,大便泄泻的情况。脾一旦生病了,胃就不能自己正常运化津液,也就跟着出问题了。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不要单独照顾脾,或单独照顾胃,而是要把脾和胃两者都兼顾到了,才会让我们的一生成为一次完美的旅行。太胖了不好,太瘦了也不好,不管是胖了,还是瘦了,我们都应该好好“审查”一下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知肝传脾”谈中医“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