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有山

1. 如果说宇宙从空间上是有高低维度之分的,人的思维,也有。“视野”可以是一种单位。作为活在2017年的人,我的视野寄生在这些现实上:全球化、互联的、独立的(性别/民族/个体与家庭)、高度物质的,种种。要把这其中自己生存所在的大背景逐一区分,沥干,需静思苦想一阵。而我的观点、选择、判断等,都受到这层层视野的影响。

语言是构成思维的基础,假设,此刻的我是个未经“开化”的原始人,我有情绪、痛楚、甚至是爱,我有心理活动,可我内心却无法通过任一字符描述,那我如何有思维?其它动物或许有自己的语言,但在我们人类眼里,我们只能与它们感知,无法真正交谈——这其中我体会的道理是,感情、动物本性、欲望,先于思维诞生——而就这一点,书本已教会我,这是前人的经验,但这次是我自己“徒手”获得理解。

2. 很多时候,我自己都思考不得很多东西,有困惑堵在胸口,却得不出答案,简言之,思维语言跟不上另一层感受。

3. 这是提倡“生活”的时代。人人发誓要好好生活,爱自己的时候——较之过去对阶层安之若素的时期而言,这是进步,再往后呢,又会发生什么?

4. 千人千面,这是绝对的。我们每个人无法探知别人的心理活动,我是指,无法像阅读语句那般直观读取(这也是我很佩服刘慈欣在《三体》中设定的一点),人类会说谎,更常昧心而不自知。其实有时真想体会思维与说话合二为一的世界。

5. 被塑造

我们的消费观几乎是被塑造的。比方,一位文艺份子与一位追星族,后者受其喜欢的明星影响而可能选择购买“同款”,前者则可能因为偶尔知道喜欢的人、自己尊敬的某个人使用某个东西,而做出相同的购买选择。不议所谓的“品位”(这本来就是很主观的),这个行为本身,二者其实没有区别。

因为我们天生是不知道如何做选择、做判断的,让我们做出选择的通常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如,自幼被教育的观念、周围人群的评价体系、某个身份标识或圈子文化的归属感等等。可是问题来了,那些物件本身,我们本心究竟有多喜欢它们?它们是不是真的必不可少呢?

抱歉我不是要说什么断舍离的问题。其实不仅是物件,对人也一样。选择一个人,究竟因为他是他,还是因为他的身份、财富…不过,在人的层面,我还是认为,一个人拥有的一切所谓身份与标签,其实都是这个人的一部分,ta因此完整——可是再缜密地想一想,此中的评价标准与判断,却又是被塑造的。

看《人性的枷锁》时菲利普一位朋友曾提到善与恶的标准,质疑一切“善”都是自私的、图回报的,为善依旧为了有所得,这对原本信仰基督教的菲利普造成冲击。其实这让我质疑“好人有好报”这句话。不过,无私的善良确实美好。

又说远了。再说回被塑造,其实警惕地观察,来自周遭的影响无孔不入,尤其是圈子。朋友之中,大家的好恶标准彼此影响地非常透彻,虽然很多时候也会顾及友情赞同对某件事情好恶的评价(非出自真心),这没什么,但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依旧存在。很多时候,所谓“独立”并非真的独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外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