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人物篇笔记

6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人物篇笔记_第1张图片

书名: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

作者:李零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03-01

印刷版次:1次

作者简介:

李零,生于1948年,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教授长期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著有《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放虎归山》、《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花间一壶酒》等。

全书简介:

在《去圣乃得真孔子》里,作者是把《论语》拆开来读:上篇讲人物,纵着读;下篇讲思想,横着读。作者叫“《论语》纵横读”。它和前书有共同主题:一是讲圣人概念的变化,孔子为什么拒绝当圣人,子贡为什么要把他树为圣人;二是讲道统之谬,它是怎样从孔颜之道到孔孟之道,再从孔孟之道到孔朱之道,四配十二哲都是怎么捏造出来的。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

1、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3、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4、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5、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6、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本书的知识?

7、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我以后怎么用?

如果你无法清楚的回答上述问题,说明你并没有理解吸收这本书的知识,这样去读书,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知识没有吸收消化,还是别人的。所以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求量不求质的读书是浪费你的时间。

以下是本人阅读这本书所做的框架和核心内容笔记,目的有两个。

第一、加强阅读的时候理解与吸收;第二、方便复习的时候回忆;

你想通过看笔记而不读书,是不行的。这个笔记只是在你没有读本书之前,给你一些信息帮你判断你是否需要分析阅读本书。



我向读者推荐四本书:《论语》、《老子》、《孙子》和《周易》。为什么我把这四本书当经典阅读的基本教材,我想讲一下我的理由。

第一,这四本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代表作。《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作。古代有两门学问,一门是治国用兵,一门是数术方技。治国无经典,用兵有,《孙子》是先秦兵学的代表作;数术方技,只有《周易》经传,影响比较大,涉及这个理论。

第二,这四本书,年代最早,篇幅最小,《论语》约有15000字,长一点。《老子》、《孙子》、《周易》,都是约5000字的小册子。读经典,先读年代早的小书,再读年代晚的大书,顺着读,效果最好。

第三,这四本书最富智慧。中国典籍传入欧洲,约400年,他们挑来挑去,看中的正好是这四本书,译本最多。它们比其他古书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更容易融入世界文化。


阅读经典,我们要知道,古人的思想分类法和学术分类法是什么样。

研究诸子之学,有六篇材料,是骨干的东西。

(一)《庄子·天下》

(二)《荀子·非十二子》

(三)《韩非子·显学》

(四)刘安《淮南子·要略》

(五)司马谈《六家要指》

(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开山鼻祖有两位先生,一位是胡适,一位是冯友兰。他们的哲学史都是中西合璧的新学术,不是传统的经学,不是传统的子学。

他们有三大分歧:

(1)诸子是否出于王官,胡说不出,冯加限定而承认。

(2)先秦是否有六家,胡说没有,冯加限定而承认。

(3)孔子和老子谁先谁后,胡说老先孔后,冯说孔先老后。

这三大问题,中国的学术界,西方的学术界,一直有争论。

上篇 纵读《论语》(人物篇)


一、孔子是什么样的人


1、走近孔子


研究孔子,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大家可以先读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迹,知道他活着的时候是什么样,有一点时间上的感受。
第二,大家可以到孔子故里参观一下,了解一下他的生活环境,有一点空间上的感受。

汉代尊孔,武帝为盛。司马迁作《史记》,把孔子列入专记王侯的三十世家中,就是拿他当钦定圣人讲,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孔子作传的人,他的记载很重要。

研究孔子,除了读书,还可旅行。我们不妨到山东曲阜去看一看,像司马迁一样,实地感受一下孔子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的地方。


2、孔子的形象


自古以来,几乎县县都有文庙,庙里却一般没有像。中国人,凡是为应该尊崇的人物立像,一般都大于常人,唯独孔子,立像却好像是亵渎,不如没有。孔子没留下相片,无法一睹真颜,于是儒者们也终于只好采取‘全部,或全无’的勃兰特式的态度了”。“全部”是全有,随便画。“全无”是根本不画。都是任你“空想”。

3、孔子的祖国


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这个时期,礼坏乐崩,贵族传统大崩溃,但贵族传统还在。我们研究当时的人物,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出身。研究孔子,我们也不要忘记他的出身,他的“祖国”是宋国,“父母之邦”是鲁国。

孔父这一支,是西周中期从宋湣公分出,追根溯源,是成汤的后代。

孔子的祖上是“国防部长”,后来家道中衰,被迫移民鲁国,地位大不如前。他这一支是庶支的庶支。

孔子的爸爸叔梁纥,他只是个“县级干部”,地位不太高。颜氏是孔子的妈妈。孔子是个苦孩子,三岁上就死了爹,他对他爸没什么印象。

孔子生于鲁国,长于鲁国,死于鲁国。

他爱母亲,所以爱曲阜阙里;爱阙里,所以爱鲁国;爱鲁国,所以爱周公;爱周公,所以爱西周。爱西周,所以爱西周之礼。这是孔子的爱国主义。

4、七十自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十自述”,是孔子70岁后,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出来的几句话,除头一句,都是掐整数,十年一截、十年一截,每句话是他生命的一个片断。

孔子一生,很不得志,我把它粗分为六段,用他的生平来注解这段话:

1—33岁(前551—前519年),孔子居鲁

孔子出生时,爸爸 70 岁,妈妈 20 岁,是老阳少阴所生。他 3 岁丧父, 17 岁丧母。19 岁娶妻, 20 岁生子。他的老婆是宋国的姑娘,叫并官氏;儿子叫孔鲤,字伯鱼。孙子叫孔伋,字子思。战国晚期,有所谓儒家八派,其中有子思之儒。

青年时代,孔子很坎坷,干过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如看仓库、喂牲口,但 30 岁,他开始有点名气,以知礼出名。

孔子自称,他是“三十而立”。什么叫“立”?不是说,行过冠礼,娶妻生子,就叫“立”。孔子说,立不立,关键是知礼,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

34—35岁(前518—前517年),孔子适周适齐

孔子到齐国,是去找工作。齐景公不用。孔子在齐国,最大收获是听古典音乐。

36—50岁(前516—前502年),孔子返鲁

孔子从齐国回来,没官做,只好退修诗书礼乐,教书育人做学问,自娱自乐。这一段是他做学问的黄金时代。学问做得好,当然不糊涂。

“七十自述”,孔子自称,他是“四十而不惑”。孔子献身学术20年,教书育人10年,心里越来越明白:当官的资本,我有了;事在人为的人为,我已做到,就看天命如何了。

五十而知天命”,其实是读《易》知天命。他是从 47 岁,花四年的工夫读《易》,读到 50 岁上,才知道是时候了,该出来当官了。所以第二年,他就出来当官。

51—54岁(前501—前498年),孔子仕鲁

51 岁,孔子出任中都宰。

52 岁,孔子出任鲁司空,继任大司寇。

54 岁,公山弗扰攻鲁定公,被孔子挫败,鲁政仍掌握在季桓子的手里,情况并无改观。由于齐国施压,孔子被迫出国。

55—68岁(前497—前484年),孔子周游列国

(甲)55—59岁(前497—前493年),去鲁适卫,事卫灵公。

(乙)60—63岁(前492—前489年),去卫适陈,事陈湣公。

(丙)64—67岁(前488—前485年),去陈适卫,事卫出公。

69—73岁(前483—前479年),孔子返鲁

前479年(73岁),孔子卒。

二、孔子的学生


1、七十子之徒


孔子的学生有多少?他有 3000 个学生,70 多个弟子,弟子是有名有姓的,习惯上是叫他们“七十子”。

“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受业”是得到老师亲自传授,不但入门,而且登堂,不但登堂,而且入室,可以和老师坐在一个屋子里,当面向他请教。“身通”是“身通六艺”的省略。它是说,孔子门下,把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门都学通学透的有 77 人,传中的弟子也正好是 77 人。

孔门的核心弟子,没多少人,他叫“二三子”。谈话,主要是这些人,一般只有两三个学生,顶多四个人,加个弹琴的,孔子重乐教,他教《诗经》,总是配乐而歌,琴不离手,即使说话,也是一边弹琴,一边说话。

孔子的学生分两大类:

(1)“编牒”的弟子。只是慕名前往、登记在册的学生。注册者,也叫“著录”或“在籍”,其中有核心弟子,但外围学生居多。

(2)“及门”的弟子。是入了老师门的弟子。这种弟子,又分两种:

一种是及门而未入室,到了老师的门,没进老师的屋,未尝亲炙师教,顶多在院子里蹓跶;

一种是入室,可以进老师的客厅,旁无杂人,听老师亲授。


2、孔门十三贤


四科十哲,孔子课程的分类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德行”是个人修养,孔子最重这一科。它的主要标志是安贫乐道。人,看上去,呆头呆脑,笨嘴拙舌,但埋头苦干,勤学好问,而且多半是大孝子。

他把老实巴交的学生搁家里,感动身边的人;有本事的学生撒外边儿,说服外边的人,各有各的用。但在他的心目中,后三科比不了第一科。

“言语”,是口才好,善于主持仪式,处理场面上的事,属于政治才能或外交才能。孔子讨厌“佞”,不喜欢能说会道的人,但“言语”是说话的本领。战国时期,诸子游说,全凭一张嘴,笨嘴拙舌怎么行?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劝说统治者,游说的风气,恰好是孔子提倡起来的。

能说会道,有两大坏处:一是食言自肥,说了做不到,丢人;二是说话不得体,把事办砸,得罪人。

“政事”,是管理才能。冉有(冉求)、季路(仲由,即子路),两人都当过季氏宰。宰是什么?是贵族雇佣的大管家,他们是大臣的臣,古人叫“陪臣”。孔门弟子找工作,主要就是找这种差事。

“文学”,不是今天说的文学,作诗、写小说。文学是古代的人文学术(六艺、诸子、诗赋)。文学科的学生,特点是好读书,长于经艺。经是经书,艺是礼乐。

孔门四科,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不是德行,不是言语,不是政事,主要是文学。儒学靠书本传世,他俩对儒家经典的传授贡献最大,尤其是子夏,战国和汉代,子夏很有名。

古人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所谓“三不朽”。颜渊有德,德散得最快;仲由有功,当时能记得,死后也被遗忘。知识分子,后世得大名,有书没书,就是不一样。曾子,唐以来,名气上升;宋以来,地位很高。宋儒突出曾子,孔门七十子,全都不讲,光突出他一个,就是因为他有东西。

孔门十哲,加上有若、曾参和颛孙师,就是我们说的“孔门十三贤”。

道统之谬

清代的孔庙,孔子坐当间,弟子在两边,有所谓“四配十二哲”。“四配”是四个二等圣人:颜回是复圣、曾参是宗圣、子思是述圣、孟轲是亚圣。“十二哲”是十哲去颜回(已升四配),加颛孙师、有若和朱熹。

三、孔子品人


1、孔子品人录(上):古昔圣贤及其他


议论人和被人议论,很正常,孔子就爱议论人。战国时期,处士横议,横议的结果,是流行诸子百家语,谈古论今,论政论人,什么都批评。

《论语》中的人物,除去孔子,除去孔子的儿子和他的学生,有125人。孔子以前的人物,他们一共有42人,约占1/3。

2、孔子品人录(下):今之从政者和隐逸之士


孔子当世的人物,见于《论语》,只有两类:仕与不仕,做官还是不做官。一类是上流君子,当官玩政治;一类是弃官不做,隐逸山林。他们一共有83人,是剩下的2/3。

孔子品评人物,特点是厚古薄今:好人,古代多;坏人,现在多。现在的人,今之从政者坏人多,道德反而在隐逸之士。隐逸之士,好是好,但他不效仿,他的活动圈子,还是官场。

四、孔子是怎么变成圣人的


孔子不是圣人,不是古人所说本来意义上的圣人。他老人家活着,不是圣,只是人;死了,才变成圣人,一摞摞高帽往头上扣,圣得吓人。后人说的圣人和孔子说的圣人,根本不是一回事。

圣人的本义是什么?

(1)圣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聪明人。古人所谓聪明,聪是耳聪,明是目明。古文字,圣和听、声二字同源。圣是聪明,但特别指聪,即耳朵灵。这是圣字的本义。

(2)圣人是南面听治、统治天下、安定万民的人,古代的用法实与圣王同义,没有权位不能当圣人。

圣人的责任是养万民,治天下。所谓圣人,都是南面听政的人。听即圣也。

(3)圣人是各种发明的集大成者,不是自己发明,也是臣下发明。

(4)古人说的圣人是尧、舜一类上古帝王,都是死了很久的人。

孔子不是上述意义的圣人,原因很简单。

第一,他不认为自己特别聪明。

他把人按智力分为四等,

第一等为“上智”,是“生而知之”的聪明人;

第二等为“中人”之上等,是“学而知之”的普通人;

第三等为“中人”之下等,是“困而学之”的普通人;

第四类为“下愚”,是“困而不学”的傻瓜。

圣人是其中的第一等。

我们从他的自我评价看,他绝不是第一等,肯定是第二等。他常说,“吾犹人也”,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

第二,他没有权位,不可能像尧、舜那样,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或“修己以安百姓”,当全国人民的大救星。

孔子死后,子贡、宰我、有若继续树孔子为圣人,宰我、子贡、有若之后,圣人的概念乱了套。

你可能感兴趣的:(6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人物篇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