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Serkins On The Hobbit

穿回连体紧身衣的感觉如何?

“非常好。其实我感觉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新西兰。我在脑子里数了一下,拍摄「指环王」和「金刚」期间在我那边过了七个生日。然后现在又为「霍比特人」回来了。在新西兰工作很棒,也很简单,因为所有一切都被工作包围着,气氛很自由也充满创意。而且彼得(杰克逊,导演)是当地人,所以会有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感觉,于是我可以在沉浸于工作中的同时也享受到巨大的乐趣。我是个户外型的人,如果你喜欢山地自行车、或者登山、或者所有这种,那这里就是个天堂。跟前几次比起来,这次唯一的不足之处是因为我的孩子开始上中学了,所以我只能自己一个人过来,平时交流得用Skype。不过除此之外都是完美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又要经历一次了。”

重新变回咕噜的过程顺利吗,包括那声音和动作?过去的这十年里你有没有常常在派对上扮演他呢?

“很顺利,咕噜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他总在我身边晃悠着。生活中,那些玩笑啊、模仿啊、小短剧啊总是不停的。奇怪的是回到片场,我并没有那种我在扮演一个我演了好久好久的角色的感觉。因为「霍比特人」里我们拍的第一场戏是比尔博和咕噜之间的那段‘黑暗中的谜语’。彼得选择先拍这场戏就是为了让团队更加顺利地回到片场的氛围中来。整个团队还是原来那些人,只是老了些、皮肤松弛了些、身边多了些孩子。但这场长戏真的是很能让人沉下心来,专注到拍摄中。对咕噜来说,这一段的意义重大。他失去了他所爱、所渴望、所迷恋的东西。而最重要的情节之一是比尔博决定不杀咕噜,而是同情他,允许他继续踏上指环的最终毁灭之旅。马丁(弗瑞曼)诠释的比尔博非常出色,他需要独立面对13个小矮人和巫师。彼得把这场戏拍得像拍舞台剧一样,我们从头演到尾一气呵成,没有半点停顿。”

上次你做了些很诡异的事情,比如读者们可能对你穿着连体紧身衣在河边打滚的花絮还记忆犹新。这次有没有更了不起的事情?

“嗯,从那以后表演捕捉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拍「猩球崛起」的时候,我们已经差不多可以边拍动作戏边拍表演捕捉的镜头了。我第一次演咕噜的时候,我的表演都是用35mm胶卷拍摄的。然后几个月以后我还得再在动作捕捉舞台上重新表演一遍所有内容,所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和谐。那种拍摄方法太麻烦了。不过这次,所有表演的拍摄都是同时进行的。彼得可以同时指导马丁和我的动作。马丁的每个动作都会影响到我,而且都被拍下来了。表演捕捉摄影机拍我的部分,动作戏摄影机拍马丁的部分,同时进行,所以不会有任何的不协调。”

「指环王」系列电影会让人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同志友谊和冒险精神。这次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当然。受人尊敬的老戏骨们都还在,但数量上我们输给了新人们。感觉上像是我们找到了接班人,比如詹姆斯・内斯比特、肯・斯托特、马丁・弗瑞曼、格拉罕姆・麦他维、还有所有新西兰演员们。他们非常地专业,并且接受了很长时间的训练,包括所有的武器训练和所有的矮人动作训练。等到正式开拍的时候,他们彼此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我们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动作教练叫特瑞・诺塔瑞。他教会了各类种族,包括半兽人、精灵、矮人的各种动作。当然我们的家庭氛围也非常浓厚,在新西兰你总是会感觉到大家都非常地欢迎你。”

你会呵斥马丁吗?比如“你知道吗,伊莱贾(伍德)从来不会那么做…”

“不会…嗯,会有一点点吧,为了让他不要掉以轻心。我非常喜欢跟马丁一起工作,因为他总是那么投入,跟他一起拍戏是一种乐趣。他会为角色设计一些了不起的巧思,而那正是彼得最喜欢的工作方式。他不会往一个地方死钻牛角尖,而是将写作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剪辑阶段,这样他才能剪出他真正想要的镜头。一个镜头的化学作用真的要到剪辑的时候才会发挥,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要给彼得以选择。”

这是一个回到你已经熟知的角色的过程,还是从这个角色身上寻找新亮点的过程?

“事实上我必须忘记所有「指环王」中发生的事情,因为咕噜他年轻了60岁,而且他已经500年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话了。他性格中史麦戈的一面在比尔博降临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无比急切地想跟比尔博比赛,他无法自已。他想获得乐趣、同时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咕噜则截然不同。我们精心雕琢了咕噜的分裂人格,并加入了更多危险而又有趣的场景。比尔博碰到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怪人。”

很明显这次你的戏份比较少。但彼得杰克逊让你担任了第二摄制组的导演,这对于一个没有很多导演经历的人来说是一个重任,同时也是无比的信任。

“指环王的时候彼得就一直都知道我想当导演。我导过些短篇电影、电子游戏和戏剧。过去几年,我跟我的合伙制作人乔纳森・卡文迪许一起在伊灵开了一家制作公司,叫奇幻秀。公司主要做一些动作捕捉项目来让我导演。「霍比特人」正式开拍前四周我才接到电话。我本来以为我只要花几周时间来让咕噜这个角色复活就行了,但彼得问我要不要来当第二摄制组的导演。他是个很会察言观色的人并且知道我非常适合做这么件事,所以那封电子邮件对我来说真的非常及时。他说他想要让我来做决定,而我并不担心因为我胸有成竹。对于这么一部大制作来说,即便是第二摄制组,也并不是这里拍拍那里拍拍就好了的,有很多很多工作需要做。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从第一摄制组来到第二摄制组继续拍摄的演员们提供串联,所以总体来说我的工作还是得听从彼得的指挥。我们拍了200多天,从感情戏到战争戏再到高空戏,非常具有挑战性。我拍第一部专题片的时候脑子里的构思还是一个小成本的电影,一转眼已经走到了这里。”

这个过程是否值得?

“非常值得。但其实我作为一名不只是演员的电影人已经很久时间了。我懂那些技术过程,而且我也知道在一个需要非常多想象力的场景下如何去表演。我想那就是为什么彼得让我来做这个导演。他说,你看,我们会拍得很开心,我们会互相坦诚,我会告诉你我想要的是什么。彼得总是能从第一摄制组的监视器中观察拍摄的过程,并给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这是一个非常透明的过程,我也不会有什么错觉。这不是我的电影,我是彼得的眼睛和耳朵,由我来协助他感知。和彼得合作以前,在我第一次看到「罪孽天使」(彼得执导作品)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要拍电影,就要拍成那样。”

作为第二摄制组的导演,还有些什么更大的挑战吗?

“所有的外景和3D部分都非常具有挑战性。每秒48帧的拍摄我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但最大的挑战还是逻辑运筹。这么大场面的一部电影,你必须精确计算第一摄制组和第二摄制组之间的切换,演员和替身之间的交接,这每一步的决定都是一大挑战。在拍独立电影的时候搞这些已经很辛苦了,而跟这里比起来则完全是小巫见大巫了。”

你是否具有技术头脑?

“你得知道电影是怎么拍的,你得知道你所使用的视觉特效是如何呈现在镜头前的。当你用大量绿屏拍摄的时候对演员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你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拍摄环境,让他们能专注于诠释情感上。但有时候当你身处一整块绿色屏幕的时候你又会觉得有点沮丧,因为你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你在看着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你觉得哪些场景会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太多了。那些巨魔、石头巨人、哥布林们,在这三部电影里经历了史诗般的旅程。我觉得咕噜和比尔博的那些场景也会让人记住,因为它们实在太扣人心弦了。”

「霍比特人」这本书跟「指环王」比起来,基调上会轻松很多。电影里是不是也会这么反映出来呢?

“彼得总是把这五部电影,现在来说应该是六部电影,看成一个整体。所以即便原著是用一种给孩子讲故事的口吻在讲述这些历史,跟指环王比起来,霍比特人的层次仍然更加丰富。不同种族间的敌对、为何这些敌对会造成指环王中的那些故事。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中土大陆。”

你是否参与决定了这个三部曲的拍摄,或者说你对此有何感想?

“我没有参与到这个决策中,但我觉得这么拍是明智的。我是在拍摄的途中体会到的,因为我们要涉及到如此多的内容,如果只是一个流水账的话是不行的,故事需要活力。你会认识好多角色,你会跟他们在三部电影里见面,所以你需要真的去体会、去感受他们。每个人都会有他们最爱的角色,而每个角色背后的秘密都会被披露出来。”

你觉得你会在下两部电影中回来吗?你知道彼得杰克逊喜欢重拍的,我在想说不定他想让你继续演下去呢?

“目前来说我没有回来的计划,但是,谁知道呢。”

然后你在拍你的第一部专题片「动物农场」。

“其实我们在搞三个项目,其中两个会涉及到很多表演捕捉技术,还有一个是大场面的动作片。”

所以这三部电影都是你来导演吗?

“对。我也会参与到表演当中。但我的多数精力会放在导演上,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前进的目标。”

采访:TOM HUDDLESTON
编译:haru
刊于:Time Out Beijing 2012年12月号

微博地址:weibo.com/haruru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也欢迎通过支付宝施舍我一点微薄的稿费,不胜感激!
https://me.alipay.com/haruru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y Serkins On The Hob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