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一举一动影响十亿用户,上千万的商家、自媒体运营者、小程序创业者……身为超级平台的打造者和规则制定者,张小龙在想什么?
“微信之父”张小龙对互联网的思考进入社会学和哲学层面。2020年1月9日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选择用视频的方式和观众见面。“我是故意不来现场的。参加各种会议可能是很浪费时间的。”没有对微信业绩的夸赞,他抛出了自己的七点思考,关于隐私保护、信息传播的扩散和复杂化、信息的多样性等。
张小龙几乎不接受采访,2011年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他曾经把微信形容为一个“消息系统”,“沟通是所有关系演化的基础,是所有关系发展的核心。”
最深刻的技术是那些看不见的技术。现在,微信将自己编织进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它创造再多的数字神话,也不会让人感到惊讶:月活用户超过11.5亿人,微信支付交易笔数超过10亿,小程序全年交易额超过8000亿……
和中国科技公司肆无忌惮地谈论如何利用用户数据发现所谓商业机会,甚至直接断言“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取效率”不同,张小龙提到“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其实是有矛盾的”。他在演讲里并没有展开讨论,只是“倡导同行一起重视这个问题”。会后微信AI首席科学家牛成在和媒体见面时,这样阐述微信对隐私的态度:“微信里沉淀有大量用户数据,但我们在研发时是不碰这些数据的。”
不过,在有赞2019年11月举行的一次论坛上,一家名为白石互动的公司曾展示自己如何利用微信做好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每天早上8点在故宫周边3公里进行朋友圈内的投放,以此完成线下引流。
科技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和隐私必然是矛盾的。在中国对算法的监管缺位的大环境下,公众对于科技公司如何利用数据、如何设计算法无从掌握。此外,当整个世界演变成人类与机器共生的心智,人和机器的关系也是张小龙提出的一个问题。“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人都随时在线,并且面临海量的信息。这在历史上,甚至十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人们真的能驾驭这种信息互联吗?还是说,技术在引导甚至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个问题,张小龙可能在2011年时就已经有了答案,并将其在饭否中记录下来:“是系统在使用人,而不是人在使用系统。”
张小龙提出隐私保护、信息获取等议题,在从一个少有国人提及的层次思考科技:高科技时代我们不应该看到的只是金钱和机会,人类更应该关注自身处境;当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注视着一块闪闪发光的玻璃屏幕,当碎片化狂潮席卷互联网,科技发展是否能带来真正幸福同样值得怀疑。
“微信之父”张小龙
这些怀疑本身也正是微信的独特之处。张小龙曾经在一个只有二十多人的交流会上回答过一个问题,关于为什么微信会成功。“米聊第一个做微信类产品,为什么最后它就落后于微信?因为用户没有感觉到爽,很多大公司能够过技术这一关,但他们缺乏的是艺术,缺乏的是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他说,真正互联网的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一名接受采访的微信员工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谈了他眼里的微信。“微信的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是去中心化。如果有中心化,比如基于微信的小程序store,就会出现把谁放在主页上这样的问题。中心化肯定效率更高,很多公司在意KPI,在意数据好看,但微信在意的是生态的繁华。”
张小龙发表过上帝视角的产品观:通过对人内心欲望的洞察,建立虚拟社会的规则,引发群体效应,群体再推动规则变化。他认为,产品是演化出来的,而非规划。“张小龙自己都不清楚小程序会长成今天的样子,因为小程序是小程序自身的推动。”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这样评价。
一名要求匿名的投资人则说,张小龙设计了一个庞大的航母舰队,小程序、搜索只是刚出海的巡航舰。“很多公司盲目模仿微信,微信推出小程序,其他互联网大公司也跟着推小程序,导致现在很多商家有十几个小程序后台需要管理。”但微信和其他公司的逻辑都是不同的。“要从底层系统的角度看微信,而不是IM产品。”他这样认为。
该感到紧张的是百度和淘宝。微信回避数据和策略的披露,但敏锐者能感觉到它已经在搜索和电商领域已经发起了强攻。淘宝天猫在七年前封锁了微信,此后微信和淘宝开始互相封锁对方,不过这并没能阻碍基于微信的电商交易网络壮大,这既包括拼多多借助微信迅速壮大为中国市值前五互联网公司,也包括微信小程序2019年获得8000亿年交易额,其中大部分为电商。“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里面自然包括购物,有流量的地方就有交易。”有赞创始人白鸦这样看为什么微信交易能崛起。微信公开课讲师杜嘉辉则透露,2020年,微信将重点建设商业交易场景,在品牌认证、物流工具、交易保障等环节改进服务。
搜索是微信酝酿多年的关键业务。不过,微信从来不对外披露。此次公开课,将是微信搜索团队的首次公开亮相。这种对实力的刻意隐藏和保留,可能是出于韬光养晦,不想惊动对手。有海量用户、借助公众号而拥有了海量的内容池和品牌商家,微信如何挑战百度,是未来互联网商战的一个重要看点。
和很多互联网产品追求“爆发式”增长不同的是,微信更喜欢在冰山之下活动,追求缓慢而无形的进化,如同《孙子兵法》里所形容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克制往往带来更猛烈的爆发,白鸦曾经这样评价小程序的崛起历程:“我本来以为小程序在2018年会暴涨100倍。但我低估了微信和张小龙的耐心,它爆得没有我想象当中的狠,在2019年的爆发反而会更强。”
微信的攻城略地让张小龙被称作“产品经理之神”。他当然不是神。《博客天下》曾经指出,张小龙本人正是一个多重性格的复合物。他内心热爱自由,推崇美国作家凯文·凯利讲述科技改造人类的作品《失控》。但他也被许多人视作独裁者,牢牢抓住手中权力,严苛要求员工按他的标准反复试错。
这个不爱抛头露面,却时时刻刻影响着十亿级用户的人到底是谁?用散落在互联网各处的信息可以拼凑出的形象是:五十岁出头、射手座,英文名Allen,微信员工称呼他“龙哥”。湖南邵阳人,崇拜乔布斯,热衷于高尔夫、摇滚和研究明朝王阳明心学,喜欢熬夜和抽烟。曾经是落魄的程序员,开发了邮件产品Foxmail,报出的15万元价格被投资人雷军手下的程序员认为不值,拒绝收购。2005年,腾讯出手将整个foxmail和其团队人员购下,张小龙加入腾讯,蛰居广州,2010年推出微信,名震天下。
对张小龙的评价过誉了,微信的批评者认为,微信的商业化能力显然面临瓶颈,而其国际化踯躅不前也反映出其团队的人才短板。“腾讯重视即时通讯,不重视社交网络,没有信息流算法的基因。由此才导致了新浪微博轻易取代了QQ空间,也导致了朋友圈和公众号寄生在通讯之下,并且今日头条、抖音和快手等新产品如入无人之境。”一名批评者这样评价。
“我们的初衷不是让所有人满意,”一名微信员工说,张小龙曾经这样告诫下属,“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
附:张小龙微信公开课PRO演讲
公开课的朋友们,大家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很抱歉这次没有来到现场,在这里跟大家打个招呼。
其实我是故意不来现场的。记得第一次公开课,我提到说,参加各种会议可能是很浪费时间的。
我还说过,用产品说话,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家也看到,微信从来没有开过发布会。我认为,新版本的启动页,就是微信的发布会,它直接覆盖几亿用户。
但同事们说服我说,公开课不是发布会,而是面向开发者的会议。确实,外界可能也会对微信有好奇甚至误解,所以公开课确实是一个微信对外阐述自己想法、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去年,我就想,微信团队现在这么大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从早期的“怎么做”,到现在的“做什么”。早期我们聚焦于每一项功能,思考怎么做才是最完美的。
现在是思考,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去尝试的,以及如何组织起来做。对团队来说,早期是考验我们的产品能力,现在更考验的是我们的组织能力。
我希望我们团队,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深入的思考者。所以去年,我就在想,我不一定每年都来公开课讲。今年,我更乐意把时间让给我的同事们,让他们来给大家带来我们团队的思考。
当然,我个人也有一些小的思考点,可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信息互联的影响
可能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每天有数亿人花这么多时间,花在手机里面浏览各种信息。而微信,可能是人们花时间最多的应用。
所以我也经常会思考,微信作为一个基础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或者说平台,我们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引起信息洪流的流向的变化。
我们知道,基因编辑是一种非自然的选择。因为人类强行的改变了自然进化的进展。类似的,技术的进步同样改变了自然的选择。
人们看到屏幕上的视觉信息,超过了现实中眼睛看到的信息。人们看到的是远方的图像,听到的是远方的声音。从前一个人的世界,他的大小,是由他的脚的行走半径来决定的,现在一个人的世界的大小,是由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信息的宽广度和质量,一直是微信要解决的问题。
但人类对于信息的广泛连接带来的影响的思考,是落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的。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人都随时在线,并且面临海量的信息。
这在历史上,甚至十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人们真的能驾驭这种信息互联吗?还是说,技术在引导甚至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一看这种影响,包括隐私的出让,信息获取的被动,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信息传播的快速,信息选择的困难、信息的多样性,搜索的困难。
一.隐私的出让
从历史来看,科技越发达,个人隐私会越少。人们在获取便利性的同时,其实也在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把自己的隐私范围缩小。
比如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其实是有矛盾的。作为平台,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数据,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其实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也倡导同行一起重视这个问题。
二.信息获取的被动
你所看见的,或者说,你所阅读的,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可是,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愿意主动去获取信息,而是更倾向于被动获取。记得好几年前,我说过一句话,“推送改变世界,因为用户更懒了”。包括微信,也是基于推送的。你收到的每一条消息,都被你把优先级排得比你要真正要获取的信息的优先级要更高一些。
那么,推送什么信息,决定了用户会看什么信息,决定了他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这是一个我们要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很少说分发这个词,我觉得推荐可能更尊重一些。
三.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如今,社会关系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微信好友,群,朋友圈的互动里面。比如,中学、大学同学,因群而活跃起来。
过去,学术上有个词,叫邓巴数,是说一个人最多有150个好友。但在微信里,显然它被打破了。人们对于好友的维系能力,和移动互联网之前的年代相比,突然增大了很多。
之前我们限定一个人最多5000个好友,现在有将近一百万人已经接近5000好友。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友,但也促使我们要扩大好友数目了。
我记得附近的人上线时,我自己其实都有隐隐的不安,因为从前我们和附近的人的界限将被打破,我不知道它是好是坏。
这种思考,其实会一直贯穿在微信的进化里面。就像我们扩大5000好友这个限定非常容易,但是对于它带来的影响,说实话诚惶诚恐,我们会反复思考。
四.信息传播的快速
一方面,是信息比之前更快速地传播,可能一个瞬间,一个事件就可以迅速在很多个群里面,迅速的几何级数的传播。
另一方面,有一句话叫“谣言传千里”,耸人听闻的内容,可能能获得更大的传播机会。这是人性使然。
我们可能很难用技术手段作为一个判定内容的质量的标准,但作为信息传递的平台,我们也有很多办法,譬如说用更多的参与者和强大的机制,来帮助平台作出仲裁,就像我们对待原创和抄袭的做法很类似。
五.信息选择的困难
看似我们面对海量信息可以自由选择哪一些看、哪一些不看,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有时间去一一筛选,导致我们看到的总是局部。
包括公众号,看似可以随便关注,但是你的选择其实是有限空间的。我们在看一看里实验了社交推荐,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它是一种通过好友之间的互相推荐来扩大人的选择范围。
六.信息的多样性
虽然头部大号会有最大的浏览量,但是在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我们希望长尾的小号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也是之前公众号一个忽略了的部分。等一下会再讲一下。
七.搜索的困难
与web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各个app更加割裂,信息难以打通、搜索。我们做小程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搜索能进入到每一个小程序的内部,这样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撑起各种长尾的搜索需求。
当然,小程序仍然是我们一直要改进的领域,只有小程序足够繁荣,才能支撑起搜索的内容的丰富度。
关于“信息的多样性”的延伸
这里讲了我们对于信息普及、对于生活的影响,其中提到信息的多样性。这里也要说一下。
在微信的起步阶段,我就说过,我们基于手机来做app,不基于pc来做。pc端只是辅助。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将我们的产品普及到每一个人都能用。
回过头来看,我们当年有两个小小失误,一个是,公众平台。很长时间都只有pc 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
另一个是,也是更重要的,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
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但我们一不小心把它做成了文章作为内容的载体,使得其他的短内容的形式没有呈现出来,那使得我们在短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缺失。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我说,公众号本身并不是为媒体准备的这样一个原因。
我们很重视人人都可创造的内容。朋友圈之所以默认是发照片视频的,是因为当时我有一个认知,对于十亿人来说,让每个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发照片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相对公众号而言,我们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
所以,就像之前在公开课所说的一样,微信的短内容一直是我们要发力的方向,顺利的话可能近期也会和大家见面。毕竟,表达是每个人天然的需求。所以这里,也是作为一个对新版本的小预告吧。
春节即将到来,我们在红包上,也有一些新的创造,可能也会吸引你来发挥你的创造力,这里也预告一下。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虽然这次我没有参与现场的演讲,但是我相信我的同事们同样会给你带来精彩的报告。
再次感谢大家。
撰文:李好 编辑:贾文彤
可点击下方图片订阅最新杂志!
点击你感兴趣的关键词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港铁|特朗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