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Alpha Go,后有00后,10年如1日真能提升职场竞争力么?

假期前,看到朋友圈转发Alpha Go 3:0完胜柯洁的报道,对结局并不意外。看过小猪上1篇笔记:Alpha Go2.0 战胜柯洁后,向'人工智能'学习思考,就知道为什么柯洁不可能战胜Alpha Go
赛后被誉为'棋圣'的聂卫平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如果人类当前对于围棋的认知最高水准是9段的话,那么Alpha Go已经达到了20段...
关于人工智能可能替代的各种职业网路上可以搜到各种靠谱或不靠谱的分析,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扩展阅读...

既然对战AI已经完败,今天,小猪想讨论下的是职场中的PVP(Player vs Player,竞技游戏中的一种术语)

先说个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实例,

老t,10年+工作经验
岗位:开发,在自己岗位兢兢业业,10年如1日
同事评价:老t办事很稳妥,交给他的事情很放心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老t的例子,似乎什么都没做错,但10年+的工作经验也没有为他赢得1份高薪职业,也没有令他成为行业专家,那如果老t没错,是10万小时理论错了么?

回答这个问题前,再看几个例子,

上学时写过作文,写过日记吧,10来年学下来,累计超过10万小时总还是有的,但多少人成了作家?
在朋友圈每天晒跑步的大有人在,但多少成了跑步运动员?
有大妈和录音机的地方就有广场,但多少大妈成了舞蹈家?

...

似乎例子都指向1个结论,

'坚持不一定出成果',那事实真的如此么?

前有Alpha Go,后有00后,10年如1日真能提升职场竞争力么?_第1张图片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人脑的学习方式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学习是外在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的变化,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古典制约和操作制约的研究。并且以个体获得经验为结果
------------------------
词条解释引用自维基百科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学习是内在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内在变化与外显行为并不完全一致。(当然内在的变化还必须由外在的变化来推测)
这种变化应是后天经验习得的,不是先天的反应或者生理成熟的作用
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段时期
------------------------
词条解释引用自维基百科

按小猪的理解,两种观点虽略有差异,但基础概念是一致的,即学习的三要素:刺激,训练,固化

比如,
小孩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会跌跌撞撞,每次摔倒就是1次外界刺激,跌倒>站起>行走的循环构成了反复训练,最终习得走路技能并固化成习惯,现在你走路还会先想一下要怎么走么?

答案来了,
正是人脑的这种学习模式,导致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情会停止学习和进步,这也就是老t为什么工作了10年,却没有因此成为行业专家

人脑的认知分为有意识与无意识两个系统
当1种技能或知识习得后,没有外界刺激,有意识的学习便停止了。无意识会继续不断地机械性重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行为或意识的改变往往在经历了重大的变故之后

问题又来了,
我们不可能每天接受刺激啊,所以,如果要保持学习和进步,需要制造一些刻意训练

比如,
健身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刺激肌肉>肌肉受刺激进而增长>持续的训练刺激>固化肌肉
知识的训练过程是接近的,刺激>训练>固化
这件事情做的最极致的时候,是高考之前,语数外,理化生,+综合,各种学科+反复习题
毕业上班后,即便是专项知识学习都是做的极差的,所以大多数人在25岁找到第1份工作起,便已经到达了职业巅峰,而后的10年就是不断地吃老本,直到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而被淘汰...


知识学习,能否像健身一样,制造一些刻意训练呢?

前有Alpha Go,后有00后,10年如1日真能提升职场竞争力么?_第2张图片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这样的新刺激

比如,
1部触动你的电影?
1本影响你的书籍?
或1场引起思考的讲座?
然而多数人在刺激的当下汹涌澎湃,第二天又恢复风平浪静。正应了马云那句“晚上想想千条路,一觉醒来走老路”
所以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中,定义学习概念时,有意强调了刺激后训练形成的改变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短期改变并不能称之为学习

下1篇笔记将解释为什么明明当我们知道自己有问题,但仍然不愿意改变的原因...改变自己从了解自己开始...


更多关于学习和思考的笔记


618你是如何被"消费陷阱"套牢的?
为何擅长解题的你,面对工作中的问题依然无解?
10年如1日真能提升职场竞争力么?前传
10年如1日真能提升职场竞争力么?
Alpha Go2.0 战胜柯洁后,向'人工智能'学习思考
为什么'知识付费'越多越焦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有Alpha Go,后有00后,10年如1日真能提升职场竞争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