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康复入门
第一问 药物成瘾是什么?
导学:关于药物成瘾,有的可能听说过这个词,有的可能有非常深的体验,但它究竟是什么,恐怕我们想的不多。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这课,通过回答四个常识性问题来认识药物成瘾。
一、瘾是什么?
思考讨论题:
1、你所知道的“瘾”有哪些?
2、如果将“瘾”比作为你熟悉的一种动物,你觉得可能是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
【他人视角】
很多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学员谈到瘾时,联系熟悉动物谈了自己的看法。
孙某说到:瘾就像游戏中的“贪吃蛇”,不停的吃不停的长,人上瘾也一样越来越大。
王某认为瘾可能像狗,因为当它温顺的时候你会对它爱不释手,一旦它发脾气就会反咬你一口。
秦某认为瘾像狐狸,漂亮、讨人喜欢,一旦拥有它,它就会给你带来一种入骨入心的快乐,让你不忍舍弃。
高某认为瘾像狼,因为狼的习性就是吃肉,叼着一块肉就不撇嘴。
苗某认为瘾像蛇,冷血动物,无情,缠绕在人身上,使人不能解脱。
田某认为瘾像蚊子,总是去吸人血,即使冒着被拍死的危险。
广义上的瘾,是指对某个人、事、物的特殊兴趣和癖好。如有人对某明星的狂热追捧;有的对跑步、阅读、钓鱼等某项事情的执着坚持;有的对邮票、花鸟、玉石等某个物品的沉迷。所以广义上的瘾,泛指程度较深的兴趣爱好,既包括积极健康的,也包括消极不良的。
狭义上的瘾,一般指不良的、消极的、甚至是病态的嗜好,在成瘾医学上也称为依赖,一般会表现出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其核心是明知有问题但仍控制不住的继续使用。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成瘾,也称为药物成瘾,比如烟、酒、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等;一类是行为成瘾,比如赌博、暴食、上网、购物等,甚至也包括工作、运动等活动。
二、什么是精神活性物质?
容易成瘾的物质统称为精神活性物质,简称成瘾物质或成瘾药物,是指源于体外、能够影响人类精神活动(如思维、情绪、行为)并能使用药者产生依赖的所有化学物质。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是人之常情,但精神活性物质几乎会让所有人都产生“感觉”,即能够快速影响甚至改变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特性,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中枢神经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巴比妥药物;
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苯丙胺、可卡因、咖啡因;
阿片类物质,该类物质主要表现为镇静和欣快作用,如阿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哌替啶(杜冷丁)、丁丙诺菲等;
致幻剂,能改变意识状态或感知觉,如氯胺酮,仙人掌毒素等等。大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致幻剂,吸入或者食用可使人产生欣快感,增加剂量可使人进入梦幻,陷入深沉的睡眠;
挥发性溶剂,丙酮、汽油、稀料等。
烟草,致依赖的活性成分是尼古丁。
其他。
三、什么是毒品?
思考题:你赞同或反对下列观点吗,为什么?
观点一、精神活性物质都是毒品。
观点二、毒品都是精神活性物质。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毒品是指法律规定的、具有很强成瘾性、并禁止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可见,毒品都是精神活性物质,但精神活性物质不一定都是毒品。同时,我国刑法对毒品有明确定义,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个概念表明了毒品三大特征:一是成瘾性;二是危害性;三是违法性,持有、吸食、贩卖等都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毒品有以下几种:
阿片类物质,阿片类物质指天然的、半合成的或者合成的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物质,包括天然的阿片、罂粟、吗啡,半合成的海洛因,全合成的如美沙酮、哌替啶(杜冷丁)、丁丙诺啡等。
苯丙胺类物质,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甲卡西酮;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摇头丸、迷魂药)等,该类物质主要作用为兴奋、致幻、抑制食欲等作用。
氯胺酮(K粉),氯胺酮注射液是一种静脉全麻药,具有安眠、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者麻醉诱导剂。氯胺酮注射液如果被不法利用,只需简单加工即可得到固体氯胺酮,主要作用表现为梦境、幻觉以及恶心、呕吐。
大麻,大麻类毒品主要包括大麻烟、大麻脂和大麻油,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吸食后产生欣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和妄想,长期吸食会引起精神障碍、思维迟钝,并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可卡因,可卡因是从古柯叶中提取的一种白色晶状的生物碱,是强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和局部麻醉剂,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健谈,有时还有攻击倾向,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从毒品的流行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大麻等流行较早的,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的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等。有人也将毒品分为一代、二代和三代,其中第一代主要指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毒品;第二代主要指冰毒、摇头丸毒品等合成程度;第三代主要指新精神活性物质,也称之为“实验室毒品”,如“蓝精灵”、“恰特草”、“小树枝”、“笑气”、“开心果”、“咔哇潮饮”、“跳跳糖”、“奶茶”、“彩虹烟”等等。其实,毒品不管打着什么包装或者“幌子”,其本质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所以只要能够快速引起人的想法、情绪情感甚至行为上的变化的物质,大家都要保持警惕。
通过多年的禁毒宣传,大家对上述的毒品可能会略知一二,但对国家规定管理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可能还不熟悉。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卫生计生委公布了《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规定,麻醉药品共有121个品种,包括阿片类、大麻及其衍生物、可卡因等;精神药品共有149个品种,包括一类精神药品68个,如苯丙胺类药物、致幻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阿片类、大麻衍生物,第二类精神药品81个品种,如绝大部分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医疗上不可或缺,但滥用都能产生躯体和精神依赖,并危及健康。
这么多管理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绝大多数人记不住,当然也没有必要全部去记,那如何区分药品与毒品呢?
一是使用目的不同,药品是为了治病救人,毒品则用于非医疗性使用,有的是为了追求刺激好奇,有的是为了减肥,有的为了解决自己的烦恼和不开心,有的是社交场合的盲从;
二是使用程度不同,药品限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范围,毒品则处于滥用状态,如吗啡、哌替啶,若使用时根据有资格医生的诊断处方,且用法与用量符合适应证标明范围时,就是药品;若使用不是根据有资格医生的诊断,且用法、用量超出适应证标准范围形成滥用,就是毒品。
三是对人体的结果不同,药品使人体达到改善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结果,即或某些药品对人身具有某种程度的损害,但在严格限定条件下能把损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不致危及生命安全。毒品滥用的结果是扰乱和破坏正常生理功能,损害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可见,大多数精神活性物质,用于医疗则为精神活性药品,用于非医疗则可转化为毒品。
四、药物成瘾是什么?
思考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5个以上“药物成瘾是什么______”。当然,你也可以根据理解画一幅简图。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药物成瘾会导致躯体健康、心理社会问题,但最初的人们往往认为成瘾是源于性格缺陷,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是自我堕落的表现。当今很多民众对物质依赖者仍然会贴上“瘾君子”、“吸毒者”等标签,认为他们是作风败坏、咎由自取,常常敬而远之。但大多数成瘾者都不是故意的,往往是由药物的成瘾性以及成瘾后的失控行为造成的,因此把药物成瘾标记为“道德”问题往往是不恰当的。如何认识药物成瘾呢?
1、药物成瘾是一种违法行为。世界各国的法律基本上都会控制成瘾物质的使用,特别是对制毒、贩毒采取不同程度的惩罚措施。联合国制定了三个有关的公约,《麻醉品单一公约》、《精神药品公约》、《联合国禁止非法贩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绝大多数国家加入了上述公约,我国也分别与1985年、1998年加入。另外,我国对吸毒问题采取了较为严厉的法律措施,2007年颁布了《禁毒法》,2013年颁布了的禁毒条例,从法律层面确定了“禁吸、禁贩、禁种、禁制”的“四禁”方针。不难看出,非法使用药物是社会不赞许的亚文化行为,虽然个别国家出现了所谓的“注射室”(药物滥用者可以在此处注射阿片类物质)、“咖啡屋”(在此处可以购买与使用大麻),但绝大多数国家都摒弃了合法化运动。
2、药物成瘾是一种疾病。国际医学界公认药物成瘾是一种容易复发的脑部疾病,涉及脑部奖赏、动机、记忆相关环路的慢性疾病,这些环路功能异常导致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层面的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个体希望通过物质使用的病理性追求,其核心症状就是行为的失控。成瘾早期,个体追求的是用药后的快感,到成瘾形成后,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渴求或者缓解戒断症状,所以到了成瘾后期可能表现为明知有害欲罢不能,对成瘾物质有强烈渴求感,控制不了剂量与频度,反复戒断屡屡失败等等。
3、药物成瘾会导致各种心理社会问题。使用成瘾物质不仅危害吸毒者本人的躯体及心理健康,对所在家庭以及社会也造成巨大危害,如易诱发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另外,药物成瘾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率高。根据美国国家共病率调查的数据,在终身药物滥用及依赖的个体中,有41%-65.5%至少有一种其他精神障碍。我国学者调查,物质依赖者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方面显著高于常人,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幻觉、被害妄想、睡眠障碍、感觉过敏等等。
总而言之,药物成瘾行为本身的违法性、危害性导致成瘾者也会具有双重甚至多种身份,一方面是违法者,另外一方面也是病人和受害者。
课后练习:结合自身经历想一想什么是药物成瘾,并用一幅简图的形式把它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