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堂妈(堂小楠)
这几天,相信我们大家都一样,窝在家里刷手机,时刻关注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消息。
截至1月27日19:44,全国新冠肺炎已确诊2840例,治愈57例,死亡81例,疑似病例5794例。
来源:腾讯新闻
据1月26日18时至21时报道,北京新增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中,有一名9个月大的女婴:
来源:人民日报
1月27日9时,北京新增病例中又多了一个4岁的女孩:
当父母的人,看到这样的消息,真的十分揪心了!
不过揪心归揪心,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身为父母更要保持冷静,不要陷入焦虑、恐慌之中,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
专家提醒: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稳定的情绪是抵抗病毒的强有力屏障。
武汉同济医院专家提出多种居家隔离解压方法
休息:保持正常生活规律,制定作息时间表,适当休息,充足睡眠。
运动:可酌情选择居家可做的锻炼,减轻焦虑,保持好的心态。
音乐: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唱歌。
放松训练:深呼吸、瑜伽、冥想、太极等。
倾诉:一吐为快,取得解脱、支持和指正。
阅读:可缓解压力、转移注意力、增加知识乐趣。
写作:可写下自己的压力体验,或者生理、心理上的烦恼。
有节制地获取信息: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尽量控制不超过1小时。
让我们暂时抛开那些带给我们焦虑的负面信息,来看一看这些在新春佳节之际舍小家为大家的“逆行“身影,满满的都是感动和正能量 !
除夕出征,陆军军医大学的白衣勇士们,飞抵武汉援助。
为了防控肺炎疫情,他们选择负重前行。
坚定的神色,这一幕我永远忘不了。
武 汉
加 油!
他们中的每个人,是妈妈、又是女儿,是军人、更是医生。
除夕晚上,一位不能回家过年的医生,给小女儿录了段视频,后面同事还比划着“爱心”:
“宝贝,不要担心我,妈妈这里有很多阿姨,一起陪我过春节呦。”
说完,她低头强忍着眼泪。
一位年轻的军医妈妈,告别乖巧的女儿,大年三十要奔赴战场。
“孩子不哭,妈妈这一仗不能输。”
明明自己还是个撒娇耍赖的小可爱,却和同事不谋而合的选择了冲在前面:
“我报名了,没告诉我妈,怕她跟我拼命。”
一位背着妈妈奔赴一线的小姑娘,脱下厚厚的防护服,脸上还满是青涩。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大人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
南医的一位护士,偷偷退掉了过年车票,毅然坚守在前线:
“对不起了爸爸妈妈,我必须上!”
武汉一位在一线抗争的医生,自觉和家人隔离,80岁老母亲隔着门给儿子送饭,支持他战斗到底。
老母亲含泪反复叮嘱儿子:求求你,一定要保重啊!
一位医生累倒在病房,抱着凳子沉沉睡去。
他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也是儿子,但这一刻更是我们的守护神。
这是一份特别的申请书,一位有25年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写下申请书自愿参与治疗,令人泪如雨下!
上面写了一句话“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医护人员自己被感染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所以没有告诉家人。
好在现在他们情况稳定,对着镜头比出一个:ok,他们对战胜病魔有信心!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挡在疫情之前。
武汉7名医生,在请战书上按下红手印,用生命立下契约!
“给我一次机会,我申请到呼吸科去!”
哪个女生不爱美呢?哪个女生愿意自断长发?
为了援助武汉,为了穿防护服更方便,护士李琼想都没想,让主任把自己的长发剪了。
不只李琼,很多女性医护人员,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那一刻,短发的她们,是最美的。
帮同事戴口罩的医生朋友说:
“我志愿献身医学……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因为穿了隔离衣认不清谁是谁,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在后背上写上了名字,也写满了鼓励的话:
“加油!棒棒哒!”
“有我们在,你一定会没事的。”
■■■■■
一名医护人员下夜班后摘下手套,因为长时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手出了很多汗,他的手变得皱皱巴巴......
汗水把双手浸泡的面目全非。
穿戴口罩和防护面罩十几个小时,她的脸上落下深深印记。
但忙碌的她,都已忘记了疼痛。
“我是医务人员,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有责任。”
一位医生小伙子被问到害不害怕感染,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转身走向传染病房。
“万一的话,我相信我的同事会救我的。”
物资告急,护目镜不够,医生戴着泳镜也要上阵救人!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一位拄着拐杖前行的医生,撑起我们的希望,这是最美的背影。
一位医生,连夜奋战,衣服都湿透了,还在坚持工作。
每一个夜,都有守夜人,只因为他们身穿白衣。
三名护士隔着玻璃门,用笔和纸写下新春的心愿:
我爱你们、请放心我们一切都好、我们会一起安全回家……
一张医生偷拍照被曝光:
数小时的密封,任汗滴落下,任睫毛成霜,不顾生死。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一袭白衣,为感染病毒的病人,端屎端尿,毫无怨言。
病房里,患者与亲人不能吃团年饭,但他们收到医护人员亲手做的年夜饭。
然而,病人们吃着年夜饭,医生们自己却还饥肠辘辘。
有男护士刚升级成奶爸,放完产假,就前往支援了。
他说:“尽量做自己的一份贡献,做好准备,有需要随时增援。”
女医生张旃主动请战,写下现代版“与夫书”。一句“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
医者无疆,了不起。
当被问及孩子的时候,她这样回答“如果我多治好一个病人,我儿子的危险可能就会减少一分!”
她不光是一位医护工作者,更是一位心系子女的母亲。
春节,武汉中心医院的医生,第一时间返回医院。
出发前,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上面是妻子满满的叮嘱:
“老公,我想你的时候就给你发信息,你不用回复我。”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2020年,武汉有事,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
钟南山,一个永远不会认怂的逆行者。
为了14亿人,您辛苦了!
武汉封城第一天,武汉市儿童医院86岁老专家,董宗祈教授,坐着轮椅出诊,一上午看了30多位病人。
直言:我这一辈子,都是为了病人。
为他人拼命的悲壮,你怎么也想不到。
还有一群人,他们不眠不休,数百台车同时作业......
只为建起武汉“小汤山”医院,为绝望中的人撑起希望。
这30张照片,每一张都是一个奋战的身影,每一张背后都有一个为你我拼命的故事。
也正是这些简单的身影,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红了眼眶。
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我们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为了谁。
就像某音上一个用户所说:
“98年的抗洪挺过来了,08年的雪灾挺过来了,这次武汉也能挺过来。”
“请把‘离武汉远一点’‘待在武汉别出门’换成‘武汉挺住’‘武汉加油’。”
疫情还在延续,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平凡的我们,可以做的是:
谨遵医嘱,不去人流大的地方,不吃野味,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勤洗手。
请让他们感受到,此时此刻在他们背后,是十几亿中国人在为他们加油!
★本文已由专家审稿:
李月萍,儿科学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擅长婴幼儿生长发育指导,尤其擅长喂养、发育及养育指导,从事10余年早产/高危儿系统管理。
END
作者简介:本文转自公众号“堂妈家庭育儿”(ID:kexueyuer2013)。作者堂妈(堂小楠),拿孩子当朋友、拿闺蜜当情人、拿老公当战友的职场双宝妈妈(媒体人),喜欢搜罗好东西和大家分享。逗比、毒舌、有态度……我知道你也和我一样。每天早上8点,准时等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