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的特点要么就是唱唱小曲,跳跳虎背熊腰的舞,一男一女深情地对白,说话妖里妖气,看着就比较“作”。反正就是太戏剧性。
就像前几天看的悬疑惊悚片(调音师),剧情主角和配角的故事情节,正过来,反过去,到结尾如果不细看,最后一下子拿拐杖打飞易拉罐,还会疑惑半天呢。原来是我瞎呀,人家根本不瞎好不好?
这里先不说这个话题,我前天看了另外一个片子(天作谜案),这片还是继承悬疑,不过比起(调音师)逊色一些。
这片承袭了日常生活情景,还有脑洞大开的理论,通过男作家和一位女士(律师老婆),各自叙说事情经过,他说上一小段,她又说上一小段,你来我往,碎片式,也可以说穿插式,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往往警官已经察觉男有漏洞,接下来找到新证据又推翻,已经发现女士话里有话,有所隐瞒,又有新的人证出来推翻之前的定论。
悬念开放性的结局,将你的思维进行突破和创新。悬疑片还是值得观众看一看滴!
在整片100多分钟的镜头里,《天作谜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运用各种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刻画和分析解剖。
尽管,警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失,但不代表他的不作为。恰好这位警官很是尽责,只是罪犯太过于演戏,也过于会掩饰。表情太丰富,眼泪鼻涕一大堆,真看不出来是真悔呢,还是入戏太深。
外国人,尤其是印度人,说话摇头摆尾,娘们唧唧的,我就是看不惯!
电影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令观众游走在质疑与肯定之间游移。看得我心悸胸闷头疼腹泻!
无穷无尽的草蛇线布局,令人应接不暇的数次反转和接踵而至的悬念,比如:如果律师老婆(玛雅)杀了丈夫(律师谢加),她为什么这么做;如果是男作家维克拉姆杀了律师谢加的动机又是为何?
女的因为有情人,说话遮遮掩掩,漏洞百出;男作家是为自己辩驳,信口开河演苦情戏,看得我纠结死了。
到底真相是什么呢?男作家写文章水平有限,出版了一本书,还是靠着老婆的人脉。第二本怎么也找不到拨人心弦的灵感。
某一天看到新闻里,有个被五个男人蹂躏过的女孩,然后他灵机一动,找到那个受害者,采访及记叙事情经过,言称要为女孩伸张正义,写那么一个有关这方面题材的书籍,当然再三保证不会提及女孩真名。
等写完要出书了,他为了真实感,更为了出名,出尔反尔下,道出了女孩的名字。一时女孩四面楚歌,各方记者采访,还有来自亲戚朋友的冷嘲热讽,女孩受不了自尽身亡。
女孩父亲去男作家老婆的公司那里告他,然后男作家的富老婆不愿再资助他出书,联系上律师(也就是一开始那位女士的律师丈夫),准备和男作家取消合约。
眼看胜利在望,这个穷逼男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好机会,(他的富婆老婆有轻微的心脏病,平时只需要每天服用一颗药丸即可),这个丧心病狂的屌丝,在每个胶囊里灌满药粉(外面看不出来),就这样富老婆每天不知不觉中服用下,某次药物过量,导致头晕目眩,摔到洗漱盆上,随后脑袋出血,倒地身亡。
男作家知道后,打电话报警,说妻子被人谋杀,警察到来后,认定他是凶手,在逮捕期间,他做贼心虚而出逃。
阴差阳错之下,逃到律师的家中,而那时的律师老婆在家,他挟持律师老婆,帮他包扎伤口,翻看文件的时候,发现这个律师就是和他老婆一起准备告他的那位。
于是乎,他起了杀意,只有律师也死了,然后他的见不得光的勾当,就不会有人揭发出去。
在律师回来后,他出其不意 ,掩其不备下杀了律师,然后嫁祸给律师老婆以及律师老婆的情人。
警察一次又一次卡在犯罪人的动机上面。当然,动机是破案的证据,社会关系的人与周围勾连发生的结果都是环环相扣的。
这个就是动机,就是关键线索。绕来绕去,律师的老婆因为外面有情人,说话遮掩,语气闪烁其词,一度以为在撒谎。而那个男作家呢,一直都在编故事,欺骗大众,靠~竟然连我都敢骗!
这部编剧真的是非常善于,运用心理分析法去刻画人物性格,所以每到一处重要的情节,都会将精神理论,加入到人物性格中去。
《天作谜案》并不是着力描绘社会有多坏,但它的主力关注点,是事实的真相,和案件的公正。
等到警察以为那情人是凶手,而男作家无罪开释,因为自家妻子的一句无心之话,而联想到男作家的老婆,有先天性心脏病,服药数量超标是,恍然大悟。
而那个臭狗男因为是英国籍护照,早逃之夭夭,青云直上蓝天,警察紧追慢赶,还是未能如愿抓捕那个混蛋,哦,好恨!
看着反面人物逍遥法外,优游自得,气死我了都,我的火箭在哪里就位,我准备去“英国”旅游观光一下,不知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