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说】情到自然明(XM)

        也许是真的是人到中年了,很难想象一部情节平缓、讲述家长里短,甚至还有点鸡毛蒜皮,而且还不是弄2段自己根本听不懂的插曲的电影,起码在五年前,自己是否有耐心看得下去。

        然而,周六懒睡,随意点看2014年的美国电影《情到自然明》,自己竟然很快就“进入了情境”。

        失去妻子多年的奥伦.李特尔是一位有个性的成功的房产经纪人。说他成功,是因为他靠自己那一副带有“毒舌”的好口才为自己赢得了开豪车、做房东的生活;说他有个性,则不如说他过于脾气暴躁、尖酸刻薄、睚眦必报,以致于跟邻居们时常闹闹矛盾,即使连小狗进到他家的花园都要用油漆枪“报复”一次而后快。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他对自己亲身儿子卢克,也是寡情少义,甚至在卢克即将入狱服刑时,依然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淡。只是,在内心里,他一直思念着自己逝去多年的妻子莎拉。

        受够了奥伦臭脾气的邻居中,有一位过气的单身的歌手叫丽娅,她总是深陷于对死去丈夫的深深怀念之中,并且常常对自己的演唱不够自信。但是她为人正直、率真,经常和奥伦理论,为邻居和卢克发声。

        不管从那个方面说,这两个人都像是“两条路上跑的车”,很难有心灵的交集。

        但是,偏偏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变化发生在2件小事上:

        第一件是,卢克入狱前,走投无路之下,不顾奥伦的反对,把自己单独带在身边的女儿硬是“塞”给了奥伦。为了纪念母亲,卢克给自己的女儿起名莎拉。所以,当奥伦第一次见到这个自己并不准备接受更不喜欢的孙女,却听到她也叫莎拉时,他的心还是轻轻震荡了一下,仿佛心底里升腾起升腾起一些难以言说的东西。奥伦很忙,又根本没有照顾女孩子的经验,所以,只能求助于丽娅。而天真、纯洁的莎拉,一下子成了奥伦和丽娅、奥伦和邻居们情感的粘合剂。奥伦冰冻的心开始慢慢融化,对卢克被冤枉入狱的案件也开始聘请律师进行申诉。

        第二件是,有一次奥伦无意走进丽娅驻唱的酒吧,一下子就被她的歌声吸引,并对下一步她改变歌路、拓展事业提出了颇具专业化的建议,并通过朋友的帮助让丽娅重新找到了艺术的自信。

        就这样,两个60多岁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时分慢慢靠近,他们都告别了昨天的自己,走进了新的恋情。与此同时,奥伦与儿子、邻居的关系也得以修复,甚至还在另外一个邻居太太突然分娩的时刻,不顾一切实施了抢救。

        昔日充满冷漠、吵闹的住宅楼变成了温情脉脉的大家庭,原来准备搬走的奥伦也和家人一同住在了这里……

        这一切,都恰是最好的安排,就正如片名——情到自然明。

        这是一部讨论家庭伦理的亲情片,也是一部展现社会交往的友情片,还是一部追问老年人情感的爱情片。所以,所谓情到自然明,其实不单指哪一种情感,而是代表了所有人类最自然、最美好的情感。看完这部片子,竟然喜欢上了这些有缺点的可爱的“角色”们,连印度电影般不时出现的电影插曲,也觉得毫无违和,相反觉得确实好听。甚至,心下还有点隐隐期盼:要是能能和这些人做邻居,多好。

        一部讨论情感的片子,应该本来与教育就有很多的关联的吧?比如,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个性,真正因材施教;又比如,如何看待一个人的缺点,扬长避短。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作为一名教育人,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给我启迪的,其实是经由“毒舌”奥伦嘴里不经意“喷”出来的台词——

        其一:“你喜欢把勒索当贷款,把绑架当聚会”。这段台词出现在邻居们对奥伦的自私、暴躁并且出言不逊表示抗议时,奥伦的回答。意思是他不过是说出了真相,没有必要用语词粉饰太平。人是交往的动物,交往就需要语言。语言更是教师的基本功,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教育是本真、向真、求真的事业,环顾我们四周,审视我们当下,是不是确实有一些学校、有一些教师依然热衷于用高大、动听的语词掩盖自己内容与本质的虚弱与不足?不能正视现实、不能直面问题,满足于以己昏昏,甚至浮躁虚华,只会与教育的本真精神越离越远。

        其二,“我曾经试着养过一个孩子,结果是个混球”。这段台词出现在卢克告诉奥伦自己要去服刑,请父亲代为照顾莎拉遭拒,特别向奥伦强调莎拉是自己家孩子的时候,奥伦的既带有伤感又带有恨铁不成钢情绪的回应。天底下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奥伦对卢克的失望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而是对儿子从小就不求上进,乃至在母亲葬礼上因嗑药过多而滚下山坡的失望与痛恨。然而后来卢克改变了自己,甚至甘心忍受冤屈前去服刑。这一桥段说明,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过程,做父母的用好,做教师的也好,一定要处理好“期望值”与“现实度”的关心,要经得起等待,甚至经得起孩子成长的“忍耐”。当然,如果孩子真的辜负了自己的养育,成了“混球”,我们都要反躬自问2个小问题:第一个是,作为父母和教师,自己就没有责任吗?第二个是,父母、教师眼里的“混球”,真的就是“混球”吗?我想起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其三,“比我希望的少,比我预料的多”。这段台词出现在因奥伦的处事不当导致丽娅非常生气,他想尽办法请求她的原谅,终于使得丽娅有所松动,初步挽救了“危局”时,奥伦的由衷感叹。甚至在丽娅笑言奥伦“我觉得你就是一头蠢猪”时,他依然自嘲地说,“至少比混蛋进步了”。我们做父母、做教师、做教育,常常会发现,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可是总是收效甚微,甚至是“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事与愿违。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我觉得首先不是孩子,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自己。一方面,固然要对孩子成长的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还要对成长的复杂性、反复性、曲折性有清醒的认知和足够的心理准备,进而,在经历曲折、挫折乃至失败之后,还要有正确的评价和态度。所谓孩子的进步,并不是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而更多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甚至“吃一堑”之后哪怕“不长智”,只要“不退智”就好。学会乐观地看待教育,发展地看待人的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作家阿来说过,所谓进步与成长,不过是要求一个人,善于打破自己心中的那座“旧房子”,然后结合现实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属于自己的“新房子”。一部电影,几句简单的台词,如果能够帮助我们打破自己思维和习惯的“旧房子”,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和学生、和孩子一起,去建造更加真实、更加美好、更值得去付出的“新房子”。

        顺便说一句,这部电影的原名叫做——And so it goes,直译的意思是——不过如此。告诉你吧,我更喜欢这原名,因为,所谓生活,本就“不过如此”,而所谓教育,也“不过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走边说】情到自然明(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