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H3CNE考试题库来学习NE的知识点,并做了如下笔记。
术语:
BPDU 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
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外部网关协议)
MDI 介质有关接口(Media Dependent Inte**ce):PC机、路由器
MDIX :交换机、集线器接入口;交换机、集线器级联口
笔记: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10%
光纤多模和单模的区别:
根据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单模光纤采用固体激光器做光源,多模光纤则采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多模光纤允许多束光在光纤中同时传播,从而形成模分散(因为每一个“模”光进入光纤的角度不同它们到达另一端点的时间也不同,这种特征称为模分散。),模分散技术**了多模光纤的带宽和距离,因此,多模光纤的芯线粗,传输速度低、距离短,整体的传输性能差,但其成本比较低,一般用于建筑物内或地理位置相邻的环境下。单模光纤只能允许一束光传播,所以单模光纤没有模分散特性,因而,单模光纤的纤芯相应较细,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但因其需要激光源,成本较高
FTP使用的端口号:
控制端口一般为21,而数据端口不一定是20,这和FTP的应用模式有关,如果是主动模式,应该为20,如果为被动模式,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协商而定
TFTP采用的端口号:69
SSH: 22
TELNET 23
DNS:53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与联系:
电路(基于电话网的电话):延迟小、透明传输;带宽固定、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初始连接建立慢
分组(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多路复用、网络资源利用率高;延迟大、实时性差、设备功能复杂
分组交换的理解
分组交换网是继电路交换网和报文交换网之后一种新型交换网络,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它将用户的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以分组为存储转发,因此,它比电路交换的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时延要小,而具有实时通信的能力。分组交换利用统计时分复用原理,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一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V.C)实现数据的分组传送。
网络延迟包括:
传播延迟、交换延迟、介质访问延迟、队列延迟
路由的分类及常用协议:
按照是否手工操作分类:
静态(静态路由,默认路由,浮动静态路由)
动态( RIP , IGRP , EIGRP , ISIS , OSPF , BGP )
动态路由中的分类:
距离矢量( RIP , IGRP )
链路状态( OSPF , ISIS )
混合型( EIGRP )
路径矢量( BGP )
OSI参考模型的优点:
开放的标准化接口
多厂商兼容性
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实现模块化工程,降低了开发实现的复杂度
便于故障排除
OSI中加密是哪一层的功能
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等
SPX属于OSI哪一层
IPX/SPX协议组的SPX在传输层、IPX在网络层
DNS工作在OSI的哪一层
应用层
互联端口的MDI类型设置为across,应该用什么网线连
输入“mdi auto”就是启用Auto MDI/MDIX自适应功能,输入mdi across就是使用mdix连接模式,输入mdi normal就是使用常规的mdi连接模式
以太网的传输距离
单模光纤可达5KM
广域网接口的描述:V.25和V.35
V.25DTE:
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
异步方式下最高速率为115200bps
同步方式下最高速率为64000bps
V.35DTE:
只能工作在同步方式下
同步方式下最大速率2Mbps
-----------------------------------------------------------------------------
二、H3C网络设备入门 10%
指定下次启动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的命令:boot-loader
display starup 显示用于本次及下次启动的配置文件名。
进入BootROM的方式
Press Ctrl+B to enter extended boot menu...
回收站相关命令:
若要从回收站中彻底删除该文件,请使用reset recycle-bin命令。
关闭信息中心功能命令 UNDO INFO-CENTER ENABLE
查看回收站里的文件:dir /all
关掉debugging 命令 undo debugging all
开启控制台对系统信息的监视功能:terminal monitor
打开调试信息的屏幕输出开关 :terminal debugging
打开模块调试开关:debugging modul-name
显示调试开关:displaying debugging
路由器的特点:
主要工作在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根据网络层信息进行路由转发
提供丰富的接口类型
支持丰富的链路层协议
支持多种路由协议
命令级别:
访问级(0级)
网络诊断工具命令、从本设备出发访问外部设备的命令
监控级(1级)
用于系统维护、业务故障诊断的命令
系统级(2级)
业务配置命令
管理级(3级)
关系到系统基本运行,系统支撑模块的命令
切换优先级的命令:
super命令用来使用户从当前用户级别切换到指定的用户级别。使用本命令时如果不指定level参数,会使用户从当前级别切换到级别3。使用本命令从高用户级别切换到用户低级别时不需要认证而直接切换到指定级别。用户级别指登录用户的分类,共划分为4个级别,与命令级别对应,不同级别的用户登录后,只能使用等于或低于自己级别的命令。
检测线路MTU,用什么参数ping目的地址:ping -f
-a Select source IP address
-c Specify the number of echo requests to be sent
-f Specify packets not to be fragmented
-h Specify TTL value for echo requests to be sent
-i Select the inte**ce to send the packets
-m Specify the interval in milliseconds to send packets
-n Numeric output only. No attempt will be made to lookup host
addresses for symbolic names
-p No more than 8 "pad" hexadecimal characters to fill out the
sent packet. For example, -p f2 will fill the sent packet
with f and 2 repeatedly
-q Quiet output. Nothing will be displayed except for the summary
lines.
-r Record route. Include the RECORD_ROUTE option in the
ECHO_REQUEST packets and display the route
-s Specify the number of data bytes to be sent
-t Specify the time in milliseconds to wait for each reply
-tos Specify TOS value for echo requests to be sent
-v Display the received ICMP packets other than ECHO-RESPONSE
packets.
STRING<1-20> IP address or hostname of a remote system
ip IP Protocol
ipv6 IPv6 Protocol
ip:支持IPv4协议。不指定该参数时,也表示支持IPv4协议。
-a source-ip:指定ICMP回显请求(ECHO-REQUEST)报文的源IP地址。该地址必须是设备上已配置的合法IP地址。不指定该参数时,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是该报文出接口的主IP地址。
-c count:指定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发送次数,取值范围为1~4294967295,缺省值为5。
-f:将长度大于接口MTU的报文直接丢弃,即不允许对发送的ICMP回显请求报文进行分片。
-h ttl:指定ICMP回显请求报文中的TTL值,取值范围为1~255,缺省值为255。
-i inte**ce-type inte**ce-number:指定发送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接口的类型和编号。不指定该参数时,将根据目的IP查找路由表或者转发表来确定发送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接口。
-m interval:指定发送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时间间隔,取值范围为1~65535,单位为毫秒,缺省值为200毫秒。
如果在timeout时间内收到目的主机的响应报文,则下次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为报文的实际响应时间与interval之和;
如果在timeout时间内没有收到目的主机的响应报文,则下次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发送时间间隔为timeout与interval之和。
-n:对host参数不进行域名解析。不指定该参数时,如果host参数表示的是目的端的主机名,则设备会对host进行域名解析。
-p pad:指定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PAD”字段的填充值,为1~8位的16进制数,取值范围为0~ffffffff。如果指定的参数不够8位,则会在首部补0,使填充值达到8位。比如将pad设置为0x2f,则会重复使用0x0000002f去填充报文,以使发送报文的总长度达到设备要求值。缺省情况下,填充值从0x01开始,逐渐递增,直到0xff,然后又从0x01开始循环,形如0x010203……feff01……,直至发送报文的总长度达到设备要求值。
-q:只显示统计信息。不指定该参数时,系统将显示包括统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信息。
-r:记录路由,详细介绍请参见操作手册。不指定该参数时,系统不记录路由。
-s packet-size:指定发送的ICMP回显请求报文的长度(不包括IP和ICMP报文头),取值范围为20~8100,单位为字节,缺省值为56字节。
-t timeout:指定ICMP回显应答(ECHO-REPLY)报文的超时时间,发送ICMP回显请求报文timeout后还没有收到ICMP回显应答报文,则认为ICMP回显应答报文超时。取值范围为0~65535,单位为毫秒,缺省值为2000毫秒。
-tos tos:指定ICMP回显请求报文中的ToS(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域的值,取值范围为0~255,缺省值为0。
-v:显示接收到的非回显应答的ICMP报文。不指定该参数时,系统不显示非回显应答的ICMP报文。
-***-instance ***-instance-name:指定MPLS ×××的实例名称,是一个长度为1~31个字符的字符串,区分大小写。如果需要检查MPLS ×××中的两个节点是否可达,则需要通过该参数指定节点所在的MPLS ×××实例。
需要注意的是:S3610&S5510交换机只有工作在MCE模式时,才能支持***-instance参数。有关交换机工作模式的介绍,请参见IP业务分册中的“双协议栈配置”。
host:目的端的IP地址或主机名,主机名为1~20个字符的字符串。
-a Select source IP address
-f First time to live
-m Maximum time to live
-p UDP port number
-q Number of probe packets
-w Timeout in milliseconds to wait for each reply
STRING<1-20> IP address or hostname of a remote system
ipv6 IPv6 Protocol
-a source-ip:指定tracert报文的源IP地址。该地址必须是设备上已配置的合法IP地址。不指定该参数时,tracert报文的源IP地址是该报文出接口的主IP地址。
-f first-ttl:指定一个初始TTL,即第一个报文所允许的跳数。取值范围为1~255,且小于最大TTL,缺省值为1。
-m max-ttl:指定一个最大TTL,即一个报文所允许的最大跳数。取值范围为1~255,且大于初始TTL,缺省值为30。
-p port:指定目的端的UDP端口号,取值范围为1~65535,缺省值为33434。用户一般不需要更改此选项。
-q packet-number:指定每次发送的探测报文个数,取值范围为1~65535,缺省值为3。
-***-instance ***-instance-name:指定MPLS ×××的实例名称,是一个长度为1~31个字符的字符串。
机只有工作在MCE模式时,才能支持***-instance参数。有关交换机工作模式的介绍,请参见IP业务分册中的“双协议栈配置”。
-w timeout:指定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的超时时间,取值范围是1~65535,单位为毫秒,缺省值为5000毫秒。
host:目的端的IP地址或主机名,主机名为1~20个字符的字符串。
tracert TTL 到中间为0,TIME EXCEEDED;到目的为0,PORT UNREAC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