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 察 抓 小 偷

此文致敬小张同学。

数学老师的苦,莫过于对枯燥的数学公式进行严肃而又刻板的解读。

我苦口婆心磨破了嘴,语重心长地解释了一遍又一遍,“这就是考点,这就是考点,期末考试要考”。但事实情况是我对考点越来越门清,学生成绩越来越后退。

其中乘法分配律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原式为:a×c+b×c=(a+b)×c

简单吧,可学生觉得不简单,每次考试错误出的特别多,我也一直在寻找一些好的解法,但成效还是不够明显。

有人说我是数学老师中语文学的最好的。此话不假,对数学老师的刻板印象应该是思维清晰,语言精炼,条理清晰云云。但我的学生几乎给出了清一色的评语:风趣幽默。这已经超越了数学老师的范畴啊。

一日,读到一个同样有幽默感的数学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正好是他如何教会了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的。

首先,要记住一个句子,牛吃草加上羊吃草等于牛和羊一共吃了多少草。然后把a看成羊,b看成牛,c就是草。句子用公式写出来就是牛×草+羊×草=(牛+羊)×草。

我看到这篇文章简直是如获至宝。

在学生学过这节课学过的情况下,眉飞色舞的给学生板演了这个新的方法,然后出了几道题让学生练习了下。好多同学经过验证,还真的做对了。

那一次以后,这一类型的题目就从我班的难题名单中剔除了。

这么枯燥的公式竟然用学语文的办法解决了,真是一个好办法。

此后,对这个方法我也烂熟于心,一招鲜打遍天下无敌手。

后来,不知是不是因为农村少见了牛和羊的原因,这个方法竟然开始失灵了。

叫一个学生问,你说说,乘法分配律的式子中,把什么看成羊,“a”,学生答。把什么看成草,我不甘心的问。“b”学生回答。

我已彻底无语,乘法分配律的万能用法也有不灵的时候。

没有别的办法,学生一直在牛羊草中间做选择,有时对,有时错。

五年级开校不久,转来了一个女生小张,她数学成绩挺高,就选了她当数学课代表。

一次改错课上,我又拿着这个说烦了的例子来辨析牛羊草的关系。

“报告”,小张举手了。

“讲”,我说。

“老师,我看到过这么一种解法,您看行不行。”“把a和b都看做小偷,c看做警察。他们就可以理解成警察抓小偷加上警察抓另一个小偷,写成式子为警察×小偷+警察x另一个小偷=警察×(小偷+另一个小偷)”

“好”,学生情不自禁的给她的回答鼓起了掌。我也把掌声给了她。

“嗯,你说的太棒了”,我又补充了句“乘号就像抓小偷的手铐,括号就像关小偷的监狱,小偷关进了监狱就是两个小偷,换做加号就行。”

按小张同学的方法,这届学生的乘法分配律又全学会了。

以后见到这样的题目,学生就会说,警察抓小偷,我们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警 察 抓 小 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