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初学写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心里想的挺好,然而一提笔满不是那么回事,无论怎样搅尽脑汁,挖空心思也写不出几个字来,平时知道的那些词儿和句子,还有从小就背熟的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也不知跑哪去了,找也找不到。那扇写作的阀门似乎被啥东西挡住,怎么也撬不开。那么,如何撬开这扇阀门,打通写作的通道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初学写作的朋友最想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有人说,作家是教不出来的,写作的窍门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以前,我也是赞成这个说法的,但是现在,我对这种说法越来越怀疑。因为我相信,任何一种技能都是可以传授的。如果我们承认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它也是可以教的。当然,把写作当成一种技能,可能降低了写作的身份。因为自古以来,写作都被认为是一种很神圣的事儿,有些文艺理论家甚至把文学创作说成是“神授”。〔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写作与生活(永生说文之五)》中有具体的阐述,有兴趣的可以参阅,此文不再赘述〕。让我说,别听他们忽悠。文学也好,音乐也罢,那些所谓很高雅的活儿,其实都是一种技能。我女儿小时,经常陪她去音乐班上课。我亲眼所见,再有天赋的孩子,不在琴上反复练习,他也弹不会一首曲子。就像那个卖油翁,能把油准确地灌入葫芦中,就是手熟。即便莫扎特、贝多芬等极少数音乐天才,我也不相信他们不用练习就能弹奏出优美的“蓝色的多瑙河”。他们比一般人学的快倒是真的。
好了,让我们言归正传。我认为,写作也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可以掌握的。那么,如何掌握这种技能,撬开写作的阀门,打通写作通道呢?无他,就是反复训练。书法、绘画、音乐等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掌握其窍门,写作亦然。关于写作如何训练,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多读书。可能有人说,这是老生常谈,没啥新意。即便是老生常谈也要谈。一个人想吃写作这碗饭,不好好读几本书怎么行?如果你拿起书本就犯困,那还是该干啥干啥去,别在写作群里瞎混了。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肚子才能有货,有货才有写作的资本,啥时想往外掏就能掏出来。季羡林先生说,水多了,尿就有了,讲得很形象。读书也有讲究,要多读精典,多读名家作品。对于一些古典名篇,最好能背过。
其次是多走路。古人云,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对立志于写作的人来说真乃至理名言。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几乎也都是旅行家。李白,年轻时离开家乡后几乎没有再回去过,一直在寻找,也在旅行。他的许多诗词都是在旅行途中写就的。如今,我们各方面的条件比古人好多了,飞机、高铁、汽车等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旅行条件。在饱览各地美景之后,是不是有许多见闻和感想要和别人分享?或许我们写不出《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那样的名著,但写几篇散文、游记还是不难的。当然,如果你不用心,只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一到景区就照相,回来啥也不知道”,那是写不出东西的。
三是多练习。多练习就是多写作,这点对初学写作者非常重要。熟能生巧的定律,对写作同样适用。一个人每年只写几篇短小的文章,写得再精,对提高写作水平作用也不大。没有数量的积累,怎么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初学者不要少而精,要多而滥。对,你没看错,就是要多而滥!就是要通过多而滥的写作,磨砺自己的笔头子,让它变得越来越尖,越来越硬,最后戳破那扇阻碍你文思泉涌的阀门。
也许有人说,我想多写,可是没有写作素材,不知写啥。其实,只要肯思考,写作素材多的是。如,你和朋友的童年趣事,外出旅游的见闻,工作和生活中难忘记忆等,都是自己宝贵的写作素材。此外,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少新鲜的见闻和感触,也可以写出来:河边的柳树吐叶了,春风开始剪刀了;小区花园里的桃花、杏花、樱花开了;外面的细雨打窗了,远方的朋友可安好;今天的雾霾少了,天空很晴朗;上午去了菜市场,发现这里的小商户也都用起了支付宝和微信;下午去逛街,看到公交车都有了电子支付等等,都可以抒发你的感受。初学写作者不一定都是长篇大论,哪怕是“豆腐块”也要写。如此坚持写下去,一年之内若能写出一百篇文章,你就会发觉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过去有人习惯随身带一个小本本,随时记录所见所闻和感想体会。现在有手机了,手机里的“便签”就是那个小本本。当然,如若有心,有了感想也未必记在“便签”里,记在自己心里更好。那次我坐地铁,车厢里虽然人不少,但仍有年轻人给我让座。由此我想到,石家庄虽然没有北京繁华,但各方面却很方便。就说地铁,绝不会像北京那样挤不上车,生活在石家庄真是幸福。就是这件事,更加激发了我对石家庄的热爱,也启发了我的灵感,写出了《我爱我的国际庄》。
有人说过,不要总想着成功,想的越多成功离你越远。这话很有道理。忘记成功,埋首苦干,说不定哪天,你一抬头,成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