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PUA,你更要警惕IPV

如今,在激起过一段沸沸扬扬的讨论后,北大女生自杀事件,终究像所有热点事件那样归于沉寂。对于不少自媒体宣扬的“她是被所谓的PUA渣男逼迫自杀”的鬼话,我当然是不相信的。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又理了理整个事件的脉络,发现造成这一悲剧的不是PUA,而是IPV。对于PUA,这几天网络上已经说了很多。但对于IPV,还鲜有人提及----这不意味着后者的危害程度不如前者。事实上,相比PUA,你更要警惕IPV。

什么是IPV

亲密关系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简称IPV。是指在亲密关系中(情侣、亲子)一方对另一方采取暴力行为,以达到控制另一方的思想、行为的目的。这种“暴力”包括:

身体暴力

性别特权/性暴力。前者是施虐者会根据自己定义的“性别角色” (例如,女人只能相夫教子,或单方面要求伴侣保持贞洁)来控制受害者的生活,后者指在伴侣不同意的情况下,强迫或试图强迫伴侣发生性行为。

缠扰行为。 施虐者经常显露嫉妒,会以类似“霸道总裁”的行为掌握受害者一切行动,掌控或断绝受害者的社交联络,让受害者的生活圈除了自己再也没有别人。

心理侵害。是指关系中,高权力者通过口头或非语言交流,在心理或情感上伤害或控制低权力者的行为。包括言语羞辱和不断的批评,以及更微妙的策略——例如恐吓、操纵、拒绝。控制”有两个特征:施虐者希望完全控制受害者的感觉,思想或行为;施虐者在情感上谨慎地虐待受害者,但采取敌对,辱骂或胁迫的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特征与包丽所遭遇到的完全一致。因而,包丽所受到的伤害主要是第四种——心理侵害,同时伴随第二、三种。

施暴者并不是面目凶恶,或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相反,有一大批是受过高等教育,对外言谈礼貌,举止正常的人。就拿包丽的男友牟林翰来说,他就是北大学生会副主席,高材生,官二代,情商智商都超过常人。

那么,在亲密关系中,要如何看出TA有无暴力倾向?一个人有没有暴力倾向,完全可以通过生活细节里观察和感觉到。有暴力倾向的人,常常都是极度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TA的控制欲过于强烈,你不能拥有异性朋友,TA必须了解你的所有行踪,甚至会要求和控制你的穿着。

·TA对你的脾气很差,常常和身边的人因为小事争吵。也经常用言语攻击来伤害你。

·TA经常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你,凡是没有达到他认为的标准,就指责你。

·TA吵架时经常使用威胁手段。

·TA甚至还会控制你的生育权,控制你对避孕/不避孕的选择。


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

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受害者和身边人压根没意识到这是暴力行为

在施暴过程中或事后,施暴者会用花言巧语、甜蜜的补偿、来对受害者“洗脑”,TA会说“都是你把我逼成这样的”、“我这么爱你怎么可能真的伤害你呢?”受害者在经受频繁、长期、反复的暴力和甜蜜交织之后,判断力会受到损害,以为这是TA独特爱的表达方式。

另外,如果身边人没有这样的意识,没有提醒受害者,即使受害者觉得自己的处境非常不理想,也不会有离开施害人的主观意识。

其次,由于空间和关系的限制,受害者就算有所察觉也只能忍受

共同生活的两个人,在物理空间和关系网络上,都是密切联系的,给施暴者的暴行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使得彻底的分手变得更为困难。受害者害为了不成为家人朋友的“麻烦”,只能委曲求全、步步退让。包丽与男友同在学生会,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牟林翰还是学生会副会长,即使包丽有分手的想法,也很难实施。因为离开施暴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有许多分手暴力的事例表明,离开并非一个容易的选择,施暴者会比在一起的时候更加残忍。

受害者不离开还有一个心理上的原因,就是外界给了TA太多的耻辱感

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当女方在亲密关系中遭到暴力之后,把事情告诉身边人。身边人以“为她好”的姿态告诉她忍气吞声,甚至受到的各种指责。

这种“受害者指责” 让这些人更感觉孤立无援。

最后,介入者与施暴者的权力关系会影响暴力的制止效果

即使介入到亲密关系暴力中,但如果介入者与施暴者权利等级相当,那么制止暴力其中的难度将非常大,否则非但无法警示和遏制施暴者,反而介入者会受到来自施暴者的报复。这将让受害者的处境雪上加霜。

如何应对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遭受亲密关系暴力,请不要一昧地指责TA的“软弱” 或者 “玻璃心”。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指责造成的二次伤害,很多时候正是受害者不敢分享和倾诉的原因。 

对TA能有帮助的是,在TA迷茫困惑的时候帮助TA一起探索最佳选择,让TA知道无论做了什么样的选择,身边都会有一个你。当然,如果条件许可,还是要寻求专业人士或机构帮助。

为了防范IPV,更关键的是在社会范围内的建立起防御机制。 美国疾控中心的官网上有一份非常全面的预防机制。首先要甄别容易对他人施加亲密关系暴力的高危人群:比如人格变态,暴力倾向,仇视妇女,易怒冲动,酗酒吸毒,在小时候见证过父母之间的伤害,缺少朋友,工作不顺或者失业,渴望权力和控制关系等等。

除了亲密关系之间的心理侵害,侵害行为也会不同程度发生在其他社会关系中。比如学校中人渣老师对学生尊严的恣意践踏,在工作场所中领导对下属的欺凌、操控和虐待。因此,防范IPV,对防止侵害行为出现非常有意义。

美国等发达国家是这样做的:

 第一,传授安全健康的人际关系技巧。比如开展青少年社会情感学习、夫妻关系学习等。 

第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比如旁观者赋权和教育。 

第三,破坏亲密关系暴力的发展。比如老师定期家访,家庭预警机制,对加害高风险人群在青少年时代及时治疗。 

第四,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比如改善学校的安全环境,改善公司的工作环境,改善社区氛围。

 第五,对相关家庭进行经济支持。比如事业家庭工作支持计划,金融支持计划等。

 第六,对受害者的帮助。对受害者的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紧急救援计划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比PUA,你更要警惕I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