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美

2019年5月12日  星期天    晴(武汉)

我们小时候文化生活相当匮乏,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和学习琴棋书画等艺术的,那时候温饱问题才刚刚解决,家长也没有实力送孩子学习这些东西,不像现在的孩子,只要喜欢,什么都可以学,什么工具都可以买的。而且我的父母都是工人,自身的文化层次也不高,能够花钱供我们读书都不容易了,因此,我们小时候被称作是“野丫头”,在文学、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一切都是浑浑噩噩的。

我对于文学、艺术之美的认识来源于武侠小说,也正是武侠小说让我感受到这种美是摄人心魄的,让人可以为之痴狂的。特别是以金庸为代表的一批新武侠小说作家们的小说中包含了广阔的历史背景、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深刻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是其小说独具的魅力。

金庸在其小说创作中,他既是作者又是学者,他在文、史、哲、儒、释、道、诗、词、书、画、乐、棋等诸多方面的修养和才识能够从笔尖源源不断地注入作品,使文化色彩充溢于字里行间。让我们在波澜壮阔、五彩缤纷的艺术天空里自由翱翔。

当然,所谓武侠小说,肯定离不开武。而学识渊博的金庸大侠将意蕴丰富的中国文化融入波谲云诡的江湖世界,巧妙地将“书卷气”与“江湖气”有机结合,融文入武、武戏文唱,用小说诠释中国文化。

因此金庸笔下自有不少文质彬彬、文武双全的武林人物,他们不仅“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且擅长谈诗赋词、抚琴弄书、泼墨山水甚至品评文艺,这颇能让读者在嬉笑怒骂、刀光剑影之中感受扑鼻而来的文化气息。

我印象特别深的《九阴真经》的创作者——黄裳,因为这个人的出身非常特别,他并非江湖中人,而且是一个正正经经的读书人,后来成了备受皇帝信赖的文官。而刚巧当时的皇帝很喜欢读书,对道家学说非常推崇。便网罗了全天下关于道家的学说,要求黄裳编撰一部《万寿道藏》。

此人非常谨慎,便对天下的道家学说一字一句的进行校对、书写。不想这么一抄,竟然悟透了道家学说中的武学理论,修炼了一身极高的内力,后来成为武林高手,创造出绝世武功《九阴真经》,武林人士为了得到它而自相残杀,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的弟子俞岱岩被人打伤,骨骸尽碎,张三丰由于太过悲痛,深夜徘徊在庭中,凌空用手指写下了王羲之的《丧乱帖》,他当时与王羲之的心境相似,很快就融会贯通,将《丧乱帖》进行演变,创造出了一套武功,这套武功就叫“倚天屠龙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当然,金庸除了对书法特别有研究外,在其他方面也都有较深的造诣。这样才奠定了他在武侠小说中一代宗师的地位。

无论画家、诗人,抑或音乐家等,作为艺术人,都会用高雅或赏心悦目的作品装点现世以满足人们对美的欲望。在将作品呈现到世人眼前之时,艺术家也让世人领略到了他个人的伟大风采。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情感的呈现,艺术应该使用一种大众皆能理解的语言。

我在中结识了许多非常有才华的作家、书法家、画家,他们的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都很有造诣,然而,里面优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让人目不暇接,因此,慢慢地这些作品就埋没于浩如烟海的文字、书法、画作中。

特别是一部小说、诗集、散文集等要能从无边的的海洋中脱颖而出,希望如星辰般微茫!即使收获大量的阅读量、人气和打赏,那成功又是多么转瞬即逝、虚幻的事情啊!恐怕只有上帝知道,作者要花费多少心血,经历多少磨难,尝尽多少辛酸才能完成一部作品,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给偶然读到这部作品的读者几个小时的心灵休憩的时间,帮助他消解人生旅途的疲惫。

很多作品都是作者费尽心血的结晶,作者为了它绞尽脑汁,有的甚至是终其一生努力的成果。因此,面对可能遭遇的冷遇,作者应该从写作的乐趣、从聚积在心头的思想发泄、从自我的救赎中获得写作的回报。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必在意,作品的成功或失败,受到称赞或诋毁,他都应安之若素,不必在意。

文字、书画、绘画等艺术之美的确可以陶冶情操,让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过得有趣而充实。

艺术之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