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对话人员(以笔画为序):
邓昌才(江西赣州)、史璞松(广州)、龙子乐(广州)、李秋云(江门)、李艳芳(肇庆四会)、陈亮(佛山三水)、陈丽莎(肇庆鼎湖)、陈兆威((肇庆四会))、黄俩吉(肇庆四会)、梁泽强(肇庆四会)、游少驹(佛山三水)
召集人:邝子幸(肇庆四会)
时间:2018年5月26日15:00
地点: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静韵轩
对话主题:临古的深度与状态
话题的几个方向:
1.临帖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性;
2.古帖的解构、解读方法与临古的状态;
3.临帖的方法;
4.临古应达到的标准和深度;
5.临帖的实操交流。
活动在佛山三水区专事书画培训及公益活动的静韵轩举办。此次对话,在原有人员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名观察员,一是来自广州的史璞松先生,二是来自江门的李秋云先生,三来自肇庆四会的黄俩吉先生。
在活动中参加者积极投入,对对话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
李秋云先生、游少驹先生及召集人分别将近年进京学习的学习方法、观念进行了交流,李秋云先生无私地将随李明老师学习的一些课堂记录与大家共享。龙子乐先生交流了自己近年随曹宝麟先生学习的心得,史璞松先生也介绍了在广东书法院与众名家学习的收获。
各参与者对书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碰撞式的交流,虽日薄西山,至街灯灿烂,再至夜深人静,仍意尤未尽,大有焚膏继晷之势。
期间,游少驹先生、李秋云先生进行了临帖的有关演示。大家还对书法临习进行方法上的分析与交流,并对书法习作进行了评点与交流。活动从下午15:00一直持续到次日01:00结束。
在此感谢静韵轩CEO陈根长先生的鼎力支持丶无私援助。感谢史璞松先生、李秋云先生、黄俩吉先生的拔冗加入,感谢陈亮先生、游少驹先生及其他参与人士积极参与!
有关对话观点整理如下:
召集人观点:
临摹是否一定要像的问题。从历代如冯承素、虞世南、米芾、赵孟頫等的兰亭临本,从王宠、董其昌、王铎、何绍基、吴昌硕等人的临作分析,看出:著名书法家临的都不太像,而且在明以后,大家临的都带个性鲜明的特点。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这正揭示了从临摹向创作转化的一个轨迹。不过有一点我们要看到,这些临摹的作品,都是这些大书法家成为书家之后的作品,他们未成名前的临摹我们是看不到的。
有可能一点都不像,所以就留不下来。
也有可能他们本身就轻视临摹。
一些学者考据认为:唐前学书,不是以临摹为主,口传身授的笔法是学习的关健。
对于求基础的人而言,还是在像中寻求出路。
有些人你要他临的像是很困难的,但他可以写得好,这二者不矛盾,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这样持续下去,到心手两畅时,理解与操作能力上升时,也可达到像。
临帖要在读帖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帖中的每笔每画,紧找帖中的运笔、结构特点,逐步达到精临。
从临习到创作,运用前人笔法是关健的一步。这一步要优于章法的掌握。
临习的得法,还要建立在对法帖深刻的解读上。
初步的创作,是一种临习成果的重新组合,在创作时要“抛开自我,心中有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你还是自己写自己的字,原地踏步。
将临帖训练类比成语言学习一样,要掌握足够量的单词,会造不同句式要求的句子,最终创作时像自己讲母语一样,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李秋云先生如是云:
临帖肯定重要,这是改变和调整书写习惯,与古人对话的重要途径。
技巧方面,像不是主要的,笔意重要,书写的习惯、节奏、动作、作者书写的动作,所用的工具也要注意。字的形态要分析。
李明老师的临帖观是:似与不似。要追求笔意,不要追求字形。
临帖时我们不要只关注印刷品,还要关注原碑原帖的状态,印刷品是不能全面反映这个状态的。
临帖要打破体式,要将临帖当创作。
史璞松先生如是云:
提两个问题观点:
一是在学书过程,老师常要求临帖要精临,不宜通帖。但个人倾向通临,不知这种倾向的不妥之处在那里?按我的理解,如写宋人手札无法断章取义地临。我认为静态的书体适合精临,动态的书体适合通临。临帖譬如打仗,精临就如枪法准的只代表单兵战斗的能力,通临如排兵布阵,讲究的是谋编布局。
二是每人对笔法的重视程度不同,我接触的老师一般要求要像就行,不太论究笔法。
黄俩吉先生如是云:
临摹本人一直坚持,我认为还是必须吃透一帖,再学几家。近期我对临帖的理解,带着创作意识去临,要通临,以寻找自己书写的最适合的表达方式,找出一个合适的调,包括字形大小、工具、动作。
临帖还要解决线条的笔性,寻找笔法。
龙子乐先生如是云:
我随曹宝麟先生学,曹老师要求我们临一帖,要走进去,但不要老想着出来。现在曹老师依晋唐时人的书写方式,懸腕抚几书写,也给我们一种学习的参考。
参加杖藜班的学习,我对笔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为侧入中行的用笔方法是应了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说法。
陈兆威先生如是云:
我是学运动专业的。我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进行类比。每项运动的动作是经过训练来规范,规范训练才是有效的。临帖就像运动训练一样,要规范有效,用自己的方法临肯定不行,必须在有所理解,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陈丽莎女土如是云:
自上期活动后,我临习了峄山碑。我主要说一下临习峄山碑的困惑。临帖不精准,临得不像不知如何解决?老是要沾墨不知这种习惯好不好?弧线很难转,写好的方法是怎样的?写字的速度太快好不好?这些需要向大家求证!
李艳芳女士如是云:
早些年我写字过于注重造型,对笔法的理解很薄弱。现在懂得了理解造型背后的东西,觉得创作起来不像以前困难。
我觉得临要带着研究性的方法去临,要做很细的功课,带着一种编辑著作的方法和态度去临,还要带一种创作的方式去临,比如今周我要写对联,就以写对联的方式去临,先易后难。
陈亮先生如是云:
1.临得像不像的问题。历代书家以自己的笔法去临帖,带有一定的创作意识。初学还是要学字法、笔法、章法。
2.临帖理解规律,把握关系,处理矛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写。
3.古人难得一见名帖墨迹本,我们现在容易找到,现在的工具也多、方便,比较容易读懂帖中所蕴藏的信息。
游少驹先生如是云:
1.临帖是进行创作的不二法门,唯一道路。入古要深,先精后博或先博后精,都有人作为一种选择。
2.张羽翔先生对临帖的要求是外廓、形态要像,要解决精准性问题。
3.临进去出不来的问题,那是说明没有临进去,临进去是可以出来的。
4.临帖要有想像力,没有想象力是还原不了原帖的书写状态的,如作者的心理状态、节奏。
5.临帖要以墨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