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万物皆算法 第一章 算法基础共识

学术上说,算法,一般指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

算法不单指某次计算,而是计算时采用的方法。例如,求平均值,简单的算法是“第一步,将若干个数字相加;第二步,将和除以数字的个数。”这时候,如果输入1、2和6,结果就是3;输入202和518,结果就是360。

菜谱是另外一个例子,例如“西红柿炒蛋”的算法。

    材料:四个鸡蛋、一个熟透的西红柿、小葱、盐、食用油。

    步骤:

    1、将小葱洗干净切好;  

    2、将鸡蛋打碎放在碗里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3、小火,待锅内没有水分时倒入适量食用油;  

    4、待食用油有七分热时倒入搅拌好的鸡蛋,炒熟后盛出以待备用;    

    5、洗锅后倒入少许食用油,放入西红柿,等西红柿有7分熟时倒入鸡蛋。搅拌一下,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葱花,美味可口的西红柿炒蛋即可出锅。

再进阶的一个身边常见的算法例子,就是现代的家电,无论是电饭煲,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都在菜单上面有一系列的选择,我现在的电饭煲的8个算法分别是“米饭”、“炖肉”、“煲汤”、“煲粥”、“煮豆”、“蒸菜”、“酸奶”、“蛋糕”。

要说“万物皆算法”,让我们从“生物也是算法”开始来做逐步突破。

用老鼠和猫的例子来尝试说明,老鼠闻到厨房的油碗里面的香油,但同时发现厨房里面还有只猫在转悠。老鼠他应该冒着生命危险去偷香油吗?

老鼠的相关算法是计算概率的数学问题:首先是不偷香油饿死的概率,其次是被猫抓到的概率。老鼠的算法比家电的算法要复杂些,计算正确与否的后果也大很多,过于胆小算法的老鼠可能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饿死,过于莽撞算法的老鼠,可能会被猫捕食,以上两种算法的老鼠的基因延续到下一代的概率会较小。而那些能更正确计算的老鼠基因,留存后代的概率更大。

老鼠计算生存概率不会用纸和笔或者计算器,而是它整个身体就是计算的机器。它的感觉,欲望,如饥饿,如看到猫的恐惧都是计算的过程,计算的结果也是一个感觉:这只老鼠觉察到可以偷到香油而不引起猫的注意,也可能感到猫立马就要抓住它了,或者在两个感觉之间犹豫忐忑。

“人类也是算法”,这是个更大的共识挑战,让我们来尝试一下。

人类最重要的目标和行为之一是基因的繁衍,这也是重要的概率计算。例如,人类对某些异性的特别好感,也源自于数百万年形成的一种感觉,那就是对自身基因更好延续的这种感觉,虽然我们通常讲的是爱情和一见钟情等等。

我们看到异性的时候,对方的面孔、身高、眼神和健康度等等信息会快速输入我们的系统,然后,对于某些异性,就会得出想亲近的感觉和欲望。而这些感觉和欲望,就是感觉基因更好延续的输出结果。

关于达成基础共识的重要性,是因为人类一旦达成某种基础共识,就会相应地对人类自身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货币,无论是纸币、硬币还是电子账户,我们接受这些本身成本极低的物品,来交换我们辛苦劳动做出来的各种产品,从大米到汽车,我们都接受用货币来交换。

人类对虚构的物品货币认可,以及对它的价值的相信,造就了现代的商业文明,也造就了人类本身。

人类的本身认知系统中,起着主要决定作用的,绝大多数是希望的、愿望的和信仰的意识,而最近接真相的意识,其实很少在起实际作用。

人类和动物的最大的区别,是动物只相信看到的,人类会相信那些看不到的东西,看不到的东西既包含真实的,也包含虚构的。

第一章先描述一下,“万物皆算法”这个基础共识的大致意思,真的要达成基础共识,还需要更多的例子的章节才能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篇 万物皆算法 第一章 算法基础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