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小的音乐世界

确实,音乐商开发得比较晚。喜欢音乐是很早的事,但对音乐有感觉,甚至有点不能自拔是近几年的事。

初中的时候,家里有了一台大录放音机,上面是广播功能,下面是两个挺大气的磁带匣子,能放磁带。可惜,那个时候手里是真没钱,勉强买了几盘磁带,每天听,还跟着一块唱。

印象中最深刻的事,高中时,一群县城的孩子传着听随身听。传到我这的时候,我特诧异,耳机的一只耳朵明明断了,被人接上,还接着听。我手里有一个从2元商店买来的完整耳机,我说我送给你了,但人家就是不要。百思不得其解,我送你个新的都不要么?我是很久之后才明白,同学没让我难堪,因为他那个耳机还算高级,2元商店买来的耳机嘛,其实就是单声道,两个耳朵有响而已。其实,我现在想想,也挺感慨。那个时候,有响就行,单声道的东西都听不出来,更不用说现在的什么层次、量、场、失真度等等。简单的幸福,简单地享受。等有一天你再拿起的时候,只有不断追求更好,才勉强能满足一点点,而当年无知时的小美好,其实挺美好。

高二到高三的时候,终于买了自己的随身听。印象大概是四五十块钱左右,那个时候,在县城里这个价格不高也不算低,我也是攒了很久才买到。不过,貌似很快就坏了。而且,音质嘛——反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如其他同学的。现在想来,只有一个原因,便宜。

大一的时候,一上学,迅速买了一个超级潮的随身听,设计非常漂亮——至少那个时候是这么想的,现在看来当时的审美挺洗剪吹。每周出去,都会狠狠地过瘾地转转卖磁带CD的店铺。那个时候,那种店铺看起来特别有感觉,特别文艺,也特别有味道,就开始买一些磁带。每天没完没了的听歌,当年买过一盘“一人一首成名曲”,听了无数遍,到现在还能依稀记得听着这盘磁带入睡的恍惚感觉——是一种挺幸福的感觉。

然后,在石家庄这个城市,我知道了有个地方叫“太和电子城”,进去之后,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看到了“走私”来的日本超薄随身听,索尼、爱华、松下等等,超级漂亮,超级精致,价格从三百到几千不一。当然,还有CD, 那个就更加贵了,完全不在考虑之列。

我于是狠狠下决心,花了300多,印象是不到400块钱,买了一个松下的超薄随身听——当时基本上也是最便宜的了,拿到手里,不用说感觉多好了。每天做的事,就是听着歌曲看书、睡觉。

不过,我超级羡慕那些高级随身听,能正反面一键播放,能设置时间,能调整音效。同班同学的一个很不错的索尼超薄随身听,听了之后,我感觉我的松下就是渣,一下在破坏了我当时的小美好。不过羡慕是羡慕,还是要正视现实,又重新培养了对自己东西的喜欢。自己的松下吧,不是最好,但也很好啊。可能从那时起,对松下的X-BAS音效熟悉了,并印在脑海中,现在总是还时不时找出这种音效听听。

然后,MP3横空出世。我狠下决心,第一时间到了太和买了一个MP3,那个时候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叫MP3,我就开始听起了这个小玩意。据说是韩国品牌,带在身上,反正挺自豪。音质么,呵呵了就,当年的一个300元MP3,如果稍微懂点一听,还真不行。

很快坏了,买了第二个,第三个。京华、飞利浦、索尼等等家族的MP3,USB接口被折断,丢失,损坏……反正,就这样,就进入了手机听歌时代了。

我是后来才知道还有什么MD,砖之类的。至于耳机,我是最近几年才有想象力,一个耳机,几千块。我的天啊,那得是什么玩意!

在稍微懂得了这些之后,也似懂非懂地看了一些耳机发烧友论坛。不过还是决定,第一,不要砖,那个体积大导入也不方便。第二,认识了什么叫HIFI手机,知道了手机音质得有专业的音频方案,在手机上能实现2000+的砖的效果,基本上现在就是手机听歌。

现在呢,也算有了不算差的前端加耳机,也开始会欣赏一些音乐的差别,也开始能多多少少说说不同耳机适合的音乐风格真的不一样,也能分辨不同乐器在不同EQ表现下的差别。不过,最开心的时代,还是在当年什么都不懂之时。

好在,我能肯定地说,我真的很喜欢听音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并不受我是外行影响。

连孔子老人家都因为听歌三月不知肉味,咱,也就心安理得地在听音乐上花费点时间。

是一种享受。

流水账,没什么主题,自己知道就OK,祭奠青春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个小小的音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