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净土

梵天净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错过了姹紫嫣红,因缘而得五彩斑澜。其实,只要你想走,四时风光皆可入画、入心,佛,不在梵天净土,佛,无处不在。


梵天净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十一月,阳光正好,不愿辜负浓墨重彩的秋色,久已想去的梵净山成为首选。梵净山位于邻省贵州省铜仁市,4个多小时车程,不远不近,周未便可成行。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意为佛教净界。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五大佛教名山,为弥勒菩萨道场,是佛教史上有名的古佛道场。

到梵净山脚下已是黄昏。黑湾河从两旁的民宿间蜿蜒而过,星星点点的灯光在黑黝黝的群山中传递着温暖,给稀稀疏疏晚归的人群指明方向。11月初的梵净山游人并不拥挤,三三两两去小吃街找食。临街的餐馆前摆上两、三张桌子,一锅热气腾腾的角角酸汤鱼,一瓶小酒,消磨山里漫长的夜晚,缓解长途舟车的疲惫。

长沙的几位同学几经周折到山脚已是灯火初上。站在桥头的路边接到他们,感觉时间、空间一下被拉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大概就是你我坐在一起,却各自在玩手机。


梵天净土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清晨的梵净山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不见梵天只见宁静。从门票站到索道上站可以选择步行,6666级台阶,单程两、三个小时。因带着老人等因素我们选择索道上行,沿途或许错过一些风景,把体力留给最精彩的部分也体现了有得必有失的选择法。


梵天净土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观光车行不远,一座巨大的弥勒佛塑金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据说,龙泉禅寺原颇有历史与传闻,因迁址新建及进寺后孔方兄处处出镜,游人只觉索然。


梵天净土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了缆车,四周云雾茫茫,山风呼啸,很是后悔没把羽绒服带上来。棉衣、手套、围巾、帽子,有什么上什么,与山下完全是两个世界。一千多级的木制栈道,被山风撕来扯去的白雾玩着快闪,不时有红的、黄的树叶试图撩拔你的眼神,抵不过风寒气急,埋头爬山,废话少说。前面有两位摄影师左右各挂了一部相机,也只顾闷头走路,无景可摄。倒是一位85岁的老爷子,红光满面,炯炯有神,似乎不大看得起这些小屁孩。

终于到了一个平台,只觉人都快被风刮走了,脸上也起了三个风坨,正在一阵眩晕,抬眼一望,画风大变,红云金顶、老金顶、蘑菇石尽收眼底,雾也随着目光散开了一些。


梵天净土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1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1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1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传说唐三藏西天取经回程时,白马不慎在梵净山跌倒,遗落了几卷经书,化为山石,从此梵净山顶的石头都呈书卷模样,已然是“遍地纵遭秦火劫,名山还有未烧书”。沧海桑田,经历了十几亿年,大自然仍以它的神奇和魅力征服你我。

蘑菇石是梵净山的“山徽”和名片。蘑菇石因上大下小,形似蘑菇而得名,高约十米。它已成形太久,浑身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十几亿年只争朝夕。一片片堆积的石片,经历了多少次风霜雨雪的雕刻,依然屹立在悬崖边,威威雄起。


梵天净土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2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山风把最后一层白雾毫不留情地拂走,温暖的阳光穿过云层洒向金顶,穿过发梢,流过指间。通往老金顶的路上一步一景,抓紧铁链,每一次的回头和张望,都定格为一幅画。征服了老金顶,你就站在了从江口进入梵净山的最高点。


梵天净土_第2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2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2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2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袅袅梵香中,在石屋前享受阳光的美好。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2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老金顶下来前往红云金顶,一步一险。盯着脚下,不敢四处张望,一线天下来,小腿酸胀。老爸老妈也从这条路上走到了拜佛台,佩服得紧。


梵天净土_第2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2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梵净山被誉为弥勒文化、净土思想的重要传承地,有明神宗立下的敕赐碑为证。该碑对梵净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名胜古迹、历史传说、佛教兴衰等都作了详尽记载。碑文写到梵净山是“古佛道场”,“剑气横天,仙梯接斗”,是“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生之草"的“极乐天宫”,为“天下众名岳之宗”,一时引得四海百姓、官员前来朝拜。


梵天净土_第2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2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拜佛台可观万米睡佛,像仰卧的大肚弥勒。我等凡胎肉眼,看了半天也未见佛。罢了,前往红云金顶。红云金顶也称新金顶,因常常被清晨的红霞环绕而得名,也是大自然神工巧凿的杰作。红云金顶孤峰兀立,直指苍穹。山顶的上半部分被金刀峡一分为二,极其陡峭,被人工架天桥合二为一。天桥两边各建一小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金顶远观陡峭更胜老金顶,很多人打了退堂鼓,老爸老妈也不例外,4人敢死队上。


梵天净土_第3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面人的脚就在你头顶,手足并用,最险的地段也不敢拿手机了。回头望望来时的路很有征服感。山顶豁然开朗,仿若与天相接,放眼望去,湛蓝的天空,宁静的群山,朱红的庙宇,一时间都停滞了,时光不再流走。


梵天净土_第3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3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梵天净土_第4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承恩寺,梵净山弥勒道场的主寺庙,被称为“镇山之印”,曾经梵音缭绕,信徒如云,兴盛一世。承恩寺前“施粥”二字仍在秉承佛家慈悲为怀、广施众生之精神,一碗热乎乎的素粥下肚,此行也算是功德圆满,佛心长存。



梵天净土_第4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梵天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