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喵喵的周记(12.15)

本周絮絮叨:

本周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女儿又又又住院了!!!周二接到爷爷着急而又紧张的电话,说孩子发高烧,老想睡觉,不吃不喝,让我赶紧挂个号去医院看一看。医生一声令下马上必须住院,可是医院床位已满,只能接回家等第二天再接着往医院送。
连续两个月跟医院打交道,真的觉得看病难,住院难。难在信息不对称,难在信息获得渠道非常狭隘。比如在住院之前,我在同一家医院换了三个医生,分别针对孩子不同的病症进行专项治疗,每一次都是一次新的就诊过程,孩子的情况我必须重复三遍。比如床位,我直接打电话到住院部是完全不知道有没有床位的,只有门诊医生才有权告诉你有没有床位,狭隘的信息获得渠道导致患者家属感觉到无所适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一家医院信息共享都如此困难,更别说医院与医院间的信息共享了。

写到这里,试着想了下,假设要实现患者信息共享,真的会有技术上的壁垒吗?有没有地区实现了这个目标呢?上知乎上一查,还真给我找到一些资料佐证:无论是电子病历的交换存储,还是检验结果、医疗影像的传输,这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障碍。

http://www.ceocio.com.cn/magazine/it/2015/403/2015-01-09/147340.html

大约从七、八年前起开始,厦门市的市民们就再也不用重复办就诊卡了,只要一张卡,即可以在厦门市绝大多数医院就诊。现在,厦门市95%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都支持一卡通。

区域医疗一卡通服务如今已不再是个新鲜的话题,“厦门模式”建成后,成为了样板,云南昆明、海南三亚、河北石家庄、山东淄博等城市,在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时均采用了相同的方式。而在2009年,福建也在全省推广了厦门市的医疗一卡通服务。

一卡通服务说起来简单,实施并不容易。市民在某家医院办卡就诊,医院的系统识别的就是这张卡,而市民在这家医院产生的所有病例信息,都要通过这张卡来调取。

一卡通需要所有医院的系统都可以识别同一张卡,并且通过这张卡,能够调用市民过往在各个医院所形成的病历信息。

不禁感慨,这篇文章是2015年发表的,在这之前八,九年,厦门就已经开展了这项工作并一直在推进,广州现在还是用N张卡看病,呜呼哀哉,改革改革,创新创新,希望想出来的方案不是一直在重复说大话,而是真正要想到老百姓的困难,落到实处。

本周收获

张爱玲《迟暮》,受理白大大的邀请,找了这篇散文,做了一期明日电台的分享节目。

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读的时候,完全沉浸在文章中那个女子害怕美人迟暮,无奈时光流逝,如指间沙,抓不住/留不住的处境里。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这是何种的无奈心境,我似乎也被作品感染了,通过文字了解到作者写作那一刻的心情,第一次觉得文字是那么美好的事物。

下周计划

1,学唱燃烧吧卡路里;

2,完成电台节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12.喵喵的周记(12.15))